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精选题辑含答案: 课练22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doc,共(13)页,608.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53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练22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
虚线所示位置,则()A.U变小,Ep不变B.E变大,Ep不变C.U变大,Ep变大D.U不变,Ep变大答案:A解析: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荷量Q不变,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时,d减小,根据C=ε
S4πkd知,电容增大,根据U=QC可知,电容器的电压减小.由E=Ud=QCd=4πkqεS,可知电场强度E不变,则P与负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P点的电势不变,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Ep不变,故A正确.2.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
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l的金属板,其上部空间有一带电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粒子运动加速度为()A.ldgB.d-ldgC.ld-lgD.dd-lg答案:A解析:粒子受重力
和电场力,开始时平衡,有mg=qUd-l.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qUd=ma,联立解得a=ldg,故选A.3.(2018·河北邯郸联考)平行板电容器两个带电极板之间存在引力作用,引力的大小与内部场强E和极板所带电荷量Q的乘
积成正比.今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现将A极板下移使A、B两板间距变为原来的23,则A、B两极板之间的引力与原来的比值是()A.32B.94C.278D.8116答案:B解析:A、B两板间距变为原来的23,根据
C=εrS4πkd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32倍,根据Q=CU可知,极板所带电荷量变为原来的32倍,根据E=Ud可知,内部场强变为原来的32倍,由于F=kQE,所以两极板之间的引力变为原来的94倍,选项B正确.4.(多选)如图所示,平行
板电容器A、B两极板水平放置,A在上方,B在下方,现将其和二极管串联接在电源上,已知A和电源正极相连,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一带电小球沿A、B中心水平射入,打在B极板上的N点,小球的重力不能忽略,现通过上下移动A极板来改变两极板
A、B间距(两极板仍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增大时,小球打在N点的右侧B.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减小时,小球打在N点的左侧C.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减小时,小球可能打在N点的右侧D.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增大时,小球可
能打在N点的左侧答案:BC解析: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d增大时,电容减小,电容器要放电,二极管阻止放电,所以Q不变.根据E=QCd=QεS4πkdd=4πkQεS,知E不变,所以电场力不变,电场力与重力合力不变,小球仍然打在N点,故A错误;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d
减小时,电容增大,Q增大,根据E=QεS4πkdd=4πkQεS,知E增大,所以电场力变大,方向向下,电场力与重力合力变大,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增大,运动时间变短,打在N点左侧,故B正确;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d减小时,由E=QεS4πkdd=4π
kQεS,知E增大,所以电场力变大,方向向上.若电场力小于重力,小球做类平抛运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减小,运动时间变长,小球将打在N点的右侧,故C正确;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d增大时,电容减小,但Q不变
,根据E=QεS4πkdd=4πkQεS,知E不变,所以电场力大小不变,电场力与重力合力不变,小球仍然打在N点,故D错误.5.(多选)如图所示,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通过闭合开关S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a和b,在a孔正上方某处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出b孔,可行的方法是()A.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B.保持S闭合,在两板左边之间插入电介质C.先断开S,再将A板适当下移D.先断开S,在两板左边之间插入电介质答案:CD解析:设质
点距离A板的高度为h,A、B两板原来的距离为d,电压为U,质点的电荷量为q.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mg(h+d)-qU=0.保持S闭合,A、B之间电压不变,由动能定理得mg(h+d)-qU=12mv2=0,即质点下
落到b孔时速度恰减为零,故A、B错误;断开S,A、B两板电荷量不变,由C=QU=εS4πkd,若A板下移,d减小,电容C增大,则U减小,由动能定理得mg(h′+d′)-qU=12mv2>0,即质点下落到b孔时速度不为零,还有向下的速
度,故C正确;断开S,在两板左边之间插入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增大,电容C增大,则U减小,由动能定理得mg(h+d)-qU=12mv2>0,即质点下落到b孔时速度不为零,还有向下的速度,故D正确.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水平向左,带正电的物体沿绝缘、粗糙水平板向
右运动,经A点时动能为100J,到B点时动能减少到80J,减少的动能中有12J转化为电势能,则它再经过B点时,动能大小是()A.4JB.16JC.32JD.64J答案:B解析:设物体向右运动到C点静止,然后返回,A、B间距离为x1,B、C间距离为x2,
