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32(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500.500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32(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32(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32(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32(含答案解析)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32(含答案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32(含答案解析).doc,共(20)页,50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6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限时规范特训[A卷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2015·海南高考)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

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及排遗物中储存的能量都可被分解者所利用,B正确;能

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时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如太阳能,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可流入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D错误。2.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

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答案B解析提倡素食即人直接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从生产者到人类只有两个营养级,因此,缩短了食物链,可以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减少能量的散失,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3.(2018·宁夏平罗中学第一次月考)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

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化学能→光能→热能B.兔子产生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属于草的同化量C.当狐狸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狐狸个

体体内的能量答案B解析在题述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A错误;兔子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草的同化量,B正确;兔子和狐狸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所有狼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少于所有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D

错误。4.(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是根据某研究资料填写的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根据图中生物的位置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生物的营养关系可以表示为B.生物③与生物④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C.①

与②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即由①→②D.④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②和③的同化量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①为第一生产者,②③为第二营养级,同时③④为第三营养级,⑤为第四营养级,为最高营养级,③占据2个营养级,可推营养结构为,A正确;生物③与生物④都捕获②,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为竞争,B错误;①

与②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即由①⇌②,C错误;④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②的同化量,D错误。5.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

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109[J·(hm2·a)-1]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3.5×1010[J·(hm2·a)-1]答案B解析田鼠的同化量=摄食量-粪便量=1.05×1010-3.50×109=7.0×109J

/(h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7.0×109-4.55×109=2.45×109J/(h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2.45×109/(7.0×109)×100%=35%,A正确;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

生物(即生产者)同化能量中流入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B错误;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获得的能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量=7.0×109×20%=1.4×109J/(hm2·a),C正确;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7.0×109/20%=3.5×1

010J/(hm2·a),D正确。6.下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B.y=25ax+5xC.y=20ax+5xD.

y=10ax+10x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C正确。7.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

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A.1.375倍B.1.875倍C.1.273倍D.0.575倍答案A解析由于生产者没有改变,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

的总能量没有变化,设丙原来的能量为a,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1/2a×10×10+1/2a×10;改变食物比例后丙的能量设为b,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2/3b×10+1/3b×10×10,根据题意可得:1/2a×10×10+1

/2a×10=2/3b×10+1/3b×10×10,b/a=1.375,A正确。8.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蝗虫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图表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为b和d的重合区域,e与b、d为并列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项目能量(J)蝗虫吃掉的植物所含能量419蝗虫粪便含有的能量2

19蝗虫呼吸消耗的能量146用于蝗虫生长的能量54A.蝗虫从植物获取了200J的能量B.图中的e表示植物未被利用的能量,则字母c的数值等于219JC.图中字母b+d+e代表植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蝗虫从植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

量流动是不可循环的答案C解析流入蝗虫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419-219=200(J),A正确;由题干括号中内容提示,可知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散失的能量,

e代表未利用的能量,b和d可分别代表被下一级生物吃掉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所以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应为图中的b+d+e-c,B正确,C错误;蝗虫从植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流动是不可循环的,D正确。9.下列有关生

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产者接受的太阳能

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C解析大象粪便中的能量不是大象同化的能量,因此,蜣螂以大象粪便为食,并没有获得大象同化的能量,A错误;兔子为第二营养级生物,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将非生物环境中的太阳能转化为生物群落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正确;生产者接受的太阳能并没有全部被生产者固定,只有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才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错误。10.下表是能量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

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能量(kJ)530330X110A.X表示的能量大小不能确定B.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2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C.表中四个量之间没有一

定的数量关系D.流向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至多为40kJ答案D解析表中的四个量之间存在“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关系,故X为90kJ,A、C错误;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90÷200×100%=4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B错误

;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200kJ,则该植食性动物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200×20%=40kJ,D正确。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J/(m2·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810kJ/(m2·a)B.第

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答案C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20810kJ/(m2·a),A正确;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80/3370×100%≈11.3%,B正确;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现的,C错误;该生态系

统中能量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处于不平衡状态,群落还没演替到相对稳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定的阶段,D正确。二、非选择题12.(2017·榆林一模)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_

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蜣螂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中获取的能量为________。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由图可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

式散失,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___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_______。(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

_________。(4)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3,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

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答案(1)N2N1×100%N20N5N2×100%生产者生长、发育和繁殖(2)K0(3)负反馈调节(4)1.69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解析(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N2N1×100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物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它既不是照射到该系统的太阳能,也不是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太阳能,而应该是通过光合作用被同化的部分,图解中应该是N2。从图中可知,蜣螂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而初级消费

者的粪便属于它获取生产者后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食物残渣),所以蜣螂实际获得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而不是初级消费者,这是特别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是N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N5,因此能量的传递效

