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历史 三轮冲刺练习 西方近代史部分 三(20题含答案解析).doc,共(11)页,105.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0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练习西方近代史部分三1.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2.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与古典政治中借助广场集会把民众聚集在一起,从而驱使他们按要求行使权利的做法一样,当代的英美政治,则是借助出版
业控制民众。”以下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批评英美出版业为资产阶级服务B.认为英美政治缺乏言论自由C.揭示出政治只是统治阶级的专利D.抨击英美政治左右人们思想3.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中产阶级发起了服装改革的潮流,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典型的男装是西装外套和马甲,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的裤子。2
0世纪初,妇女中广泛流行短裙和女士长裤。这一时期的服饰变化()A.反映了妇女地位的下降B.适应了生产领域的变革C.缩小了男女间的贫富差距D.强化了服装的装饰作用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
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苏维埃政权B.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5.美国经济学家费雪
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
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6.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地理
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7.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A.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
B.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C.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D.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8.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
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9.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衍产生的社会进化学说,比生物进化学说更受读者拥戴,传播通行无
阻。究其原因,社会进化学说为各类族群对自身空间定位和未来流动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精神B.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扩大影响C.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D.社会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0.据统计,1871-1914年,德
国共派出了548名外交官,其中贵族出身者为377名,占总数的69%,大使级外交官更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高级贵族或旧的乡村贵族,只有派驻巴黎的舍恩男爵来自贵族化的工业家家庭”;非贵族出身者只能担任其中无关紧要
的职位。材料可以说明统一后的德国()A.外交事务上全为容克贵族垄断B.经济上贵族有雄厚实力C.官员选拔上全以家族背景为准D.政治上保留着贵族特权11.乔治三世继承王位后,培植亲信,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以打击
辉格党势力,并在1770年起用诺斯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B.议会失去制约国王权力C.两党制左右了国家政治D.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12.从蒸汽机的发明和
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3.下图中英、法、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反映出()A.英国是当时西欧发展速度
最慢的国家B.政局的动荡严重制约法国经济的发展C.完成国家统一是德国快速发展的根源D.科技在西欧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4.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A.加速了欧洲价
格革命爆发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15.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
的资金投在国外。这一状况()A.扩大了英国的海外市场B.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C.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D.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16.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
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期,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材料说明()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B.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C.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D.
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17.回答下列问题的。政治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政治制度。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
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材料二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
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1)根据材料一,这一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发展完善的?(2)根据材料二;“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
本错误”指什么?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美国为改变“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3)根据材料二;从英美的制度演进中你可以获取怎样的启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
天的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代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省徐闻县),置左右侯官。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远航,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奇石、异物等。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远达波斯湾、
红海和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管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参与海外贸易。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
纺织品、陶瓷品、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
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
,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
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
代丝绸之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皇家海军创立于16世纪。从亨利八世开始,海军事务委员会使官员们在海军大臣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后,英舰配置了远程火炮,改变了传统海战战术。
但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英舰多为商船,还经常从事“海盗式”劫掠。在17、18世纪的商业争霸中,海军作为常备武装的重要性得到了英国各阶层的肯定。而英格兰银行的建立,使得海军经费得到了保障。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已
有一百多艘主力舰在各大洋游弋。——摘编自钱乘旦等编《英国通史》等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始创建近代海军,但自造舰船却无法满足需求。在1874年的海防筹议中,朝内官僚又对他们外购新舰的主张大加驳斥。不久,清廷采用南北洋分防的决策。由于主管大臣不
能指挥各省,是以筹办海军事宜难收成效。直到1885年,清廷才设立由满族亲贵统领的海军衙门,并在1888年成立了北洋海军。但户部却奏请停购船炮,加之海防经费被挪用于皇室工程,导致北洋成军后不添一船,成为甲午覆灭的重要原因。——摘编自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英国与19世纪下半叶中国海军建设结果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
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
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解析1.答案为:C解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
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2.答案为:D解析:根据“从而驱使他们按要求行使权利的做法一样,当代的英美政治,则是借助出版业控制民众”可知,材料说明古典政治要求民众按要求行使权利,当代的英美政治则借助出版业控
制民众,抨击英美政治左右人们思想,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典政治和当代的英美政治问题,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表述太绝对,错误。3.B;解析:材料阐述的是男女服饰的变迁,没有涉及男女地位的高低,故A项错误;根
据材料可知,半个世纪以来,男女服饰变得简洁实用,再结合时间分析,该时间段为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推动服饰变迁,简洁实用的服饰便于操作机器,适应了工业化以来的快节奏,故B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男女服饰的变迁,没有
涉及男女收入的变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得出服饰变得更具实用性,故D项错误。4.答案为:A解析:“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苏维埃政权”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并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得以实现,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
