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Word版含答案.doc,共(9)页,289.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52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A组基础题组1.(2016贵州遵义航天中学三模)2013年6月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中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其中演示了太空“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实验,助教聂海胜将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
王亚平将连接运动机构的弹簧拉到指定位置,如图所示;松手后,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作用力,使弹簧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用光栅测速装置测出支架复位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这样,就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为74kg;下列关于“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仪器必须水平放置
B.其测量原理为牛顿第二定律C.其测量原理为万有引力定律D.测量时仪器必须竖直放置2.(2015湖北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联考)(多选)如图所示,在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放一竖直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西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东做匀速运动B.向东做减速运动C.向东做加速运动D.向西做减速运动3.(2015湖北八市联考)(多选)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水平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分别与A、B相连接,两弹簧的原长相同,与A相连的弹簧的劲度
系数小于与B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这个力后()A.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与
连接它的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B.物块A受到的合力总大于弹簧对B的弹力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D.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4.(2015福建上杭一中检测)(多选)质量是2kg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
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大小的力),物体的运动情况分别是()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2B.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2C.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为2.5m/s2D.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C.物体加速
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6.(2014北京理综,19,6分)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
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
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7.(2015江西赣州期中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B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B刚好与地面接触。现剪断绳子O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剪断绳子的瞬间,物体A的加速度为g,物体B的加速度为0B.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A的速度最大C.从剪断绳子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增大D.剪断绳子后,弹簧
、物体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8.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
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9.(2015河南焦作一模,6)伽利略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如图是伽利略采用“冲淡”重力的方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所做的铜球沿斜面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若某同学重做此实验,让小球从长度为l、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在不同的
条件下进行实验,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的转动,摩擦阻力恒定,下列叙述正确是()A.l一定时,θ角越大,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小B.l一定时,θ角越大,小球运动时的惯性越大C.θ角一定时,小球从顶端运动到底端所需时间与l成正比D.θ角一定时,小球
从顶端运动到底端时的动能与l成正比B组提升题组10.(2016黑龙江实验中学月考)物块A1、A2、B1和B2的质量均为m,A1、A2用刚性轻杆连接,B1、B2用轻质弹簧连接。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今突然迅速地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B1、B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则()A.f1=0,f2=2mg,F1=0,F2=2mgB.f1=mg,f2=mg,F1=0,F2=2mgC.f1
=0,f2=2mg,F1=mg,F2=mgD.f1=mg,f2=mg,F1=mg,F2=mg11.(2016河南林州一中质量监测)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B质量分别为m和2m,物块A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B紧
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剪断细线的瞬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块B的加速度为B.物块A、B之间的弹力为C.弹簧的弹力为D.物块A的加速度为12.广州亚运会开幕式
文艺表演最震撼人心的节目当数《白云之帆》篇章,是由地面上近1400人用绳索拉着的180名演员上演“空中飞人”。9分钟的时间里,180名塔沟武校的武林小子在帆屏上时而俯冲而下,时而攀缘升空,上演了一场世所罕见的惊险、
刺激却又浪漫、温馨的节目。现在把他们某次训练过程中的情节简化成模型:如图所示,地面上的人通过定滑轮用轻绳将质量m=60kg的演员从静止竖直向上拉高24m,用时t=6s,演员在竖直方向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高空。其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
为1∶5,忽略滑轮的质量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求演员在匀加速上升过程中轻绳对地面上的人的拉力为多少?(g=10m/s2)13.(2015山西太原质检)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m=1.0kg的小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F=9.
