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ppt,共(47)页,1.753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5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最新考纲]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2.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元素的种类和含量•(1)不同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2)相同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含量差别较大。•2
.元素的含量之最•(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3.化合物含量之最•(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2)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4.不同状态的细胞中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大小比较•(1)细胞鲜重时元素含量O>C>H>
N。•(2)细胞干重时元素含量C>O>N>H。•5.3种有机化合物含量在细胞中的比例:蛋白质>脂质>糖类。•6.水在细胞中的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7.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
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组成细胞的元素知识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前导学]环境化合物C、H、O、N、P、S、K、Ca、MgFe、Mn、Zn、Cu、B、MoCC、H、O、N•(1)微量元素••(2)大量元素:洋人探亲,单留盖美
家,即O(洋)、P(人)、C(探)、H(亲)、N(单)、S(留)、Ca(盖)、Mg(美)、K(家)。鲜重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________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
_____不含N的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含有N,有的还含S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含有N,同时含有P的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水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蛋白质核酸、磷脂、ATP•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不统一性差异性•思考判断:•(1)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2)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3)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4)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和N。()•(5)生物界和非生物界
在元素组成的种类和含量上都相同。()•(6)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7)沙漠植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答案】(1)√(2)×(3)×(4)√(5)×(6)×(7)√[小题通关]•1.细胞中的水•(1)存在形
式:________和________。•(2)功能知识点二细胞中的无机物自由水[课前导学]结合水化学反应液体环境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旺盛差降低强•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离子主动复杂化合物生命活动•1.水在生物体内是良好的溶剂,是各
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人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产生口渴的感觉•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水参加反应,同时又生成了水。渴觉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植物体内代谢越旺盛,自由水比例越高。[小题通关]•2.(2017年山东泰安月考)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无机盐全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合成DNA、ATP、脂肪等物质时,均需磷酸盐作原料•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脂
肪仅含C、H、O三种元素,不含有P;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1.细胞中元素的种类和功能•(1)细胞中元素的分类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元素的生理功能•①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K+可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微量元素B能促进花
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等。•②组成细胞的化合物•2.几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ATP叶绿素血红蛋白脂肪、固醇磷脂组成元素C、H、OC、H、OC、H、O、N、PC、H、O、N(P、S等)C、H、O、N、PC、HO、
N、PC、H、O、N、MgC、H、O、N、Fe•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3个误区•(1)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与鲜重•①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②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2)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对于维护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误以为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而不
是C;组成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1.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作用•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甲、乙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
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甲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C.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无关•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乙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答案】C•【解析】正常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O,其次是C,再者是H。因此甲、乙分别为H2O和蛋白质,a、b、c分别为O、C、H。H2O和蛋白质共有元素为H、O
,而O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细胞脱水后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因此在脱水的细胞中甲为蛋白质,蛋白质是以碳链为骨架建立的大分子物质,其中C含量最多;正常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这与细胞中水的含量有关;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2.(2017年四川成都
期末)如图为人体内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遇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则②最可能是脂肪•C.若③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则③是DNA和RNA•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C考查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特征元素的判断•【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据图可知,②④最可能为糖类和脂肪,遇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的是脂肪,糖原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中合成,B、D正确;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H、O、N,①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其单体——氨基酸,A正确;③可
能是核酸、磷脂或ATP,但若是人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则只能是DNA,C错误。•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及应用•(1)根据特征元素推测化合物的种类•(2)从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代谢产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C、H、O,故
其代谢终产物都有CO2和H2O;蛋白质中还有N,其代谢产物中还含有尿素。•(3)从化合物中的元素含量分析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多少:脂肪的含氢量多于糖类,因此等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O2量多于糖类,释放的能量也多于糖类。•1.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产
生和利用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2.细胞中无机盐的功能•(1)组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1)下图中进行①②⑤的场所分别是什么?•提示:线粒体内膜、核糖体、类囊体薄膜。•(2)Na+、K+与渗透压的关系是什么?•提示:Na+主要维持细胞外
液的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2017年湖南岳阳联考)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①自由水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自由水是组成细胞的成分之一•④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细
胞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基本相同•A.①④⑤B.①②④C.⑤⑥D.③⑥•【答案】C考查水与细胞代谢的关系•【解析】自由水在生物体内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也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体外,①正确;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或必
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②正确;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的成分之一,③错误;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④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高,细胞的新陈代谢越强,⑤错误;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不相同,⑥错误。•2.(2017年四川遂宁检测)设计实验探究X是否属于植物生长
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与实验后(有X)之间的自身对照。两次对照中属于实验组的依次是()以实例或实验形式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2.(2017年四川遂宁检测)设计实验探究X
是否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与实验后(有X)之间的自身对照。两次对照中属于实验组的依次是()•A.甲组、乙组实验前•B.甲组、乙组实
验后•C.乙组、乙组实验前•D.乙组、乙组实验后•【答案】D以实例或实验形式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解析】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①设置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③平行重复原则。所谓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空白对照实验中,人工处理的为实验组;在自身对照中,实验后处理的
为实验组,故两次对照中属于实验组的依次是乙组、乙组实验后。•验证某无机盐是否必需的实验•(1)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正常生长•(2)实验组:•实验原理及步骤: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理论]•斐林试剂与双
缩脲试剂的比较:[方法透析]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试剂浓度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使用方法甲
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加B液使用条件加热(水浴50℃~65℃)不加热,摇匀即可实验现象浅蓝色→棕色→砖红色紫色•鉴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几个易错点•(1)实验材料的选择•①可溶性
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②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花生种子。新鲜的花生种子,可不必浸泡,干种子浸泡3~4h最适宜切片(浸泡时间太短,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2)斐林试剂
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一般为现配现用。•(3)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
冲出试管,造成烫伤。•(4)在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若用鸡蛋清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沾住试管,不易洗刷。•(5)注意两个“唯一”•①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②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该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
酒精溶液的作用——洗去浮色。•(6)注意两个易写错字•①“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非”。•②双缩脲试剂中的“脲”不可错写成“尿”。•1.下列关于实验鉴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鉴定还
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
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答案】B[诊断小练]•【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要混合后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则先用A液,摇匀后再加B液,不能混合,而且所用CuSO4溶液浓度不同;脂肪的鉴定用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红
色),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内是否有显色颗粒。•2.(2017年湖北枣阳月考)下列四项是对有关混合液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反应后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答案】B选项有关物质所用试剂颜色反应A淀粉与足量淀粉酶
混合液碘液蓝色B蛋白质与足量蛋白酶混合液双缩脲试剂紫色C蔗糖与足量淀粉酶混合液斐林试剂砖红色D脂肪与足量脂肪酶混合液苏丹Ⅳ染液橘黄色•【解析】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因此混合液遇碘液后不变蓝色;由于蛋白酶的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混合液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淀粉酶不能分解蔗糖,因此混合液遇斐林试剂后无颜色反应;脂肪酶将脂肪分解,因此混合液遇苏丹Ⅳ染液后无颜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