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通用版)分层限时跟踪练3 Word版含解析.doc,共(8)页,245.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52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分层限时跟踪练(三)(限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6·哈尔滨模拟)某次实验中,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出了某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并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图1-3-9A.物体做曲线运动B.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C.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0.4m/sD.物体的最大位移约是6m【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约为0.8m/s,做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因速度一直沿正方向,故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由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位移约为7.5m,根据v=xt=7.515m/s=0.5m/s,故C、D错误.【答案】B2.(2014·大纲全国卷)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3-10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
.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图1-3-10A.x=3mB.x=8mC.x=9mD.x=14m【解析】由题图知,质点在8s内的位移Δx=12×(2+4)×2m-12×(2+4)×1m=3m.t
=0时,质点位于x0=5m处,故8s末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x=x0+Δx=8m,B正确.【答案】B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1-3-11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3-11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在t1时刻a车的位移大于b车C
.t1到t2时间内,a车与b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a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运动的速度,b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t1和t2两时刻两车相遇,所以t1~t2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平均速度也相等,选项B错误,C正确;a车做匀速直线运
动,选项D错误.【答案】C4.(2016·杭州模拟)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x-t图象如图1-3-12所示,图线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该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3-12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b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在0~5s的时间内,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D.物体c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解析】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
运动,由图看出a、b两图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正负相反,说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B均错误;a物体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则在0~5s时间内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故C正确.根据匀加速
运动位移公式x=v0t+12at2可知,xt图象是抛物线,所以物体c一定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错误.【答案】C5.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8月10日报道:27名跳水运动员参加了科索沃年度高空跳水比赛.自某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在t2时刻运动员以速度v2落水,选向下为正方向,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3-1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1-3-13A.该运动员在0~t2时间内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不变B.该运动员在t2~t3时间内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处于
失重状态C.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v1=v1+v22D.在t2~t3时间内,平均速度v2=0+v22【解析】由图象可知,在0~t2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一直不变,A项错误;在t2~t3时间内图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逐渐减小,则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运动员减速下落
处于超重状态,B项错误;由图象可知,在0~t2时间内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平均速度v1=v1+v22,C项正确;在t2~t3时间内,由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此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0+v22,D项错误.【答案】C二、多项选
择题6.(2015·辽宁沈阳市郊联体二模)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x、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解析】x-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A错误,B正确;v-t图象与时间轴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同时同地出发的两车,位移相等时相遇,所以C错误,D正确.【答案】BD7.如图1-3-14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绿灯还有3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
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图1-3-14【解析】理解v-t图象中“面积”的物理意义,A、D图中v-t图象中“面积”不等于20m;B中v-t图象的“面积”可能等于20m;C中
v-t图象的“面积”正好等于20m.B、C两项正确,A、D两项错误.【答案】BC8.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1-3-15中直线甲、乙所示.则()图1-3-15A
.t=2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m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解析】由于两球的抛出点未知,则A、C均错
;由图象可知4s时两球上升的高度均为40m,则距各自出发点的位移相等,则B正确;由于两球的初速度都为30m/s,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均为t=v0g,则D正确.【答案】BD9.a、b两辆摩托车在一笔直的公路上同时由同一地点
开始同向行驶,两车的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由t=0时刻开始每间隔Δt=1s将测量的摩托车a、b的速度记录在下表中.则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时间t/s01234va/(m·s-1)18.016.014.012.010.
0vb/(m·s-1)3.04.05.06.07.0A.摩托车a的速度变化快B.前4s内摩托车a的平均速度小C.前4s内两摩托车的相对位移为56mD.在第5s末两摩托车间距最大【解析】由于两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表中数据求得aa=-2m/s2,ab=1m
/s2,则a的速度变化快,A正确;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得0~4s内摩托车a的平均速度va=18+102m/s=14m/s,摩托车b的平均速度vb=3+72m/s=5m/s,B选项错误;在0~4s内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a=14×4m=56m,xb=5×
4m=20m,a相对b的位移为Δx=56m-20m=36m,C错;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在第5s末两车速度相等,D正确.【答案】AD三、非选择题10.某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看到前方路上有障碍物,立即进行刹车,从看
到障碍物到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停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3-16所示,图象由一段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一段曲线组成.求:图1-3-16(1)该人刹车的反应时间;(2)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刹车的时间.【解析】(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12m,速
度v=72km/h=20m/s,反应时间t1=x1v=1220s=0.6s.(2)开始刹车时,速度v=72km/h=20m/s,刹车过程的位移x2=(37-12)m=25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为v2=2ax2,可得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v22x2=2
022×25m/s2=8m/s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刹车的时间t2=va=208s=2.5s.【答案】(1)0.6s(2)8m/s22.5s11.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3-17所示.图1-3-17(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
-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解析】(1)设汽车在t=10s、40s、60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由题图知:0~10s内汽车匀加速行驶,加速度大小为2m/s2,由运动学公式得:v1
=2×10m/s=20m/s①10~40s内汽车匀速行驶,则:v2=20m/s②40~60s内汽车匀减速行驶,加速度大小为1m/s2,由运动学公式得:v3=v2-at=(20-1×20)m/s=0③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
0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2)由第(1)问中的v-t图可知,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30+602×20m=900m.【答案】(1)见解析图(2)900m12.减速带是交叉路口上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通常设置在学校、
医院等行人较多的公共场所前的马路上.为了保障过往行人的安全,汽车驶过减速带都要减速.在某中学门口有一橡胶减速带,一警用巡逻车正以最大速度20m/s从中学门口经过,在离减速带还有50m时警察发现一逃犯正以8m/s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通过减速带,而此时巡逻车要匀减速到5m
/s通过减速带,过减速带后以2.5m/s2的加速度继续追赶,设在整个追及过程中,巡逻车与逃犯均在水平直道上运动,求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需要的时间.【解析】设巡逻车从发现逃犯到行驶到减速带所用时间为t1,加速度大小为a1,由运动学公式有v2m-v21=2a1x1解得a1=3.75m/s2
减速所用时间为t1=vm-v1a1=4s而此时逃犯离开减速带距离为x2=vt1=32m从此时刻起到巡逻车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t2=vm-v1a2s=6s这段时间内巡逻车的加速位移为x3=v2m-v212a2=75m而逃犯又行驶的位移
为x4=vt2=48m又x2+x4-x3=5m,这说明巡逻车在达到最大速度时离逃犯还有5m设巡逻车以最大速度追赶,再用时t3追上逃犯,则有vmt3=5m+vt3解得t3=0.42s综上分析知,巡逻车从发现逃犯到追赶上共需时间t=t1+t2+t3=10.42s.【答案
】10.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