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18(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4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80.500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18(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18(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18(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18(含答案解析)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18(含答案解析)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一轮生物复习创新版限时规范训练:18(含答案解析).doc,共(9)页,28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5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2017·安徽蚌埠期末)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

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B解析除了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

A,其余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所以说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2.(2017·湖北襄阳一调)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B.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

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A正确;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提出了存在转化因子,但转化因子是什么并不知道,B错误;孟德尔提出的是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没有发现基因,C错误;噬菌体侵染

大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3.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R型菌无毒性。如图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

法错误的是()A.C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A、D两组C.E组实验表明,加S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型菌D.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C组没有处理,肺炎双球菌无荚膜,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A正确

;含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是A、B、D三组,煮沸处理能使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失去毒性,所以只有A、D两组能导致小鼠死亡,B正确;E组加S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型菌,C正确;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

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D错误。4.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A.该实验能够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B.该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C.第1、2、

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D.第3组与第4组进行对照可说明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正常R型菌转化成S型菌答案B解析该实验只能证明S型菌体内存在某种物质(即转化因子)能使正常R型菌转化成S型菌,但不能确定该转化因子究竟是何种物质。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向培养有R型细菌

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3和4B.1、3和4C.2、3和4D.1、2、3和4答案D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活细

菌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活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D.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

性答案A解析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细菌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A正确;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致实验失败,B错误;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错误;标记元素的不同,则放射性

部位不同,在试管中检测到放射性的位置不同,D错误。7.(2018·福建宁德模拟)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B.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D.实验思路都

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A错误;这两个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存在两个实验组的相互对照,C错误;

这两个实验的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D正确。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8.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带标记元素为()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B.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答案A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15N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让带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以自身

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找到15N和32P,而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15N和35S,A正确。9.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未裂解)离心,以上4个实验中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位置依次是()A.沉淀

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答案D解析在该实验中,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细菌,上清液的主要成分为噬菌体外壳。①③都直接对细菌进行了标记,放射性主要

出现在沉淀物中;②用32P标记噬菌体,只能标记噬菌体的DNA,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DNA会进入细菌体内,放射性也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④用15N标记噬菌体,可以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在该实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验中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细菌体内,而DNA可以进入细菌体内,故放射性会出现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10.(2018·浙江嘉兴高三测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属于操作失误D.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答案B解析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

由噬菌体自身提供,A错误;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③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是由于部分噬菌体的DNA可能没有侵入,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C错

误;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不含放射性32P,D错误。二、非选择题11.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是________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

k.com(2)该实验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_的化学成分。(3)在对R型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_________。(4)依据上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_______

_______的假设。(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__________,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他们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艾弗里及其同事(2)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转化因子”(3)分离并提纯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4)DNA是遗传物质(5)分解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6)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解析(1)由实验图解可看出,这是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R型菌和S型菌的D

NA,是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2)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而设计的。(3)该实验是将S型菌打碎,分离并提纯其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后分别加入到R型菌培养基中。(5)为了验证所作假设,又将能够水解DNA的DNA酶与

S型菌DNA混合后加入到培养基中,结果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6)要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还需将这些物质分别加入培养基中,看结果是否只长R型菌。12.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

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________(填“能大量”

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七彩小篱匠文库www.9cxk.com时添加35S标记的(NH4)352S

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________(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

2)几乎不能几乎不能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3)沉淀物上清液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3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

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4)核酸核苷酸和氨基酸(原料)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解析(1)由图可知,本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2

)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所以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因此,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几乎都不能检测到32P。(3)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少量朊病毒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4)朊

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