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29 磁场及其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含答案解析).doc,共(9)页,21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51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过关题29磁场及其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如图所示,在赤道处,将一小球向东水平抛出,落地点为a;给小球带上电荷后,仍以原来的速度抛出,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小球带何种电荷,小球仍会落在a点B.
无论小球带何种电荷,小球下落时间都会延长C.若小球带负电荷,小球会落在更远的b点D.若小球带正电荷,小球会落在更远的b点2.1931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既然电有基本电荷——电子存在,磁也应有基本磁荷——磁单极子存在,这样,电磁现象的完全对称性就
可以得到保证,他从理论上用极精美的数学物理公式预言,磁单极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类似于孤立的点电荷的电场线.以某一磁单极子N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O—xyz坐标系,z为竖直方向,则一带电微粒可以在此空间做圆周运动的平面为()A.一定是z>0
且平行于xOy的平面B.一定是在xOy平面C.一定是z<0且平行于xOy的平面D.只要是过坐标原点O的任意平面均可3.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
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A.2B.2C.1D.224.如图所示为研究某种带电粒子的装置示意图,粒子源射出的粒子束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射到荧光屏上的O点,出现一个光斑.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方向上加一磁感应强度
为B的匀强磁场后,粒子束发生偏转,沿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然后在磁场区域再加一竖直向下,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光斑从P点又回到O点,关于该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初速度为v=BEC.比荷为qm=B2rED.比荷为qm=EB2r5.
在x轴上方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同一种带电粒子从O点射入磁场,当入射方向与x轴的夹角α=60°时,速度为v1、v2的两个粒子分别从a、b两点射出磁场,如图所示,当α=45°时,为了使粒子从ab的中点c射出磁场,则速度应为()A.12(v1+v2)B.64(
v1+v2)C.33(v1+v2)D.66(v1+v2)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y轴上的P1点以速度v射入第一象限所示的区域,入射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α角.为了使该粒子能从x轴上的P2点射出该区域,且射出方向与x轴正方向也成α角,可在第一象限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垂直
于xOy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若磁场分布为一个圆形区域,则这一圆形区域的最小面积为(不计粒子的重力)()A.πm2v2q2B2B.πm2v2q2B2cos2αC.πm2v2q2B2sinαD.πm2v2q2B2sin2α7.如图是某离子速度选择器的原理示意图,
在一半径为R的绝缘圆柱形筒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平行于轴线.在圆柱形筒上某一直径两端开有小孔M、N,现有一束速率不同、比荷均为k的正、负离子,从M孔以α角入射,一些具有特定速度的离子未与筒壁碰撞而直接从N孔射出(不考虑离子间的作用力和重力).则从N孔射出的离子()A.是正离
子,速率为kBRcosαB.是正离子,速率为kBRsinαC.是负离子,速率为kBRsinαD.是负离子,速率为kBRcosα8.图甲所示的有界匀强磁场Ⅰ的宽度与图乙所示的圆形匀强磁场Ⅱ的半径相等,一不计重力的粒子从
左边界的M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向右垂直射入磁场Ⅰ,从右边界射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θ角,该粒子以同样的初速度沿半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Ⅱ,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2θ角.已知磁场Ⅰ、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1、B2,则B1与B2的比值为()A.2cosθB.sinθC.cosθD.tanθ9.在
光滑水平地面上水平放置着足够长的质量为M的木板,其上放置着质量为m、带正电的物块(电荷量保持不变),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且M>m.空间存在足够大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某时刻开始它们以大小相等的
速度相向运动,如图,取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反映它们以后运动的是()10.如图所示,平行边界MN、PQ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边界间距为d,边界MN上A点有一粒子源,可沿纸面内任意方向射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射出的速度大小均为v=2qBd3m,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粒子能从PQ边界射出的区域长度与能从MN边界射出的区域长度之比为()A.1:1B.2:3C.3:2D