从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f+qE)x1=(80-100)J=-20J.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知qEx1=12J,解得qE=3f2.从B到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f+qE)x2=-80J,解得fx2=32J.从B到C再返回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fx2=Ek-80J,解得Ek=
16J,故选项B正确.7.在真空中上、下两个区域均为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有一带负电的微粒,从上边区域沿一条电场线以速度v0匀速下落,并进入下边区域(该区域的电场足够广),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符合微粒在电场内运动情况的是()答案:A解析:带
负电的微粒,从上边区域沿一条电场线以速度v0匀速下落,进入下边区域后,由于电场强度变大,因此所受电场力变大,因此微粒开始做向下的减速运动,等到速度为零后,又会向上加速,由于过程的对称性,等到它到达区域分界线时,速度大小又
达到了v0,此后进入上边区域,受力依然平衡.因此,速度—时间图象应该为A.8.粗糙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两块竖直平行相对而立的金属板A、B.板间地面上静止着带正电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两金属板加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设直到t1
时刻物块才开始运动(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可认为相等),则()A.在0~t1时间内,物块受到逐渐增大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在t1~t3时间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C.t3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D.t4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答案:C解析:在0~t1时间内,
电场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静止,静摩擦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即f=qE=qUd,随电压增大,摩擦力增大,但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同向,均向右,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选项A错误;在t1~t3时间内,
电场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一直加速运动,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于正压力即是物块的重力,所以摩擦力不变,选项B错误;t3到t4阶段,电场力小于摩擦力,但物块仍在运动且为减速运动,故t3时刻物块速度最大,选项C正确、D错误.9.(2018·河南豫南九校质量考评)(多选)如图所示,沿水平
方向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和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a、b板的中央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小孔,闭合开关S后,带正电的液滴从小孔正上方的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当液滴穿过b板小孔到达a板小孔时速度为v1,现使a板不动,在开关S仍闭合或断开的情况下b板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小段
距离,相同的液滴仍从P点自由落下,此时液滴到达a板小孔时速度为v2,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开关S保持闭合,向下移动b板,则v2>v1B.若开关S保持闭合,则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都有v2=v1C.若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下移动b板,则v2>v1D.若开关S闭
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则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都有v2<v1答案:BC解析:对液滴,从P到a由动能定理得mgPa-Uq=12mv21-0(或mgPa-Eqab=12mv21-0),若开关S保持闭合,向下移动b板,液滴到达a板时重力做的功和电
场力做的功都不变,则v2=v1,A错误,B正确;若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下移动b板,电容增大,电荷量不变,电场强度E=Ud=QCd=4πkQεrS不变,从P到a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不变,电场力做的功减小,则v2>v
1,C正确;若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上移动b板,则电容减小,电荷量不变,电场强度E=Ud=QCd=4πkQεrS不变,从P到a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不变,电场力做的功增大,v2<v1,结合C项分析可知D错误.10.(2018·山东日照一模)(多选)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
自由下落.t秒末,在小球下落的空间中,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未落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是4mgB.小球回到A点时的动能是mg2t2C.从A点到最低点的距离是23gt2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的电势
能增加了mg2t2答案:AC解析: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受电场力和重力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再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回到A点.设加上电场后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规定向下为正方向,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零,运用运动学公式
12gt2+gt×t-12at2-0,解得a=3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Eq-mg=ma,解得Eq=4mg,A正确;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Eq12gt2=Ek-0,解得Ek=2mg2t2,小球回到A点时的动能是2mg2t2,B