率是N5N2×100%。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去向的两个方面是:一部分用于呼吸,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与繁殖。(2)生态系统达到稳定时,初级消费者的数量应该达到K值,此时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的稳定,增长速率为0。(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

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4)设膳食结构调整前(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X,调整后(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Y,则有:X2÷10%+X2÷10%÷10%=3Y4÷10%+Y4÷10%÷10%。整理得:22X=13Y,

Y∶X=22÷13≈1.69。13.(2017·湖北襄阳一调)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

com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则________(填玉米田或荒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多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3)玉米田生态系统中,输入

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玉米与玉米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

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玉米田玉米田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与入射太阳能的比值最高(2)荒地(3)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4)竞争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1)由表中数据

分析可知玉米田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与入射太阳能的比值最高,所以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玉米田。(2)分析数据,玉米田中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率大概占(25.3-8.4)/25.3×100%=66.8%,荒地中可能被下一级利用率大概占(4.95-0.99)/4.95×100%=80%,所

以荒地更多。(3)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了一部分用于细胞呼吸散失掉,其他的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4)玉米和玉米田中的杂草都是生产者,具有竞争关系。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是为了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

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B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甲、丙、丁表示该生态系统的

三大功能类群B.从捕食关系分析,能量最少的是图中丙所处的营养级C.甲→丁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D.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相同,但对应的生理反应不同答案B解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丁是消费者,乙是大气中的CO2库,三大功能类群指的是生

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分解者丙不参与构成食物链,B错误;甲为第一营养级,丁为第二营养级,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C正确;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均为CO2,但在甲→乙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为呼吸作用,而在乙→甲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主要为光合作用,D正

确。2.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等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

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答案C解析小囊虫发出的聚集信息素、榆树分泌的化学物质、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均属于化学信息;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3.(2017·湖北武汉调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

间进行的,A错误;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B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D正确。4.(2017·山

东德州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B.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关系C.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D.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答案D解析信息传递有利于生

物种群的繁衍,A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B正确;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C正确;信息传递往往是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双向的,D错误。5.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

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6.(2017·湖南百所重点

中学高三段考)假若某自然生态系统仅有一条食物链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四种生物体内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a固定的能量B.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为a>b>c>dC.长期受汞污染时生物体内汞浓度的顺

序为a>b>c>dD.该生态系统中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以及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四种生物体内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a固定的能量,A正确;食物链a→b→c→d,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生物能量关系为a>b>c>d

,但数量关系不一定,B错误;食物链a→b→c→d,根据生物的富集作用,长期受汞污染时生物体内汞浓度的顺序为a<b<c<d,C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D错误。7.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

能得到的结论是()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

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答案C解析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指生产者总的同化量,①②③④的总和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8.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若图乙表

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能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答

案D解析图甲所示为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错误;环境条件适宜时群落才可演替为森林,B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大都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化学能(蔬菜、粮食等),C错误;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是生

产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B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成分,D正确。9.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D.蝙蝠通

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答案B解析“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不属于生物的种间关系,属于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B符合题意。10.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该图既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也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答案

D解析④过程主要代表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呼吸作用,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故该图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B错误;碳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循环,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甲代表分解者,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

消费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D正确。1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

过程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答案B解析过程①主要表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大力增强过程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

;根据碳循环示意图中箭头的指向可判断A、B、C分别表示大气二氧化碳库、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是由生产者、消费者构成的,大气二氧化碳库、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A错误;经过程③(捕食作用)的碳有一部分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有一部分通过B自身的呼吸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C错误;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②即植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D错误。12.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B.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C.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D.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答案B解析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

,B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7·陕西西安一模)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1)在图1中,B属于_______

_,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当受到外界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2)若图1中的C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________mo

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③的比值代表________(生物之间)的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能量传递效率,为了调查兔的种

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若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调查结果________实际值。(4)生态系统除了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

_功能。答案(1)分解者2、3、4、5恢复力稳定性(2)2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兔与狼400小于(4)信息传递解析(1)在图1中,B属于分解者,图1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2、3、4、5,当受到外界的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

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2)若图1中的C产生60mol氧气,则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可以计算出C合成了10mol葡萄糖,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可知,C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10×20%=2mol葡萄糖的能量。图1中A捕食D

,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在图2的食物链中,①表示兔的摄入量,②表示狼的同化量,则②①-③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的能量传递效率。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

÷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50×40÷5=400个;若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增多,则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4)生态系统除了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具有信息传

递功能。1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

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途径产生CO2。答案(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ca和b(4)微生物的分解解析(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图中X与甲都能利用CO2合成有机物,都为自养型生物。甲有

叶绿体,为高等植物,又因为X与甲所表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所以X代表的生物为化能自养细菌。图中Y与丙都是分解者,丙为细菌,而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所以Y是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c处(叶绿体基质)合成有机物;含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a(细胞质基质)和b(线粒体)处可以分解为CO2(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途径产生CO2。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