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小题突破训练11实验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99.5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小题突破训练11实验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小题突破训练11实验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小题突破训练11实验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小题突破训练11实验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doc,共(8)页,199.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0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实验设计与评价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对应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23NaSO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32BaNO溶液出现白色沉淀23NaSO溶液已

变质B苯和溴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经足量的4CCl洗气后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C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并逐渐溶解3AlOH为两性氢氧化物D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2CuOH悬浊液未出现砖红

色蔗糖未发生水解反应A.AB.BC.CD.D2、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用饱和Na2CO3溶液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证明Ksp(BaCO3)>Ksp(BaSO

4)B用PH计测定0.1mol/L醋酸溶液的pH证明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C向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浓度为0.005mol/L的FeCl3的溶液和0.01mol/L的KCSN溶液,再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证明增大反应

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将氯气通入0.1mol/LKBr溶液中,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证明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A.AB.BC.CD.D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有气体X的集气

瓶口试纸变蓝X—定是2ClB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32Ba(NO)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容液X中一定含有2-4SOC向23NaCO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2NaAlO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酸性:醋酸>碳酸>氢氧化铝D向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中滴加22HO溶液溶液褪色,并产生大最气泡22HO表现还原性4、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A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大量气泡FeCl3催化H2O2的分解B将酸性KMnO4溶液滴入丙烯醛中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3SOD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4NHA

.AB.BC.CD.D5、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和所得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先滴加32Ba(NO)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盐酸酸化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23SOB用-10.100molL的盐酸滴定锥形瓶中低价了甲基橙的NaOH

溶液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且30s内不恢复为黄色滴定终点判断准确,对测定结果无影响C向含有KSCN的2FeBr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4CCl,振荡,静置上层为浅绿色,下层为橙色氧化性:22Cl>BrD取少量蔗糖和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加入新制的2Cu(OH)悬浊液,加热煮沸未出现砖

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A.AB.BC.CD.D6、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合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B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

显紫红色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再加足量盐酸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24SOA.AB.BC.CD.D7、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

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B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溶液中有Fe2+,无Fe3+C向盛有2mLFeCl

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浓的维生素C溶液黄色褪为几乎无色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D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无明显变化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A.AB.BC.CD.D8、下列试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

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HClO是弱酸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B比较Mg(OH)2和Fe(OH)3的Ksp大小分别向2mL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溶液和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0.1mol·L-1的NaOH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C验证SO2的

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D实验室制备并检验NH3加热装有NH4Cl的大试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A.AB.BC.CD.D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

生无色气体Na2O2没有变质B取少许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最终无淡黄色沉淀CH3CH2Br没有水解C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2SO33HSO结合H+的能力比23SO强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NaHSO3溶

液的pH约为5D向少量碘水中加入过量浓FeCl2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向另一份中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Fe3+与I-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B.BC.CD.D10、下列实验操作中,可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溴苯B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确认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C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冷却,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该有机物中的溴原子D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观察溶液是否褪

色检验乙醇具有还原性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B.BC.CD.D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H2SO4溶液试管口出

现红棕色气体溶液中3NO被Fe2+还原为NO2B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O3前者pH比后者的大非金属性:S>C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室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Ksp(BaCO3)<Ksp(BaSO4)B将

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C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蛋白质发生盐析D室温下,测定同

浓度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pH前者大于后者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溶液的pH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酸性:3HCO>Al(OH)3D向10mL0.2mol·L-1NaOH溶液中滴入

2滴0.1mol·L-1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1FeCl3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红褐色沉淀相同温度下的Ksp:Mg(OH)2>Fe(OH)3A.AB.BC.CD.D13、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相关解释A等量的Cu分别与等

体积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浓硝酸反应后呈绿色,稀硝酸反应后呈蓝色c(Cu2+)不同BNH3与Cl2混合生成白烟NH3与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ClC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先胶体聚沉,后Fe(OH)3溶解D加热硝酸铜固体,将带火

星的木条伸入所得的气体中生成红棕色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2Cu(NO3)22CuO+4NO2↑+O2↑有氧气生成,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A.AB.BC.CD.D1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

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A.AB.BC.CD.D15、根据下列实验操

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所得气体通入酸反应生成了乙烯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无现象,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Cl−C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

,取加热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后,加热至沸腾,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未水解D向10Ml0.2mol⋅L−1NaOH溶液加入2滴0.1mol⋅L−1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1FeCl3溶

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Ksp:Mg(OH)2>Fe(OH)3A.AB.BC.CD.D答案1.B解析:盐酸酸化的32BaNO溶液中相当于有3HNO,3HNO能将23SO氧化成24SO,干扰23NaSO是否变质的检验,无法判断23NaSO溶液是否变质,A项错误;经4CCl洗

气能除去挥发出的溴蒸气,再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出现红色,说明该反应中有HBr生成,即可证明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B项正确;氨水不能溶解3AlOH,C项错误;蔗糖水解液必须调至碱性后才能加入新制2CuOH悬浊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D项错误。2.A解析:只要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幂之积大于溶度积常数,就可以形成沉淀,与溶度积常数大小无直接的关系,选项A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3.D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有22Cl,NO等,A项错误;溶液中也

可能只含有2-3SO;不含2-4SO,B项错误,醋酸易挥发,挥发出的醋酸也会与2NaAlO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C项错误;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华滴加22HO溶液,发生反应42224244222KMnO+5H+3HSO=KSO

+2MnSO+5OO+8HO,22HO表现还原性,D项正确。4.A5.A解析:A选项,向某溶液中先滴加32Ba(NO)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盐酸酸化,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4BaSO,因为+H和3NO可以将2-

3SO氧化为2-4SO,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2-3SO,故A正确。B选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应为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30s内不恢复原色,溶液变红说明滴定终点滞后,所测NaOH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C选项,还原性:2+-Fe>Br,加入少量

氯水应是2Fe先反应,所以加入4CCl,振荡,静置后上层应为红色的溶液,下层为无色的4CCl,得不出氧化性:22Cl>Br,故C错。D选项,要检验蔗糖是否水解生成了葡萄糖,加入新制的2Cu(OH)悬浊液之前必须先加入碱将蔗糖水解所用的酸中和,

否则无论蔗糖是否水解都看不到砖红色沉淀,故D错。6.B7.A解析:A.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可推断酸性:H2CO3>C6H5OH,故A正确;B.K3[Fe(CN)6]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

色沉淀,不能检验铁离子,由现象可知原溶液中有Fe2+,不能确定是否含Fe3+,故B错误;C.向盛有2mL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浓的维生素C溶液,黄色褪为几乎无色,证明氯化铁被还原,维生素C表现了还原性,不是氧化性,故C错误;D.双氧水与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硫酸钠和水,该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通过观察现象的方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错误;答案选A8.CA.NaClO具有漂白性,不能够使用pH试纸进行测量,故选项错误;B.比较Ksp,需要一个沉淀转化成另一个沉淀,分别在两只试管里进行反应是比较不出来的,故选项错

误;C.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以使溴水褪色,故选项正确;D.+4NH需要与碱共同加热才能产生NH3,故选项错误9.D10.D11.B12.C13.C14.D15.B解析:A、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A错误;B、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排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B正确;C、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没有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C错误;D、反应中氢氧化钠过量,加入氯化铁一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D错误,答案选B。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