错误;设从A点到最低点的距离为h,根据动能定理mgh-Eqh-12gt2=0,解得h=23gt2,C正确;从A点到最低点,电场力做的功W=-Eqh-12gt2=-Eq·16gt2=-23mg2t2,所以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23m
g2t2,D错误.11.(2018·北京海淀区统考)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水平轨道AB连接着一圆形轨道,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
荷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离圆形轨道最低点B相距为L处的C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水平轨道运动.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水平轨道和圆形轨道均绝缘,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小球由C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t;(3)小球运动到与圆形轨道圆心O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大小vD.答案:(1)mgq(2)2Lg(3)2gL解析:(1)对小球,由题意可知Eq=mg①解得E=mgq②(2)
对小球,设从C到B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Eq=ma③由运动学公式可得L=12at2④②③④式联立解得t=2Lg⑤(3)设圆形轨道半径为R,对小球从C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qE(L+R)-mgR=12mv2D-0⑥联立②⑥,可得vD=2gL.12.(2018·湖北孝感第一次统考)
在xOy直角坐标系中,三个边长都为2m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排列,第Ⅰ象限正方形区域ABOC中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扬,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在第Ⅱ象限正方形COED的对角线CE左侧CED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三角形OEC区域内无电场,正方形DENM区域内无电场.现有
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AB边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通过E点.(1)求CED区域内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1;(2)保持第(1)问中电场强度不变,若在正方形区域ABOC中某些点静止释放与上述相同的带电粒
子,要使所有粒子都经过E点,则释放点的坐标值x、y间应满足什么关系;(3)若CDE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E2=43E0,方向不变,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在正方形区域ABOC中某些点静止释放与上述相同的带电粒子,要使所有粒子都经过
N点,则释放点的坐标值x、y间又应满足什么关系.答案:(1)4E0(2)y=x(3)y=3x-4解析:(1)设带电粒子出第Ⅰ象限电场时速度为v,在第Ⅰ象限电场中加速运动时,根据动能定理得E0qL=12mv2,其中L=2m,要使带电粒子通过E点,在
第Ⅱ象限电场中偏转时,竖直方向位移为y,设水平位移为x0,则y=12·E1qmx0v2,因∠CEO=45°,即x0=y=2m,解得E1=4E0.(2)设坐标为(x,y),带电粒子出第Ⅰ象限电场时速度为v1,在第Ⅰ象限电场中加速运动时,根据动
能定理得E0qx=12mv21,要使带电粒子过E点,在第Ⅱ象限电场中偏转时,竖直方向位移为y,水平方向位移也为y,则y=12·E1qmyv12,解得y=x.(3)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轨迹图,带电粒子从DE出电场时与DE交于Q,进入CDE电场后,初速度延长线
与DE交于G,出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交于P点,设在第Ⅰ象限出发点的坐标为(x,y),由图可知,在CDE中带电粒子的水平位移为y,设偏转位移为y′,则y′=12·E2qmyv22,而y′y-y′=GPNE,其中GP=y2,NE=2m,在第Ⅰ象限加速
过程中,E0qx=12mv22,解得y=3x-4.刷题加餐练刷高考真题——找规律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答案:D解析:电容器电容C=εrS4πkd,云母介质移出,εr减小,C减小;又C=QU,电源恒压,U一定,C减小,故
Q减小;电场强度E=Ud,故E不变,选项D正确.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A.保持静止状态B.向
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答案:D解析:最初带电微粒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如图(1),Eq=mg;当两板绕过a点的轴逆时针转过45°时,带电微粒的受力如图(2),其合力指向左下方,故微粒从静止开始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正确.3.(2016·天津卷)如图所
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θ增大,E增大B
.θ增大,Ep不变C.θ减小,Ep增大D.θ减小,E不变答案:D解析:极板移动过程中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化反映板间电势差U的变化,由C=εS4πkd和C=QU可知,极板下移,d减小,C增大,U减小,又E=Ud=4πkQεS
,则E不变,Ep不变,综合上述,只有D选项正确.刷仿真模拟——明趋向4.(2018·山东青岛一模)(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现将其与二极管串联接在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上,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可忽略,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闭
合开关S,一带电油滴恰好静止于两板间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大B.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油滴仍将保持静止答案:CD解析:由C=εrS4πkd可知,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
