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0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61.5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0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0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0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0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含答案解析).doc,共(7)页,161.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49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课时过关题03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1.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A.小车在20~40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B.20

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C.小车0~10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0~20s内的平均速度D.小车10~30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2.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位移—时间图像表示出来,下列四幅图像正确的是()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4.三个运动物体a、b、c,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三个物体在t0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和c做曲线运动,b做直线运动B.三个物体均做单向直线运动,并在t0时刻

相遇C.三者平均速度相同D.三者平均速率相等5.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运动图象不可能的是(图中x是位移、v是速度、t是时间)()6.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B.质点可能做曲线运动C.t=20s时刻质

点离开出发点最远D.在t=10s时刻质点速度最大7.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s末回到出发点B.5~15s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C.15~20s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

s2D.5~15s过程中前5s位移为120m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的x-t关系图象可大致表示为下图中的()9.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的v

-t图象,已知在t3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3时间内,a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b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t1~t3时间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C.t1~t3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D.t1~t3时间内,t2时刻a、b两车相距

最远10.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为1m/s,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t=1s时物体的速度为3m/sC.t=1s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t

=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11.(多选)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B,A在西B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自东向西经过B时,一只小鸟恰自A向B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中t2=2t1,由

图可知()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两倍B.第一次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1.5倍D.小鸟和汽车在0~t2时间内位移相等12.(多选)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

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x、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能反应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13.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过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

在接力区前s0=13.5m处做了标记,并以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

加速度a的大小;(2)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14.某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看到前方路上有障碍物,立即进行刹车,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停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图象由一段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一段曲线组成.求:(1)该人刹车的反应时间;(2)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匀变速所用的时间.答案解析1.答案为:D;解析:[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小车在20~30s内和30~40s

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在20~40s内小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在前20s内小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则20s末小车没有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

移的大小,可知小车在0~10s内的位移小于10~20s内位移,而时间相等,则小车0~10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0~20s内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图象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则知小车10~30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确.]2.答案为:C;解

析:由v-t图像可知,0~t1为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t1~t2静止,t2~t3为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0~t1和t2~t3的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位移—时间图像为C图。3.答案为:C;解析: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得,0~1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

度v=at=t,速度为正方向,选项D错;第1s末的速度v=1m/s,1~2s加速度变为负值,而速度为正方向,因此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m/s-a(t-1),第2s末,速度减小为0,选项B错;2~3s,加速度为正方向,初速度为0,物体做正方向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v=a(t-2)=t-2,即从第2s开始重复前面的运动,图象如C,选项C对,A错.4.答案为:C;解析:[x-t图象只能反映位移的两个方向,则只能表示直线运动,故a、b、c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x-t图象的斜率等于

速度,则a的速度先正后负,表示做往返的直线运动,故B错误;因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由v-=xt得平均速度一定相同,故C正确;由图看出a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返回,其路程最大,则其平均速率最大,故D错误.]5.答案为:C;解析:物体可能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后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v0t+12at2得知,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图线是曲线,A是可能的,故A正确;物体可能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在最高点,故B、D正确;由C项图知:物体返回时速度大于出发时,不符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违反了能量守恒

定律,不可能,故C错误;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C.6.答案为:A;解析:位移图像只能反映位移正负两个方向,所以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根据位移等于坐标的变化量分析可知,在10s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为4m,而在20s时离出发点的距离只有1m,故C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在t=10s速度为零,故D错误。7.答案为:C;解析:[由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20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5~1

5s过程中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6-815-5m/s2=0.8m/s2,故B错误;15~20s过程中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620-15m/s2=3.2m/s2,故C正确;5~15s过程中前5s位移x=8×5m+12×

0.8×52m=50m,故D错误.]8.答案为:B;解析:根据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该质点的xt关系图象可大致表示为B图.9.答案为:B;解析:速度—时间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b的加速度大小都是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

;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运动的位移,故t1~t3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C错误;由于在t3时刻,两车相遇,由图象可知,t1~t3时间内两者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故在t1时刻a、b两车相距最远,故D错误.10.答案为:D;解析:由题图可知,

0~1s内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2×2×1m/s=1m/s,由于初速度为v0=1m/s,所以t=1s时物体的速度为2m/s,故B错误;0~1s内物

体沿正向加速运动,1s后加速度反向,物体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方向运动,故C错误;0~3s内速度的变化量Δv=12×2×1m/s-1×2m/s=-1m/s,则3s末物体的速度为0,0~3s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t=3s

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D正确.11.答案为:BC;解析:由题意可知,相遇所用时间t0=12t1=14t2,故相遇时汽车的位移为全程的14,所以小鸟与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1,小鸟飞过的路程为全程的32

倍,即汽车的1.5倍,所以B、C正确;由题图知,小鸟用时为汽车的12,根据v=st可得,小鸟的速率为汽车的3倍,所以A错误;位移是矢量,在此过程中,小鸟的位移为0,所以D错误.12.答案为:BD;解析:x-t

图象中,x轴表示物体位移,由A图可知,两车不会相遇,故A错误;由B图可知,t1时刻两图线相交,故两车相遇,故B正确;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C

图可知,两车通过的位移不同,故不会相遇,故C错误;由D图可知,两车在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两车相遇,故D正确.13.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12vt=13.5m,将v=9m/s代入得到:t=3s,再有v=at,解得:a=3m/s2,即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为3m/s2.(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12at2,代入数据得到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Δs=(20-13.5)m=6.5m.14.解:(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12m,速度v=72km/h=

20m/s,反应时间t1=x1v=1220s=0.6s.(2)开始刹车时,速度v=72km/h=20m/s,刹车过程的位移x2=(37-12)m=25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v2=2ax2,可得刹车

时的加速度大小a=v22x2=2022×25m/s2=8m/s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匀变速所用的时间t2=va=208s=2.5s.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