.27:711.(多选)如图所示,真空中xOy平面内有一束宽度为d的带正电粒子束沿x轴正方向运动,所有粒子为同种粒子,速度大小相等,在第一象限内有一方向垂直xOy平面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图中未画出),所
有带电粒子通过磁场偏转后都会聚于x轴上的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xOy平面向里B.所有粒子通过磁场区的时间相同C.所有粒子在磁场区运动的半径相等D.磁场区边界可能是圆,也可能是其他曲线12.(多选)如图(a)所示,在半径为R的虚线
区域内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其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薄挡板MN两端点恰在圆周上,且MN所对的圆心角为120°.在t=0时,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从A点沿直径AB射入场区,运动到圆心O后,做一次半径为R2的完整的圆周运动,
再沿直线运动到B点,在B点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碰撞时间不计,电荷量不变),运动轨迹如图(a)中所示.粒子的重力不计,不考虑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图(b)中B0=2mvqRC.图(b)中T0=R+πRv
D.若t=0时,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从A点沿AO入射,偏转、碰撞后,仍可返回A点13.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的磁场.在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x<0区
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λB0(常数λ>1).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沿x轴正向时,求:(不计重力)(1)粒子运动的时
间;(2)粒子与O点间的距离.14.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粒子沿磁场边界从A点射出,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中区域Ⅰ、Ⅲ内的匀强磁场宽为d,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里,区域Ⅱ宽也为d,粒子从A点射出后经过Ⅰ、Ⅱ、Ⅲ区域后能回到A点,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从A点射出到回到A点经历
的时间t;(2)若在区域Ⅱ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且区域Ⅲ的磁感应强度变为2B,粒子也能回到A点,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3)若粒子经Ⅰ、Ⅱ、Ⅲ区域后返回到区域Ⅰ前的瞬间使区域Ⅰ的磁场反向且磁感应强度减半,则粒子的出射点距A点的距离为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为:D;解析:地磁场在
赤道上空水平由南向北,从南向北观察,如果小球带正电荷,则洛伦兹力斜向右上方,该洛伦兹力在竖直向上的方向和水平向右方向均有分力,因此,小球落地时间会变长,水平位移会变大;同理,若小球带负电,则小球落地时间会变短,水平位移会变小,故D正确.]2.答案为:A;解析:在z>0的区域,磁场的方向是斜
向上的圆锥形状,带电微粒若能在平行于xOy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为垂直磁感线斜向上,重力竖直向下,合力的方向水平指向z轴,故可满足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3.答案为:D;解析:设带电粒子在P点
时初速度为v1,从Q点穿过铝板后速度为v2,则Ek1=12mv21,Ek2=12mv22,由题意可知Ek1=2Ek2,即12mv21=mv22,则v1v2=21.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即qvB=mv2R,得R=mvqB,由题意可知
R1R2=21,所以B1B2=v1R2v2R1=22,故选项D正确.]4.答案为:D;解析: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方向上加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后,粒子束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选项A错误
;当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时,qvB=Eq,解得v=EB,选项B错误;当粒子在磁场中时,由qvB=mv2r,可得qm=vrB=EB2r,故选项D正确,C错误;故选D.5.答案为:B;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xOa=3R1=3mv1qB,xOb=3R2=3mv2q
B,xOc=2R3=2mv3qB,又由于xOc=xOa+xOb2,联立可得v3=64(v1+v2).]6.答案为:D;解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mvqB,由题
意可知,粒子在磁场区域中的轨道为半径等于r的圆上的13圆周,这段圆弧应与入射方向的速度、出射方向的速度相切,如图所示.则到入射方向所在直线和出射方向所在直线相距为R的O′点就是圆周的圆心.粒子在磁场区域中的轨道就是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
的圆弧ef,而e点和f点应在所求圆形磁场区域的边界上,在通过e、f两点的不同的圆周中,最小的一个圆是以e、f连线为直径的圆周,即得所求圆形区域的半径r=Rsinα=mvsinαqB,则这个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
面积Smin=πr2=πm2v2sin2αq2B2,故选D项.]7.答案为:B;解析:因为离子向下偏,根据左手定则,离子带正电,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r=Rsinα,由qvB=mv2r可得v=kBRsinα,故B正确.]8.
