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445

DOC
  • 阅读 4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96.0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44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445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44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445.doc,共(6)页,196.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1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4)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反应4Li+2SOCl2===4LiCl+S+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OCl2是氧化剂,Li是还原剂B.2molSOCl2参加反应,共转移4mol电子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SOCl2

在正极发生反应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D[反应中Li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SO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A项正确;2molSOCl2参加反应时,有1molS元素由+4价变为0价,故转移4m

ol电子,B项正确;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后,正极发生得电子的反应,即化合价降低的反应,SOCl2中S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因此SOCl2在正极发生反应,C项正确;由于Li易和水反应,因此原电池的电解质应为非水电解质,D项错误。]2、(2017·武邑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A.1L2mol/LK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2NAB.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C.1mol聚苯乙烯分子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AD.1mol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含少量Mg3N2)失去电子数为2NAD[根据物料守恒,S2-、H

2S和HS-的总数为2NA,A错误;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溶解的是铜和比铜活泼的金属,B错误;苯环中没有碳碳双键,C错误;Mg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被氧化时失去2个电子,D正确。]3、(2017·衡水猜题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r、t、u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q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25℃,0.01mol/L的v溶液中:c+c-=1.0×10-10。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Y>Z>XB.W、Y分别与X元素

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沸点:Y>WC.Z2Y和ZX都只存在离子键D.v能抑制水的电离,u能促进水的电离D[25℃,0.01mol/L的v溶液中:c+c-=1.0×10-10,说明v是一元强碱,v是NaOH;q为单质S,u是SO2;X、Y、

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Y、Z、W分别是H、O、Na、S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S2->O2->Na+>H+,A正确;H2O的沸点大于H2S,B正确;Na2O、NaH只存在离子键,C正确;SO2的水溶液是亚硫

酸,能抑制水的电离,D错误。]4、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某油库引进一台空气中汽油含量的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8H18+16H2O-50e-===8CO2↑+50H+C.H+由质子交

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D.每消耗5.6LO2,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D[由图像知,石墨电极通入O2,发生还原反应O2+4e-+4H+===2H2O,A项不符合题意。铂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8H18+16H2O-50e-===8CO

2↑+50H+,B项不符合题意。在原电池中,一般地,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C项不符合题意。由于没有指明反应温度和压强,不能通过体积计算O2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确定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D项符合题意。]5、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

常用负对数值。如某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3)=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中性溶液中,pC(H+)+pC(OH-)=14B.pC(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C.pC(

O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C(OH-)=b,则a=b-1D.pC(OH-)=3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C(OH-)=5D[只有常温下才有pC(H+)+pC(OH-)=14,温度未知,故二者之和不一定等于14,A

错误;多元弱酸分步电离,H2S溶液中c(H+)>c(HS-),B错误;氨水是弱碱,稀释10n倍,pC(OH-)增大值小于n个单位,则a≠b-1,C错误;NaOH溶液稀释102倍,则pC(OH-)增大2个单位,D正

确。]6、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

O3C[SO2通入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中,Fe3+将SO2氧化为SO2-4,Ba2+与SO2-4生成BaSO4沉淀:2Fe3++SO2+2H2O===2Fe2++SO2-4+4H+,说明SO2具有还原性,A正确;S

O2与H2S反应生成S单质:2H2S+SO2===3S↓+2H2O,SO2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将MnO-4还原为Mn2+:5SO2+2Mn

O-4+2H2O===5SO2-4+2Mn2++4H+,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SO2通入Na2SiO3溶液中:SO2+H2O+Na2SiO3===H2SiO3↓+Na2SO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H2S

O3>H2SiO3,D正确。]7、分子式为C7H14O2的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6种D.8种B[

根据分子式为C7H14O2的有机物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130+182=74),即C7H14O2+H2O―→B+C,由此可推出B、C分别为一元酸或一元醇,一元酸的分子式为C3H6O2,即CH

3CH2COOH(无同种类的同分异构体),一元醇的分子式为C4H10O(有4种同种类(醇)的同分异构体),据此可反推B和C通过酯化反应生成A(酯)的结构有4种。]8、(2017·莆田一中月考)萤火虫发光原理如图: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B.均可发生取代反应C.均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B[荧光素与氧化荧光素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二者均可与浓硝酸发生苯环上的硝化反应,即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氧化荧光素分子内不含有羧基,不能与乙醇发生酯

化反应,C错误;凡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荧光素、氧化荧光素分子中均最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D错误。]二、非选择题(2017·吉林大学附中模拟七)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B、C同周期。A共有两个原子轨

道上有电子,且电子数目相同。B、C相邻,且C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个,D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元素,并以这种元素命名了一个时代。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A、B、C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D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________。(2)在不同的温度下,A以ACl2和二聚体A2Cl4两种形式存在,二聚体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①ACl2中A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②1molA2Cl4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________。(3)B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同素异形体X的晶体结构和晶胞结构

如图所示。已知X的密度是ag/cm3,B-B键的键长为r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X的晶体结构X的晶体晶胞①X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②X晶体的层间距离为________。(4)C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含氧酸HCO2和HCO3,酸性是HCO3___

_____HCO2(填“强于”或者“弱于”),原因为________。(5)将二维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内堆积,可以得到两种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方式。一种是按照XYXYXYXY„„方式堆积,我们称这种堆积方式为“甲”方式。另外

一种是按照XYZXYZXYZXYZ„„方式堆积,我们称这种堆积方式为“乙”方式。则金属D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填“甲”或“乙”)。【解析】根据题意,A共有两个原子轨道上有电子,且电子数目相同,则A的电子排布式为1

s22s2,A为4号铍元素,根据“B、C相邻,且C中未成对电子数为3个”,推出C为7号N元素,则B是6号C元素,D是29号元素Cu。(1)A、B、C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Be<C<N,D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①BeCl2中心原子Be形成2个ς键且没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2对,所以Be

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②1个氯化铍二聚体分子中有2个配位键,所以1molBe2Cl4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1.204×1024或2NA。(3)①由X的晶体及晶胞结构特点可知,X为石墨。石墨是混合晶体,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与周围

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电子在2p轨道上,同一片层所有碳原子的未参与形成ς键的2p轨道相互平行并形成了大π键,这些2p轨道中的电子可以在整个层内自由运动,所以石墨具有导电性,因此石墨中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金属键。②每个晶胞中占有的C原子数=8×18+4×1

4+2×12+1=4,则NA个该晶胞的质量为48g,该晶胞是四棱柱,底面是边长为3rcm的菱形,高为2d,所以该晶胞的体积V=332r2×2d,NA个该晶胞的体积为332r2×2d×NA,由上面两个数据可

以表示出晶胞的密度为ρ=mV=48332r2×2d×NA=ag/cm3,解之得d=1633NAr2a(单位是cm),即X晶体的层间距离为1633NAr2acm。(4)N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含氧酸HNO2和HNO

3,酸性是HNO3强于HNO2,原因为HNO3中含有更多的非羟基氧,N的正电性高,导致N—O—H中的电子向N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即酸性越强。(5)根据信息,甲方式的晶胞是六方最密堆积,乙方式的晶胞是面心最密堆积。因为金属铜的晶胞是面

心立方,所以金属Cu的堆积方式为乙。【答案】(1)Be<C<N(2)①sp杂化②1.204×1024或2NA(3)①共价键、金属键②1633NAr2acm(4)强于HNO3中含有更多的非羟基氧,N的正电性高,导

致N—O—H中的电子向N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即酸性越强(5)乙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