段距离,d增大,C减小,A错误;由Q=CU可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要减小,但是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能放电,所以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再由U=QC可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
大,B错误;由E=Ud、U=QC和C=εrS4πkd联立解得E=4πkdεrS,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与下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P点的电势升高,由题意知,油滴带负电,再由Ep=φq,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C正确;由于电场
强度不变,所以Eq=mg,油滴仍将保持静止,D正确.5.(2018·山西太原期末)如图所示,C1和C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电荷.现在电容器C1的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云母,已知云母的厚度与C1两极板间距相等、面积与C1正对面积相同,则在云母插入的过程
以及云母全部插入停止运动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插入云母的过程中,R上有由a向b的电流通过B.达到稳定后,C1的带电荷量小于C2的带电荷量C.达到稳定后,C1内的电场强度大于C2内的电场强度D.达到稳定后,C1内的电场强度等于C2内的
电场强度答案:D解析:此电路达到稳定后两电容器的电压是相同的,插入云母的过程中,C1逐渐增大,根据Q=CU,所以C1两极板间电压会逐渐减小,电流由b流向a,A错误;达到稳定后两电容器的电压相等,C1>C2,所以C1的带电荷量大于C2的带电荷量,B错误;两电容器的电压相等,间距
相等,所以电场强度相等,C错误,D正确.6.(2018·四川绵阳二诊)(多选)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放在真空中,间距为d,P点在A、B极板间,A极板接地,B极板的电势φ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t=0时,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
量为e的电子,当t=2T时,电子回到P点.电子运动过程中没有与极板相碰,不计重力.则()A.φ1:φ2=:2B.φ1:φ2=:3C.在0~2T内,当t=T时电子的电势能最小D.在0~2T内,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2e2T2φ21md2答案:BCD解析:0~T内,电子的加速
度向上,设加速度大小为a1,则a1=φ1emd,设T时刻电子的速度大小为v1,则v1=a1T=φ1emdT①,0~T内的位移s1=12a1T2=φ1eT22md②,T~2T内,加速度向下,大小为a2=φ2emd③,T~2T内的位移s2=v1T-12a2T2④,而s1=-s2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解得φ1:φ2=:3,A错误,B正确;0~T内,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T~2T内,电子先向上运动,但电势反向,电场力先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然后电子向下运动,电势能减少,回到P点后,电势能高于电子在P点的原电势能,故t=T时电子的电势能最
小,C正确;设2T时电子的速度为v2,v2=v1-a2T=-2φ1emdT,负号表示方向向下,根据动能定理得,在0~2T内,电子的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ΔEp=W=12mv22-0=2e2T2φ21md2,D正确.7.(2018·河南郑州模拟)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AB是一条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点处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大.由于发射时刻不同,不计小球间
的相互作用.已知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30°B.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60°C.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18qERD.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14qER答案:AC解析:因
为经过C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大,所以小球在C点的电势能最小,即C点电势最低,所以过C点的切线即为等势线,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的关系可知电场线沿OC方向,即与AC间的夹角为30°,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若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以初速度v0发射,恰
能落到C点,则有3R2=v0t,32R=12·qEmt2,解得Ek0=12mv20=18qER,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刷最新原创——抓重点8.(多选)如图所示,C1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M和N为两水平正对放置的平
行金属板,当金属板带上一定电荷后使在两板间的一带电小球P处于静止状态.M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N板接地.在以下方法中,能使P向上运动的是()A.增大a、b间的距离B.增大M、N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答案:AC解析:a板与N板电势
恒定为零,b板和M板电势总相同,故两个电容器的电压相等,且b板与M板所带电荷量之和保持不变.当增大a、b间的距离时,由公式C=εS4πkd可得上侧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板的电荷将流向M板,所以M、N间电场强度要增强
,P向上运动,A选项正确;当增大M、N间的距离时,由公式C=εS4πkd可得,下侧电容器的电容减小,M板的电荷将流向b板,所以M、N两板间电场强度要减弱,P向下运动,B选项错误;当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时,由公式C=εS4πkd可得
,上侧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板的电荷将流向M板,所以M、N两板间电场强度要增强,P向上运动,C选项正确;当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时,由公式C=εS4πkd可得,上侧电容器的电容增大,M板的电荷将流向b板,所以M、N两
