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习题:第13章 第2讲 机械波 Word版含答案.doc,共(7)页,30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51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讲机械波A组基础题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声波波源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减小B.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C.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要比光波和无线电波近得多D.“音箱的高音部分容易被大的障
碍物挡住的现象”是声波的干涉现象2.(多选)如图甲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据图乙,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C.女同学在点C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
不变D.女同学在点C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E.女同学从B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3.(2014安徽理综,16,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
的振动图像,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B.1.5mC.2.5mD.3.5m4.(2015四川攀枝花模拟)(多选)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其中t=0和t=0.4s两时刻在x轴上-3m至3m的区间内的波形图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振动周期的最大值为0.4sB.该波最大传播速度为10m/sC.在t=0.5s时,x=-2m处的质点位移可能为零D.从t=0开始计时,x=-1.5m处的质点比x=2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5.(2015湖北八市联考)(多选)如图所示,甲图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像,乙图是x
=2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波的传播速率为4m/sB.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经过0.5s,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2mD.若遇到3m的障碍物,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6.(2015江苏苏北四市调研)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
虚线分别表示某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a、b、c、d四点中振动减弱的点为,经四分之一周期,不在平衡位置的点为。7.(2016江苏淮安淮海中学二模)x=0处的质点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14s时刻波的
图像如图所示,质点A刚好开始振动。①求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②求x=4m处的质点在0.14s内运动的路程。B组提升题组8.(2016湖北孝感调研)(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波上有P、Q两点,其纵坐标分别为yP=2cm,y
Q=-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的振动形式传到Q点需要B.P、Q在振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总相等C.在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D.经过,Q点回到平衡位置E.在相等时间内,P、Q两质点通过的路程相等9.(2015天津十二区县
重点学校联考)(多选)a、b、c是某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沿绳建立x坐标轴。一简谐横波正在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振源的周期T=0.4s,t=0.2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波速为10m/sB.质点b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C.t=0.6s时,质点b处于波峰D.
0到0.5s内,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0.3m10.[2013课标Ⅰ,34(1),6分](多选)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
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D.在4s<t<6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11.(2015河北唐
山统考)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0)和(-9m,0),已知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3)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12.(2015河南三市联考)如图所示,一列水平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v=0.6m/s,P质点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96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此时该波刚好传到距O点0.24m的位置),求:①经过多长
时间,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②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P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时,P质点通过的路程及该时刻的位移为多少?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1.B由多普勒效应可知,若声波波源向观察者靠近,则观
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增大,A错误;当声波频率与玻璃杯固有频率相同时,玻璃杯发生共振导致破碎,B正确;由于水对光波和无线电波吸收得多,所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要比光波和无线电波远得多,C错误;“音箱的高音部分容易被大的障碍物挡住的现象”是声波的衍射现象,D错误。2.A
DE女同学荡秋千的过程中,只要她向右运动,她都向声源靠近,根据多普勒效应,她都会感到哨声音调变高;反之,女同学向左运动时,她感到音调变低,选项A、D、E正确,B、C错误。3.C由图2知,t=0时刻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约为-
0.15m,且振动方向向下,图1中符合此要求的点在2~3m之间,故C正确。4.AC根据题述,波的最大周期为0.4s,波长为4m,该波最小传播速度为10m/s,选项A正确,B错误;若周期为0.4s,在t=0.5s时,x=-2m处的质点位移为零,选项C正确;因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从t=0开始计时,x=-1.5m处的质点比x=2m处的质点后回到平衡位置,选项D错误。5.AD由题图可知,波的波长为λ=4m,周期为T=1s,则v==4m/s,选项A正确;由乙图可知,
t=0时刻质点P经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由甲图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选项B错误;质点P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选项C错误;由于波长大于障碍物尺寸,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D正确。6.答案ad解析波峰与波谷相遇叠加,振动减弱,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
加强,且加强与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由图可知,a点为振动减弱的点,b、c、d点均为振动加强的点。经四分之一周期后,a、b、c三点均在平衡位置,但d点不在平衡位置。7.答案①50m/s②15cm解析①由题知,波在t=0.14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x=7m,则该波的传播速度v==50m/s②在0.14s
内,x=4m处的质点只振动了个周期,该质点运动的路程:s=3A=15cmB组提升题组8.ABE由图看出,P、Q两点所对应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因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在一个周期内传播一个波长,所以P点的振动形式传
到Q点需要半个周期,则P、Q两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在振动过程中,它们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故A、B正确。若图示时刻P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在T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s=5A=5×4cm=20cm,而实际上图示时刻,P点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
移处,所以在T内,P点通过的路程不是20cm,故C错误。图示时刻,Q点向下运动,速度减小,所以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波谷的时间大于,再从波谷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为,所以经过T,Q点没有回到平衡位置,故D错误。由于P、Q两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所以在相等时间内,P、Q两质点通过的路程
相等,故E正确。9.ACD由题知:λ=4m、T=0.4s,则v==10m/s,A正确;质点b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为波源的起振方向,方向向下,故B错误;t=0.2s时波传播到a,再经过Δt==0.1s,质点b开始向下振动,当t=0.6s时,质点b恰好振动了
个周期处于波峰,C正确;从图示时刻开始,再经过Δt'==0.2s,质点c开始振动,t=0.5s时质点c恰好从平衡位置第一次运动到波谷,故通过的路程为一个振幅,即0.3m,D正确。10.ACD波由a到d匀速传播,v=
2m/s,t===6s,A项正确。第一个波峰在t1=3s时产生于a点,再经t2===3s到达c点,共计t=t1+t2=6s,B项错误。a点从向下起振至到达最高点用时3s,可知T=3s,即T=4s,则b点的振动周期也为4s,C项正确。波经t2==3s到达c点,说明此时c点开始从
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再经=1s,共计4s到达最低点,再经=2s可到达最高点,故在4s<t<6s的时间内点c向上运动,D项正确。因λ=v·T=8m,而db=10m=1λ,并不是λ或λ的奇数倍,故E项说法错误。11.答案(1)10m/s(2)1.1s(3)0.9m解析(1
)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m,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3m,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7m,所以v==m/s=10m/s。(2)Q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11m故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1==s=1.1s。(3)该
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s=0.4s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质点P振动了t2=0.9s则t2=2T+T=质点每振动经过的路程为10cm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s'=0.9m。12.答案①1.5s②1.7s0.25m-5cm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0.24m,波上质点振动的振幅为A=5cm,波上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4s①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所需的时间,就是初始时刻x=0.06m处的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P点所需的时间,由图可知:Δx1=0.96m-0.06m=0.90m则t1==s
=1.5s②为了求P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所需的时间,可选取初始时刻x=0.18m处的质点的振动状态作为研究对象,该振动状态传到P点所需的时间再加一个周期即为所求时间,则:Δx2=0.96m-0.18m=0.78mt2=+T=s
+0.4s=1.7s设波最右端传到P处所需时间为t3,有:t3=s=1.2s所以从质点P起振到第二次到达波谷历时Δt=t2-t3=1.7s-1.2s=0.5s,相当于1T所以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5A=0.25m,此时刻质点P的位移
为-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