0N的拉力作用,小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斜面足够长,取g=10m/s2。sin37°=0.6,cos37°=0.8)(1)求小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求在拉力的作用过程中,
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3)若在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0.80m时,将拉力F撤去,求此后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距离。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1.B“质量测量仪”是先通过光栅测速装置测出支架复位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则能
算出加速度,a=,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求解质量,所以工作原理为牛顿第二定律;由于在太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测量仪器不论在什么方向上,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作用力都是人所受的合力,不影响实验结果
,故只有B正确。2.C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突然向西倒,说明小车具有向东的加速度,由加速度和运动方向间的关系可知,小车可能向东加速或向西减速运动,所以A、B错误,C、D正确。3.AC撤去拉力后A、B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
则有(kA+kB)x=2ma,a与x成正比,A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A受到的合力为ma,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分析知A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则B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也为f,物块B受到的合力为kBx-f=ma,B受到的弹力大于ma,即大于A物体受到的
合力,B错误;对物块A:当弹簧拉伸时,B对A的摩擦力向左,当弹簧压缩时,B对A的摩擦力向右,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C正确,D错误。4.BC甲中三个力首尾相连,构成三角形,合力为零,故加速度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
持静止,故A错误;乙中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合力为6N,则加速度为3m/s2,故B正确;丙中先合成两侧的力,合力为3N,方向竖直向上,再与竖直向上的2N的力合成,则三力的合力为5N,加速度为2.5m/s2
,故C正确;丁中先合成两侧的力,合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再与第三个力合成,则合力为5N,加速度为2.5m/s2,故D错误。5.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无关,A项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不为0,则a≠0,B项错误;加速度的大
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C项错误。6.A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A项正确。而小球不受力时状态不变,小球受力时状态发生变化,是在假设和逻辑推理下得出的结论,不是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所以B和C选项错误。而D项不是本实验所说明的问题,
故错误。7.CD剪断绳子前,对B受力分析,B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则有弹力F=mg,剪断绳子瞬间,绳子拉力消失,弹簧弹力瞬间保持不变,对A分析,A所受的合力为F合=mg+F=2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ma,加速度:a=2g,故A
错误;物体A在弹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的方向向上且与重力相等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不处于原长,故B错误;从剪断绳子后到物体A运动到最下端的过程中,B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增大,故C正确。剪断绳子后,弹簧、物体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
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8.C设斜面倾角为θ,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mgsinθ-μmgcosθ=ma,得a=gsinθ-μgcosθ=g(sinθ-μcosθ),加上恒力F后:(mg+F)sinθ-μ(mg+F)co
sθ=ma'得a'==(sinθ-μcosθ),因>g,所以a'>a,C正确。9.D对小球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μmgcosθ=ma,a=gsinθ-μgcosθ,则知l一定时,θ角越大,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大,故A错误;惯
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选项B错误;θ角一定时,小球下滑到底端的过程有l=at2,解得下滑时间t=,选项C错误;θ角一定时,根据动能定理可得:Ek=mglsinθ-μmglcosθ,选项D正确。B组提升题组10.
B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由于A1、A2用刚性轻杆连接,则A1、A2受到的合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即f1=mg,f2=mg。在除去支托物前,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支托物对B2的支持力大小等于2mg;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来
得及变化,B1的受力情况没有变化,则B1所受合力为零,即F1=0;B2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支托物的支持力大小2mg,即F2=2mg。B正确。11.A剪断细线前,对物块A分析,可得弹簧弹力F=mg,剪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弹力还来不及改变,所以弹
力仍为F=mg,C正确;剪断细线的瞬间,细线对B的拉力消失,A、B将共同沿斜面向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3mgsin30°-F=3ma,解得a=g,A错误、D正确;以物块B为研究对象,可得2mgsin30°-N=2ma
,解得N=mg,B正确。故选A。12.答案696N解析设演员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过程中所用时间分别是t1和t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和5a,因为匀加速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的初速度,所以有at1=5at2又因为t1+t2=6s,解得:t1=
5s,t2=1s又h=a+×5a解得:a=1.6m/s2演员在匀加速上升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T-mg=ma解得:FT=696N轻绳对地面上的人的拉力为F=FT=696N。13.答案(1)2.0N(2)1.0m/s2(3)0.10m解析(1)F作用时,小物块受力
如图甲所示Ff=μmgcos37°=2.0N。(2)设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gsin37°=ma1解得a1=1.0m/s2。(3)设撤去拉力前小物块运动的距离为x1,撤去拉力时小物块的速度为v,
撤去拉力后小物块的加速度和向上运动的距离大小分别为a2、x2。撤去拉力时有v2=2a1x1①撤去F后,小物块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Ff=ma2②v2=2a2x2③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数据解得:x2=0.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