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10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442.doc,共(6)页,13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0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10)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中SO2-3的水解:SO2-3+2H2O===H2SO3+2OH-B.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
灯泡发光:CuCl2=====通电Cu2++2Cl-C.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D.向[Ag(NH3)2]OH溶液中加入盐酸:[Ag(NH3)2]++OH-+3H++Cl-===AgCl↓+2NH+4+H2OD
[A项,H2SO3为二元弱酸,SO2-3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离子方程式为SO2-3+H2OHSO-3+OH-,错误;B项,灯泡发光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是由CuCl2电离出来的,但
电离不需要条件,错误;C项,Al(OH)3胶体不是沉淀,不能用“↓”且应为可逆号,错误;D项,[Ag(NH3)2]OH能完全电离出[Ag(NH3)2]+和OH-,与Cl-和H+反应,正确。]2、东晋葛洪《肘后备
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下列化学操作与“渍”相同或相近的是()A.洗涤B.浸泡C.萃取D.煮沸B[“渍”为浸泡、浸取,B正确。]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最高正化合价:Z>XB.X、Y、Z的单质中,Z
的熔点最高C.若X为非金属元素,则离子半径:Xn->Ym->Zm-D.若X为金属元素,则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Y的碱性最强C[一般情况下,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F无正价、O无最高正化合价,Z为O或F时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若X为Si,则三
者的单质中,Si的熔点最高,B项错误;若X为非金属元素,则Xn-、Ym-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Xn->Ym-,而Ym-比Zm-多1个电子层,离子半径:Ym->Zm-,C项正确;
X、Y、Z中X的金属性最强,故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D项错误。]4、下左图装置中的电解液是盐酸除去铁锈混合液,下右图是电解4min时,混合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②线表示的是Fe2+的变化B.电解4min时,Fe2+生成速率为v(Fe2+)=0.1mol·L-1·min-1C.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D.反应结束后,要使混合液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28
0mL5.0mol·L-1NaOH溶液B[根据混合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图可知,电解4min时n(Cu2+)从0→0.2mol,n(Fe3+)从0.4mol→0,则图中②线表示的
是Fe2+的变化,A正确;电解前n(Fe3+)=0.4mol,n(Fe2+)=0.1mol,当电解4min时,Fe3+完全反应,生成0.4molFe2+,v(Fe2+)=(0.4mol÷0.1L)÷4min=1mol·L-1·mi
n-1,B错误;电解混合液中Fe3+在阴极放电,C正确;反应结束后,混合液中含0.5molFe2+和0.2molCu2+,需要加入NaOH溶液1.4mol,则NaOH溶液的体积为1.4mol÷5mol·L-1=0.
28L=280mL,D正确。]5、(2018·双流中学适应性考试)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已知pOH=-lgc(OH-),经测定25℃时各组
分含量随pO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8B.pOH=11时,ClO-2部分转化成ClO2和Cl-离子的方程式为5ClO-2+2H2
O===4ClO2+Cl-+4OH-C.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2)>c(ClO-2)>c(ClO2)>c(Cl-)D.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HClO2)+2c(H+)=c(ClO-2)+
2c(OH-)D[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K=-2+2,观察图像可以看出,当pOH=8时,pH=6,c(ClO-2)=c(HClO2),此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c(H+)=10-6,A错误;pOH=11时,溶液显酸性,不能生成OH-,B错误;根据图知,
pH=7时,存在c(HClO2)<c(ClO-2),则微粒浓度大小顺序是c(ClO-2)>c(HClO2)>c(ClO2)>c(Cl-),C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得出:c(H+)+c(Na+)=c(ClO-2)+c(OH-),依据物料守恒得出:2c(Na+)=c(ClO-
2)+c(HClO2),二者消去Na+:c(HClO2)+2c(H+)=c(ClO-2)+2c(OH-),D正确。]6、(2017·株洲质检)甲、乙、丙、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4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其中甲和X不可能是()A.甲为C2H5OH、X为O2B.甲为
H2S、X为O2C.甲为HNO3、X为FeD.甲为AlCl3溶液、X为NaOH溶液A[C2H5OH和O2可生成乙醛,乙醛可氧化为乙酸,但乙酸不能与乙醇转化为乙醛,A错误;H2S和O2反应生成S,S和O2生成SO2,SO2和
H2S反应生成S,B正确;HNO3和Fe生成Fe(NO3)3,Fe(NO3)3和铁反应生成Fe(NO3)2,Fe(NO3)2可被硝酸氧化为Fe(NO3)3,C正确;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