答案为:C;解析:设有界磁场Ⅰ宽度为d,则粒子在磁场Ⅰ和磁场Ⅱ中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1、2所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知Bqv=mv2r,得B=mvrq,由几何关系知d=r1sinθ,d=r2tanθ,联立得B1B2=cosθ,C正确.9.答案为:B;解析:对物块分析可知其受重力、支
持力、洛伦兹力和摩擦力作用,由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方向向上;水平方向受摩擦力作用而做减速运动;则由F=Bqv可知,洛伦兹力减小,故m对M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故m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同时M受m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M也做减速运动;因摩擦力增大,故M的加速度也越来越大;v—t图象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则可知v—t图象中对应的图线应为曲线;对M、m组成的系统分析可知,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最
终木板和物块速度一定相同,则有mv0-Mv0=(M+m)v,因M>m,故最终速度一定为负值,说明最终木板和物块均向左做匀速运动,则B正确.10.答案为:C;解析:由qvB=mv2R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R=23d,
当速度方向沿AN时,轨迹交PQ于B点,当轨迹恰好与PQ相切时,轨迹交PQ于C点,B、C间的距离为粒子能从PQ边界射出的区域长度,由几何关系可知∠O1BC=∠O2AD=30°,所以BC=2Rcos30°=3R;当粒子垂直于MN射入时,粒子与MN交于E点(轨迹是半圆,没画出
),A、E间的距离是粒子能从MN边界射出的长度,AE=2R,所以BCAE=3R2R=32.11.答案为:CD;解析:由题意可知,正粒子经磁场偏转后,都集中于一点a,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垂直平面向外,故A错误;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T=2πmqB,而运动的时间还与圆心角有关,因此粒子的
运动时间不等,故B错误;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R=mvqB,由于为同种粒子,且速度大小相等,所以它们的运动半径相等,故C正确;所有带电粒子通过磁场偏转后都会聚于x轴上的a点,因此磁场区边界可能是圆,也可能是圆
弧,故D正确;故选C、D.]12.答案为:BC;解析:根据题述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从A点沿直径AB射入场区,运动到圆心O后,做一次半径为R2的完整的圆周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选项A错误;根据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B0=mv2r,且r=R2,可得B0=2mvqR,选项B正确;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2πrv=πRv,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从A点沿直径AB射入场区,运动到圆心O所需时间t=Rv,所以题图(b)中T0=t+T=Rv+πRv=R+πRv,选项C正确;若t=0时,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从A点沿直径AB射入场区,运动到圆心O后,根据左手定则知粒子将向下偏转与挡板MN碰撞后运动14圆周,再与挡板B碰撞后运动一段圆弧后射出场区,不能返回A点,选项D错误.13.解:(1)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
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设在x≥0区域,圆周半径为R1;设在x<0区域,圆周半径为R2;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得qv0B0=mv20R1①qv0(λB0)=mv20R2②粒子速度方向转过180°时,所
用时间t1为t1=πR1v0③粒子再转过180°时,所用时间t2为t2=πR2v0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所求时间t0=t1+t2=+λqB0(2)由几何关系及①②式得,所求距离为d=2(R1-R2)=2-1mv0λqB014.解:(1)因粒子从A点出发,
经过Ⅰ、Ⅱ、Ⅲ区域后能回到A点,由对称性可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d由Bqv=mv2r得v=Bqdm所以运动时间为t=2πr+2dv=2πm+2mBq.(2)在区域Ⅱ内由动能定理得qEd=12mv
21-12mv2由题意知在区域Ⅲ内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仍为r=d由2Bqv1=mv21r得v1=2Bqdm联立解得E=3dqB22m.(3)改变区域Ⅰ内磁场后,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由12Bqv=mv2R得R=2d,所以OC=R2-d2=3d粒子出射点距A点的距离为s=r+R-
OC=(3-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