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优练小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9.doc,共(6)页,270.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0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练小题(六)李仕才一、选择题1、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表所示。物质CaCO3MgCO3Ca(OH)2Mg(OH)2Fe(OH)3Ksp4.96×10-96.82×10-64.68×10-6
5.61×10-122.64×10-3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B.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选用Na2CO3溶液比N
aOH溶液效果好C.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2.125×1021D.无法利用Ca(OH)2制备NaOH解析:A项中Ksp[Mg(OH)2]<Ksp(MgCO3),所以
用NaOH溶液可使Mg2+沉淀更完全;同理可知B正确;C项中pH=8即c(OH-)=1×10-6mol·L-1,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有2+2-3+3-=Ksp2]Ksp3],代入数据,则有题中结果,C正确;D项可用下述反应实现:Ca(OH)2+Na2CO3===CaCO
3↓+2NaOH,D错误。答案:D2、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可由电解法制备。工业上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B.电极每产生22.4L气体,电路中转移2
mole-C.电解过程中Li+迁移入B电极区、OH-迁移入A电极区D.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2HCl=====通电H2↑+Cl2↑解析: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由图可知,右侧生成氢气,则B中氢离子放电,可知B为阴极,A为阳极,在B中生成LiOH
,则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A正确;A极区电解液为LiCl溶液,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则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电极每产生标况下22.4L气体,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才是2mol,B错误;Li+向阴极移动,即由A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B移动,OH-向阳极移动,但是阳离
子交换膜不允许氢氧根离子通过进入A电极区,C错误;电解池的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LiCl=====通电H2↑+Cl2↑+2LiOH,D错误。答案:A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B2,
A属ⅥA族元素,B属ⅦA族元素,A和B在同一周期,它们的电负性值分别为3.44和3.98,已知AB2分子的键角为103.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A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B.A—B键为极性共价键,AB
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AB2与H2O相比,AB2的熔点、沸点比H2O的低D.AB2分子中无氢原子,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而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解析:根据A、B的电负性值及所处位置关系,可判断A为O元素,B为F元素,该分子为OF2。O—F键为极性共价键。因为OF2分子的键角为103.3°
,OF2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所以为极性分子。答案:B4、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C.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D.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解析:A项,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C—H、O—H、C—O等,因此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正确。B项,由核磁共振氢
谱可知,该有机物有三个吸收峰,因此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C项,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是CH3CH2OH,错误。D项,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只能确定H原子的种类及个数比,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正确。答案:C5、H3CCH2CH31.柠檬烯
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解析
:柠檬烯含有8种类型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总共有8种,A错;柠檬烯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而的分子式为C10H14,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答案:D二、非选择题1、二甲醚也是清洁能源,用合成气在
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投料比nH2nCO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_______。(
2)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p=________。答案(1)a>b>c(2)pCH3OCH3·pH2Op2CO·
p4H2解析(1)反应2CO(g)+4H2(g)????催化剂CH3OCH3(g)+H2O(g),增大H2的浓度,平衡右移,CO的转化率增大,即投料比nH2nCO增大,CO的转化率增大,故a>b>c。2、利用碳—碳偶联反应合成新物质是有机合成
的研化合物Ⅰ可以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2)化合物Ⅱ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3)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注明反应条件)。化合物Ⅲ与NaOH水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4)化合物Ⅳ是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只有一种取代基,Ⅳ的催化氧化产物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5)有机物与BrMgCH2(CH2)3CH2MgBr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Ⅵ分子式为C16H17N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解析:(1)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
式为C8H7Br;(2)化合物Ⅱ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加成产物的结构简式为;(3)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Ⅰ,-OH转化为碳碳双键,为醇的消去反应,该反应为(4)Ⅳ是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只有一种取代基,Ⅳ的催化氧化产物Ⅴ能发生银镜反应,则Ⅳ中-O
H在端碳原子上被氧化为-CHO,则Ⅳ的结构简式为,Ⅴ的结构简式为;(5)与BrMgCH2(CH2)3CH2MgBr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为取代反应,用于增长碳链,生成的有机化合物Ⅵ(分子式为C16H17N)的结构简式为。答案:(1)C8H7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