板间电场强度要减弱,P向下运动,D选项错误.9.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从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在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和两个偏转电场偏转,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A.极板X应带负电
,极板Y应带负电B.极板X′应带负电,极板Y应带负电C.极板X应带负电,极板Y′应带负电D.极板X′应带负电,极板Y′应带负电答案:B解析:电子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因电子向X偏转,则电场方向为X到X′,则极
板X′应带负电;同理可知,因电子向Y′偏转,则电场方向为Y′到Y,因此极板Y应带负电,故B正确,A、C、D错误.刷易错易误——排难点易错点1不能从图象中获取有效信息导致出错10.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
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
上所带的电荷量Q不再发生变化,设题图所示位置平行板间距为d,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有C=εrS4πdd+x,电容器C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曲线,故A错误;根据C=εrS4πkd+x=QU,电场强度E=Ud+x=4πkQεrS,E与
x无关,保持不变,图象应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故B错误;负极板接地,电势φ1=0,设负极板与P点的初始距离为d2,有φ-φ1=E(d2+x),则φ=Ex+Ed2,即P点电势随x变化的图线是截距为正值、斜率为正值的一条直线,故C正确;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Ep=qφ=qEd2
+qEx,也是截距为正值、斜率为正值的一条直线,故D错误.易错点2对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受力、运动情况分析不清导致出错11.(2018·陕西长安一中三模)(多选)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板A、B之间的距离为6cm,两板间场强随时间按如图乙
规律变化,设场强垂直于金属板由A指向B为正,周期T=8×10-5s.某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为8.0×10-19C,质量为1.6×10-26kg,于某时刻在两板间中点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粒子重力,粒子与金属板碰撞后即不再运动)
,则()A.若粒子于t=0时释放,则一定能运动到B板B.若粒子于t=T2时释放,则一定能运动到B板C.若粒子于t=T4时释放,则一定能运动到A板D.若粒子于t=3T8时释放,则一定能运动到A板答案:AD解析: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E
qm=2×8.0×10-191.6×10-26m/s2=108m/s2,在T2时间内粒子的位移x1=12aT22=12×108×(4×10-5)2m=8×10-2m=8cm,因x1>d2=3cm,故若粒子于t=0时释放,则一定能运动到B板,选项A正确;若粒子于t=T2时释放,则粒
子向A板运动,最后到达A板,选项B错误;若粒子于t=T4时释放,在T4~T2的时间内粒子向B板加速,位移x2=12a·T42=12×108×(2×10-5)2m=2×10-2m=2cm;在T2~3T4的时间内粒子向B板减速,位移x3=x2=2cm,故此时已经到达了B
板,选项C错误;若粒子于t=3T8时释放,则在3T8~T2的时间内粒子向B板加速,位移x′2=12aT82=12×108×(10-5)2m=0.5×10-2m=0.5cm,在T2~5T8的时间内粒
子向B板减速,位移为x′3=x′2=0.5cm,在5T8~T的时间内粒子向A板加速,位移为x4=12a3T82=12×108×(3×10-5)2m=4.5×10-2m=4.5cm,因4.5cm-2×0.5cm=3.5cm>3cm,故此时粒子已经到达
A板,选项D正确.刷综合大题——提能力1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自该区域上方的A点将质量均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带电小球M、N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
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已知N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刚离开电场时动能的1.5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M与N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2)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答案::1(2)H3(3)mg2q解析:(1)设两小球抛出的初速度为v0,则进入电场的水平分速度为v0,竖直分速度相同,根据运动的分解可知,两小球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相同的,运动时间t相同.在水
平方向N向右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Eqm的匀减速直线运动,M向右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Eqm的匀加速直线运动,M的水平分位移xM=v0t+12at2,N的水平分位移xN=v0t-12at2,v0=a
t,联立解得xM:xN=:1(2)设A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为h,小球下落h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y,由运动学公式有v2y=2gh,H=vyt+12gt2,M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由几何关系知v0vy=xMH,联立解得h=H3.
(3)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小球M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则v0vy=Eqmg,设M、N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分别为Ek1、Ek2,由动能定理得Ek1=12m(v20+v2y)+mgH+EqxM,Ek2=12m(v20+v2y)+mgH-
EqxN,由已知条件有Ek1=1.5Ek2,联立解得E=mg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