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各类题型解题技巧-专题20 政治组合选择题的基本解法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7.5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政治各类题型解题技巧-专题20 政治组合选择题的基本解法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政治各类题型解题技巧-专题20 政治组合选择题的基本解法.doc,共(2)页,1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43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政治组合选择题的基本解法——对2013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政治组合选择题解析2013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全卷政治选择题共12道,其中有10道为组合选择题。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选择题成为决定政治成绩的重要因素。根据政治组合式选择题的特点和要求

,以下几种方法最为常见:一、分析排异法。所谓分析排异法就是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或与答题要求不吻合的题肢。一般见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行为主体不同,所以在解题时要看题肢主体和题干的主体是否一致。二是主旨中心或

侧重点不同,即题肢的中心意思或侧重点和题干的中心意思或侧重点不一致。三是知识范围不同。例如,第14题: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A.①③;B.

①④;C.②③;D.②④)。【解题思路】随着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将更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达到支持农业生产,强化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近年来,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

化农产品需求结构,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但这非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因为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最终也是为了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目的”,按着“目的”去分析,题肢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和

题肢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不是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故都要排除,正确答案为B。二、分析排错法。所谓分析排错法,就是通过对题肢的分析,运用相关的政治知识把错误的题肢加以排除。例如,第18题: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

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

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题思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相同或相悖,国家之间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贯穿着竞争,

甚至有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因此,战略伙伴代替不了竞争,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始终都贯穿着竞争。尽管共同利益可以使国家之间形成合作,但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本国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要服从于各国的国家利益。因此,②③本身

说法错误,含有②③的选项都要排出,答案为B。三、分析排比法。所谓分析排比法就是“排除法+比较法”,又称两步排除法。其做法是:首先,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

,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其次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在初步排除缩小范

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例如,第20题: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

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

制约;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题无关的客观规律性;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思路】首先,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题肢①明显错误,因为按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原理,不是认识决定实践,

而是实践决定认识。排除含有题肢①的A和B。其次,比较分析,确立正确选项。剩下C和D选项,相同的题肢④可不管它,重点突破的是相异题肢②和③,经过分析题肢③是错误的。认识的发展虽然要遵循客观规律,但这种客观规律性并非与认识主题无关,而是与认识主题本身密切相联。故正确答案为C。总之,在组合选择题大量出现

的情况下,加强对这类题型解题方法、技巧的探究,既可以节省解题的时间,又可以提高得分率。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