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政治各类题型解题技巧-专题18 选择题的“大背景”和“小环节”.doc,共(2)页,17.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42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选择题的“大背景”和“小环节”所谓“大背景”,是指选择题的题干中显示或隐藏的时代背景。有的选择题题干设置了“大背景”,考查的正是在大背景下发生的事件,能不能抓住这个“大背景”是至关重要的。“小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题干强调的细节问题,二是题肢本身有无错误,与题干有无关系等等,注意
这些小环节对于做好选择题也是很重要的。纵观2011年高考文综政治(新课标)选择题,大多数题干都隐藏着时代的大背景,要求考生在把握大背景的前提下,具体作答注意一些小的环节。否则,就可能出现失误。因此,做好选择
题必须注意“大背景”和“小环节”。下面,仅就2011年高考文综政治(新课标)试题,试举两例加以说明:例一【高考试题第17题】20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
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例二【高考试题第19题】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
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视看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
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③D.③④例一题干隐含的“大背景”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反映出来的细节问题是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的关系,而题肢①与③体现了这样的大背景和细节,且表述正确,题肢②说法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题肢④说法本身错误,有的同学错选②或④,就是没有抓住本题的
大背景和小环节。例二应选A肢。此题的大背景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题干中的细节问题是我国的资源利用现状和某公司的具体做法,
很显然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由于企业的“深入研究”,找到了“材质特性”、“板材”、“经济效益”、“商机”的内在联系,并根据“秸秆”和“效益”的固有联系,通过“另辟蹊径”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即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故选A肢。题肢③的
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并非偶然联系。题肢④说法本身错误,因为尊重客观联系,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创新的观念。但创新观念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改造世界,创新观念本身不能改造世界。有些同学错选③或④,主要也是因为没有抓住此题的大背景与小环节。
总之,2011年高考文综政治(新课标)选择题的“大背景”和“小环节”,启示我们在平时练习中,要善于抓住重大时政热点,将其与教材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并以社会热点为立意背景,以问题为中心,实现练习材料的具体化和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