A项正确;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以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不属于“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故B、D两项错误;C项属于巴黎公社的措施,不属于十月革命后的措施,故C项错误。5.答案为:C解析:商业革命与价格、货币量等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于新航路的开辟,与材料中诸要素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公式中价格与货币量、货币的增长呈正比,“价格革命”中欧洲货币总量增加、流通速度加快,价格增长,故C项正确;西、葡的衰落是公式带来的结果,故D项错误。6.答案为:D解析: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的表现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
大西洋,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不属于朝贡贸易,故B项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洲社会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从原产美洲的金鸡纳被欧洲传教士进献给中国皇帝,可知反映了各洲物种交流,故D项正确。7.A8.答案为:D解析:B行中书省,即
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说明A正确,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明人不能彻底涤荡”说明C正确,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说明D正确,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不正确,“专为蒙古狭义的
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说明行省制度是为巩固蒙古政权统治而设,并没有说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因此符合题意。9.答案为:A10.答案为:D;解析:材料“548名外交官,其中贵族出身者为377名,占总数的69%”反映了统一后的
德国政治上保留着贵族特权,故D项正确;“外交事务上全为容克贵族垄断”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经济上贵族有雄厚实力,故B项错误;“官员选拔上全以家族背景为准”说法也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故选D项。11.答案为:D;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
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英国已经颁布了《权利法案》,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故排除A项;《权利法案》确立的原则就是王在法下,王在议会,议会并没有失去对国王的制约,故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英国两党制的内容,故排除C项。国王通过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组建了“国
王之友”政府,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还不够完善,故选D项。12.答案为:B解析: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分别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促使社会结构和世界市场发生
重大变化,同时又有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人类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①②③正确,选择B正确;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排除④。故排除ACD。13.答案为:D解析:材料反映德国在1870~19
1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并超过英国,这与其积极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从而促进经济迅速增长相关,D项正确。图示显示英国不是最慢的国家,A项排除;当时法国政局动荡已经基本结束,B项排除;德国统一发生在1871年,
图示显示1890年以后增速加快,说明与这时的工业革命相关,C项排除。14.答案为:B解析:从材料“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可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不是增加了欧洲的白银数
量,不能反映出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故A项错误;从材料“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可知,该贸易体系涉及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反映出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
的是西属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不会导致西班牙经济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属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没有反映出欧洲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15.答案为:D;解析:19世纪后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银行家从中获取金融利润,这并不能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故A项错误;18世纪英国殖民霸权即已确
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后期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而不是用于更新本国的工业设备,导致英国逐渐落后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因而材料中现象不会削弱英国的竞争对手,故C项错误,D项正确。16.C;解析:材料并未反映出公元1世纪古罗马的赫罗是人文主义者,且材料强
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发展情况,而非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故A项错误;由材料“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不能得出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故B项错误;由材料公元1世纪发明最早的蒸汽机到文艺复兴时期传播蒸汽机的基本知识,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可知,蒸汽机的发明、
使用是多种要素组合优化的结果,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故D项错误。一、材料阅读17.答案为:(1)标志事件:《权利法案》;发展: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
改革;两党制的形成。(2)错误:实行邦联制;后果:经济困难;贸易问题;国家面临分裂;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结果: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3)启示:制度需因时而变;制度应依据国情适时调整。18.
答案为:(1)变迁:两宋时期的路线比汉朝更发达(航行更远、线路更多);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管理越来越规范;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增多;民间对外贸易日益发达。[来源:学&科&网](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
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其他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3)区别: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架构的市场是区域性市场,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是全球性市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架构的市场以政治、经济的和平交往为主,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伴随着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中国古代
丝绸之路架构的市场以中国为主导,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架构的市场交换的物品以手工制品和奢侈品为主,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交换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
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归纳出两宋时期的路线比汉朝更发达(航行更远、线路更多),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且管理越来越规范,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增多,民间对外贸易日益发达。第(2
)问,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3)问,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言之有理即可。19.答案:(1)特点:舰队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建设逐步正规化和制度化;舰炮技术和战术与时俱进;职责由以负责本土防卫到攫取海外利益为主;政府力量、商业利益与
海军发展相结合。意义:为近代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军事保障;促进了近代英国海上优势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2)不同:英国:建设成世界海军劲旅;中国:建设停滞且走向衰落。原因:英国历届政府重视海军建设,而中国受到封建保守势力的阻碍;英国建立起
完备、系统的海军管理机制,而中国海军领导机构管理混乱、弊病丛生;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近代科技的应用,而中国技术落后且依赖西方;英国商业经济和近代金融制度提供了经费保障,而中国小农经济和腐败的财政管理导致经费匮乏;英国拥有悠久的海洋传统,而中国的
海洋意识薄弱。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从舰队的规模和质量、海军的建制、政府的支持以及发展海军的目的等方面分析其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军事方面分析其意义。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早期殖民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信息分析比较“不同之处”;第二小问,结合时
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20.答案为:示例: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
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