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PPT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8 页
  • 大小 1.921 M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单元 第1讲.ppt,共(68)页,1.921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6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最新考纲]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1.一个实质•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两个

必清•(1)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2)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3.三个概念•(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性状分

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测交:某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交配,用来测定某个体的基因型。•4.对分离现象的验证•(1)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结果:测交后代中Dd∶dd=1∶1,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1∶1。•[课前导学]•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知识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自花闭花相对性状异花•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与程序未成熟外来花粉人工授粉•3.遗传实验中常用符号及含义符

号PF1F2×⊗♀♂含义亲本____________杂交____母本父本子一代子二代自交•[小题通关]•1.(2017年河南中原名校一模)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豌豆进行异花传粉•B.用类比推理法进行研究•C.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D.结果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A错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B错误;孟德尔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C正确;结果发

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2.孟德尔做了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答案】A•【解析】

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套上纸袋。①操作是人工去雄,②操作是人工雌蕊授粉,①和②的操作不是同时进行的,去雄应在花蕾期去掉雄蕊,人工异花授粉应在花粉成熟后,②操

作后要对雌蕊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课前导学]•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知识点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因子成对成单成对的遗传因子随机结合41∶1•2.分离定律的内容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

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性生殖•[小题通关]•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B.“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答案】A•【解析】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再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

结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当中,最能说明其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B.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C.F2的基因型

比例为1∶2∶1•D.F1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因此,F1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体现了基

因分离定律的实质。F1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F2的基因型比例为1∶2∶1,都是由上述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随机结合(即受精作用)产生的,并未直接体现等位基因的分离。F1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也是间接体现了等位基因的分离。•1.图解基因分离

定律的实质•如图表示一个基因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从图中得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A和a,比例为1∶1。分离定律•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

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假说—演绎法”的内容•【答案】D•【解析】“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是豌豆适于作为遗传学实验

材料的原因,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错误;“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C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D正确。•2.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

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②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XAY、XaY属于纯合子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④A和A、b

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于性状分离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⑦若F1基因型为Dd,则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为1∶1,属于“演绎”内容•A.2项

B.3项•C.4项D.5项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判断•【答案】C•【解析】兔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①错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②错误;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

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③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如C和c,④正确;单眼皮是隐性性状,没有同时出现显、隐性性状,所以不能说明出现性状分离,⑤错误;动物纯合子的检测,可用测交法,⑥正确;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演绎推

理过程,⑦正确。•图解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一、推断个体基因型、表现型的方法及概率计算•1.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规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

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①隐性纯合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AA(或AA×Aa或AA×aa)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Aa×

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2.分离定律应用中的概率计算方法•(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2)依据分离比推理计

算•AA、aa出现的概率都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3)依据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概率

;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二、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定方法•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1∶1,则被鉴

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三、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方法•1.根据概念判断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表示为甲性状×乙性状→甲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乙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3.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4.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

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1.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组合亲本表现型F1

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1511508•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答案】C•【

解析】由实验2或实验3均可以判断出红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因此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子代基因型均为Aa;黄果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能为aa。•2.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

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过程发生了性状分离•B.由③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或AA•D.F2中白花的各基

因型比为1∶1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互推类•【答案】B•【解析】图中③过程中白花南瓜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白花的基因型是Aa,同时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黄花是隐性性状。③过程发生了性状分离;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

F2中白花的基因型为2/3Aa、1/3AA,比例为2∶1。连续自交和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概率推算•【答案】C•【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由题干信息可知能产生可育配子的基因型为AA和Aa。•方法1:子一代中,AA占1/4,Aa占2/4,aa占1/4,A_

占3/4;子二代中,aa占2/3×1/4=1/6,A_占5/6,把n等于1和2分别代入选项中的四个表达式,与上述结果吻合的只有C。•1.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1)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2)根据上表比例,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如

下:•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显性),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4.(2017年湖南湘潭月考)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

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B.3/8,1/9•C.1/6,1/9D.1/6,5/12自由交配和自由交配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概率推算•【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去掉隐性个体后的

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①组全部让其自交,因为只有Aa自交的结果有aa基因型,所以aa所占比例为1/4×2/3=1/6。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相当于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不同的基因型间的杂交,两种配子及比例是A∶a=2∶1

,所以aa所占的比例为1/3×1/3=1/9。•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自由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杂合子占的比例•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

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2.某些致死基因•(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分离定

律中的特殊情况•(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

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3.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此类问题仍然遵循基因的基本遗传规律

,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4.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

