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PPT
  • 阅读 3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6 页
  • 大小 2.194 M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ppt,共(56)页,2.194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6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最新考纲]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2.减数第二

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

为主要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主要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6.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

来自卵细胞。•[课前导学]•1.减数分裂的概念知识点一减数分裂有性生殖成熟生殖细胞分裂两次一半花药精巢•2.精子形成各时期的主要特点[连一连]•【答案】①-b-Ⅰ②-c-Ⅱ③-a-Ⅲ④-f-Ⅳ•⑤-d-V⑥-e-Ⅵ•细胞分裂方式的判断•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

离是减Ⅰ。•3.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初级精母初级卵母次级精母次级卵母414•[小题通关]•1.思考判断:•(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2)哺乳动物精子形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过程中均存在四分体。()•(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是体细胞的两倍。()•(4)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能产生四种类型的精子。()•(5)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2.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图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

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应是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错误;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D错误。•[课前导学]•1

.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为______(受精卵)的过程。•2.受精作用的实质:精子、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为一个________。•3.过程:精子、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卵细胞的

膜发生生理作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知识点二受精作用合子细胞核•4.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_中的染色体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______(父方),另一半来自________(母方)。•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小题通关]•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D.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A•【解析】受精卵中的核遗

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A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的融合,B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

色体数恢复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C正确;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正确。•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过程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分裂染色体数目2

n→n,减半n→2n→n,不减半DNA数目4n→2n,减半2n→n,减半染色体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有无•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1)数量变化(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性原细胞→初

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性细胞时期间期减Ⅰ减Ⅱ前、中期减Ⅱ后期减Ⅱ末期染色体数目2n2nn2nn核DNA数目2n→4n4n2n2nn•(2)曲线模型•①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造成的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数n→2n→n,没有减半。•②核DNA数量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别减半。•4.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类型•(1)配子形成过程中的两种数量关系和解读两种数量关系相关解读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

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①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或基因)互补配对;②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2个精子中染色体(或基因)组成相同;③由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或基因)组成互补配对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1个卵细胞+3个极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或基因)与由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相同,与另外2个极体的染色体(或基因)互补配对•(2)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或个体)产生配子的情

况(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项目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1个精原细胞2n种2种1个次级精母细胞1种1种1个雄性个体2n种2n种1个卵原细胞2n种1种1个次级卵母细胞1种1种1个雌性个体2n种2n种•(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或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情况项目可能

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一个精原细胞4种2种(YR、yr或Yr、yR)一个雄性个体4种4种(YR、yr、Yr、yR)一个卵原细胞4种1种(YR或yr或Yr或yR)一个雌性个体4种4种(YR、yr、Yr、yR)•(4)异常细胞的产生及原因判断•①有丝

分裂异常•②减Ⅰ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③减Ⅱ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根据染色体交叉互换示意图回答问题:•(1)交叉互换发生在哪一时期,是在哪些染色体之间发生?•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2)交叉互换属于哪种变异类型?•提示:基因重组。•(3)一个染色体组成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提示:AB、ab、Ab、aB四种类型的精子。•1.(2017年福建福州模拟)下图为某一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分裂方

式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分析•A.①②③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别有4、2、2、2对•B.②所处的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可能形成4种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C.①细胞在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一般不用该生物的性腺作

为观察分裂的实验材料•【答案】D•【解析】④中没有同源染色体;②中进行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细胞板;雌性哺乳动物卵巢中同一时期进行减数分裂的卵原细胞很少,并且它的分裂是不连续的,不适合用于观察减数分裂。

•2.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减数分裂中核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A.CD与FG对

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

线判断,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CD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FG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有两个染色体组,后者也有两个染色体组;D点时刻为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只含有Y染色体,也可能只含有X染色体;EF是因为着丝点断裂

,每条染色体的DNA减半;BD为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减数分裂过程中曲线图和柱状图的提醒•(1)在柱状图和曲线图中“0”的含义不同•①强调“0”不是表示图中原点,而是表示染色单体数量为“0”。•②在柱状图中,只要染色单体数不为“0”,染

色单体数一定和核DNA分子数相等,而且都为染色体数的2倍。•③在柱状图和曲线图中,只有染色单体才会出现“0”。•(2)正确理解坐标曲线图中的“斜线”的含义•①若不存在斜线,则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②若有斜线,则为染色单体或核DNA分子数的变化。•1.减

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分裂的细胞原始生殖细胞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两次一次同源染色体的行为①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

,不分离,无交叉互换现象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自由组合不出现自由组合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变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2个体细胞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相同点①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②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丝,都有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现过程;③都有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联系

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的自身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2.“三结合法”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结合不同分裂时期特点和模型进行判断•3.分析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问题•(1)遗传规律的细胞学本质•(2)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来源•①基因突变:任何方式的

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受生物体内或体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都可导致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差错,从而发生基因突变。•(3)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时期变化特点变异的来源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基因突变减Ⅰ前的间期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重组•1.(2017年河南豫南九校质检)对下列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形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②③属于有丝分裂图像,①属于减数分裂图像•B.若图②为某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则该细胞可产生4种配子考查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图像•C.图④代表细

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则图③位于图④的BC段•D.若图①所示的细胞是某细胞X通过分裂形成的,则X内曾出现过3个四分体•【答案】D•【解析】图中①③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是细胞减数分裂图像,②内有同源

染色体,是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两两相同的2种配子;图③无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为1,位于图④的DE段;根据图①可以推断出体细胞内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3个四分体。•2.下

图Ⅰ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图Ⅱ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分析•A.图Ⅰ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②④⑤4个时期•B.图Ⅰ中只有③⑥⑦时期的染色体

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C.图Ⅱ中ab段细胞的染色体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仅bc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图Ⅱ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1∶1•【答案】D•【解析】图Ⅰ中,m为有丝分裂,n为减数分裂。其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②⑥两个时期;⑥为减数第

二次分裂时期,其中前期、中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不等。图Ⅱ中ae段为减数分裂,e为受精作用,eh段为有丝分裂。ab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be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此段细胞中染色

体数目∶核DNA数目=1∶1。•“三看法”判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数目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实验理论]•1.实验原理•(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

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实验步骤•(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压片。•(2)显微观察•[诊断小练]•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

固定装片后,推测每个细胞()•A.分裂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C.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会分离•D.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答案】D•【解析】蝗虫精巢中的细胞有的进行减数分裂,有的进行有丝分裂。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

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次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不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

数第一次分裂时,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有丝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其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细胞相同,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其产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条性染色体:X

或Y,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精细胞中含有1条性染色体,D正确。•2.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

可能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答案】D•【解析】蝗虫的卵母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可用来做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桃花的雄蕊数目要大于雌蕊数目,因此观察

减数分裂时选择雄蕊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洋葱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