)3,Al(OH)3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NaAlO2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D正确。]7、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侧链上的一氯取代反应,则生成物有()A.6种B.10种C.12种D.16种C[先写出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即—C4H9有四种结构:然
后,再判断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Ⅰ、Ⅱ、Ⅲ、Ⅳ的侧链上的一氯代物分别有4种、4种、3种、1种,共12种。]8、(2018·安徽合肥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某种医药中间体X,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分子式为C16H11O4B.X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官能团C.X分子中3个六元环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D[根据有机物碳原子成键特点,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2O4
,故A错误;含有的官能团是酯基、羧基,只有2种,故B错误;有机物中有sp3杂化的碳原子,因此3个六元环一定不共面,故C错误;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2018·湖南省考前
演练三)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某同学对亚硝酸钠进行了相关探究。(一)查阅资料①亚硝酸钠(NaNO2)为无色、无味的结晶。②HNO2是一种弱酸,酸性比醋酸略强,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
成I2。③AgNO2是一种微溶于水、易溶于酸的浅黄色固体。(二)问题讨论(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生中毒时,你认为下列物质有助于解毒的是________。A.鸡蛋清B.胃舒平[主要成分
是Al(OH)3]C.小苏打D.维生素C(2)由于亚硝酸钠和食盐性状相似,曾多次发生过将NaNO2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要区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你需用的试剂是________。(三)实验测定为了
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mL溶液。②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mol/LKMnO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
O4溶液VmL。(3)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________。(4)在进行滴定操作时,KMnO4溶液盛装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达到滴定终点。(5)滴定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6)若滴定管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则测定结果________;若滴定过
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由资料可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血红蛋白中Fe2+被NO-2氧化为Fe3+,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若发生中毒时,服用还原性强的
物质如维生素C有助于解毒。(2)要区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可利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或根据资料利用亚硝酸盐的氧化性或亚硝酸的弱酸性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需用的试剂是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氯离子)或酚酞试液(亚硝酸根水解显碱性)或淀粉KI试液和稀硫酸(把I-氧化成I2
,碘遇淀粉变蓝)。(3)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烧杯、100mL容量瓶。(4)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所以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高锰酸钾稀溶液显红色,它被还原的产物几乎是无色的,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粉红色,且30s内不会褪色。(5)滴定过
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NO-2+2MnO-4+6H+===5NO-3+2Mn2++3H2O,因此,25.00mL样品溶液中,n(NO-2)=52×n(KMnO4)=52×0.02mol/L×V×10-3L=5×10-5Vmol,由此求得ag样品中,m(NaNO2)=5×10
-5Vmol×100mL25.00mL×69g/mol=1.38×10-2Vg,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1.38×10-2Vgag×100%=1.38Va%。(6)若滴定管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则管内残存的蒸馏水会把标准液稀释,导致标准液用量偏大,所以测定结果偏大
;若滴定过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此时还没有真正到达滴定终点,在临近滴定终点时,由于反应物浓度较小,所以反应速率较慢,则变红就停止滴定所用的标准液偏小,测定结果偏小。【答案】(1)血红蛋白中Fe2+被NO-2氧化为Fe3+,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D(2)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或
酚酞试液或淀粉KI试液和稀硫酸。其他合理试剂均可)(3)烧杯、100mL容量瓶(4)酸式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5)5NO-2+2MnO-4+6H+===5NO-3+2Mn2++3H2O1.38Va%(6)偏大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