、IAi、IBIB、IBi、IAIB、ii。•1.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

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A.1∶1B.3∶1•C.5∶1D.7∶1考查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答案】C•【解析】亲本Aa自交产生的F1有三种类型1AA、2Aa、1aa,F1自由交配,产生的雌配子有2种,1/2A、1/2a,由于aa的花粉不

育,因而F1产生两种雄配子2/3A、1/3a,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中花粉败育的aa占1/2×1/3=1/6,则正常的占5/6。•2.已知香豌豆花位置性状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中A1和A3都决

定叶腋花,A2决定茎顶花,A1相对于A2、A3均是显性,A2相对于A3为显性,为判断一株叶腋花植株的基因组成,用基因型为A2A2、A3A3的个体分别与之杂交。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花位置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

离定律,花位置的基因型有6种•B.叶腋花植株群体中,杂合子的基因型是A1A2、A1A3•C.用基因型为A2A2的个体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只能判断出叶腋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1A1•.用基因型为的个体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只能判断出叶腋花基因分离定

律中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答案】C•【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香豌豆花位置的基因型有6种,即A1A1、A2A2、A3A3、A1A2、A1A3、A2A3,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叶腋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1A1、A1A2、A1A3、A3

A3,其中A1A2、A1A3是杂合子,B正确;A2A2的个体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如果杂交后代出现茎顶花和叶腋花,则叶腋花植株基因型可能是A1A2、A1A3,如果只出现叶腋花,则叶腋花植株基因型为A1A1,如果只出现茎顶花,则叶腋花植株基因型为A3A3,C错误;用A3A3的个体与叶腋花植株杂

交,如果后代只出现叶腋花,则叶腋花植株基因型为A3A3、A1A3、A1A1,如果杂交后代出现茎顶花和叶腋花,则叶腋花植株基因型是A1A2,D正确。•3.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PWS与

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3种,2∶1∶1B.4种,1∶1∶1∶1•C.2种,1∶1D.2种,3∶1纯合子杂合子WW:红色ww:纯白色WSWS:红条白花WPWP:红斑白花W与任一等位基因:

红色WP与WS、w:红斑白花WSw:红条白花•【答案】C•【解析】WPWS与WSw杂交,产生的配子随机组合,共产生四种基因型,分别是WPWS、WPw、WSWS和WSw。根据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它们的表现型分别是红斑白花、红斑白花、红条白花和红条白花,比例为1∶1∶1∶1。因此,WPW

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是红斑白花∶红条白花=1∶1。•4.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表所示(A、a表示相关基因)。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不考虑基因突变),则()•A.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B.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C

.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D.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基因分离定律中从性遗传问题项目AAAaaa男性双眼皮单眼皮单眼皮女性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答案】B•【解析】由表可知,母方的基因型一定为aa,父方的基因型为aa或Aa

。如果父方的基因型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一定为aa,表现型为单眼皮;如果父方的基因型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型为单眼皮,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若为女性表现为双眼皮,若为男性表现为单眼皮。•5.(2017年北京海淀模拟)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紫茉莉种群中控制花色性

状的基因型有3种类型,即RR、Rr、rr,它们对应的花色分别为红色、粉色、白色。让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的说法错误的是()•A.F2的表现型有3种,比例为1∶2∶1•B.F2中红花植株占1/4•C.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D.亲本红花紫茉莉的基因型为RR和Rr基因分离定律中不完全显性问题•【答案】D•【解析】亲本红花紫茉莉和白花紫茉莉的基因型分别为RR、rr,则F1的基因型为Rr;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1RR(红花)∶2Rr(粉花)∶1rr(白花)。•6

.扁豆具有多种外皮性状,是由同一基因位点的多个不同基因控制的。将纯种不同性状的扁豆杂交得到F1,然后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错误的是()基因分离定律中共显性问题杂交组合(亲本)F1表现型及比例F2表现型及比例麻面A×麻面B全部麻面A麻面A∶麻面B=3∶1麻面B×

斑点A(或B)全部麻面B麻面B∶斑点A(或B)=3∶1斑点A×斑点B斑点A、B混合斑点A∶斑点A、B混合∶斑点B=1∶2∶1斑点A(或B)×光面全部斑点A(或B)斑点A(或B)∶光面=3∶1•A.一株扁豆的外皮

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B.光面扁豆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亲本麻面A和斑点B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D.控制斑点A和B的基因是共显性关系•【答案】A•【解析】由结果可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由表格中最后一组杂

交组合中,F1全部为斑点,而F2出现光面性状,说明光面性状为隐性性状,故光面扁豆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麻面B对斑点A(或B)为显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