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生物全程训练计划·课练8 细胞的增殖含答案.doc,共(15)页,316.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5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练8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1.(2017·湖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以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C.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D.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2.(2017·兰州一中月考)(基础题)如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只发生在蛙的红细胞中B.在②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在数目上表现出平行关系C.②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③过程中具有2个细胞周期
,精原细胞以②或③的方式增殖3.(2016·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
易复制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4.(2017·株洲一模)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B.着
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5.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②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合成③缺少ASUR
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④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6.(2017·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
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中期
20和10、后期40和107.(2017·黄冈质检)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图像,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
例都为1∶2∶2C.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8.(2017·乌鲁木齐期末)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③时期
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9.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
(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A.12个bB.6个a,6个b
C6个b,6个c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10.(2017·烟台质检)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
CNA的基因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11.(2017·长沙模拟)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
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2)细胞是独立分裂
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区细胞,③和④
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会”或“不”)发生改变。(5)若下图E、F、G、H表示该个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
、b、c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12.(2017·皖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顺序已经打乱。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动物细胞有
丝分裂的正确细胞分裂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对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区别最为显著的时期是________。(3)图中细胞⑥或⑧内染色单体数及染色体数分别为________。(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其体内细胞_______
_(填“能”或“不能”)出现增殖现象。(5)请在坐标系中绘出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练高考——找规律1.(2015·课标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
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2014·江苏单科)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
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3.(2014·海南单科)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蚕豆叶肉细胞B.洋
葱鳞片叶表皮细胞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4.(2014·课标全国卷Ⅰ)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模拟——明趋向5.(2017·山东淄搏一模)右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根尖细胞示意图,该细胞()A.含有2个染色体组B.处于减数
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一定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D.其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6.(2017·山东潍坊期末)基因型为AaBb的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能与内质网相连B.正常情况下有
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为A、a、B、bC.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aB,则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基因型都与该卵细胞不同D.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7.(2017·辽宁东北育才中学二模)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8.(2017·河北冀州中学二模)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
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实验人员操作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甲根尖1~3mm处-+++乙根尖1~3mm处+-++丙根尖5~7mm处++++则甲、乙
、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
分散染色体清楚9.(2017·朝阳二模)(亮点题)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这种特异性siRNA内一定含有
氢键C.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D.此种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10.(2017·兰州一中月考)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表示某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含量,图丙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a~b段的细胞处于图丙中的f~g段B.具有图乙所示物质相对含量特点的细胞,仅处于图甲中的a→b段C.图乙中c、d、e依次代表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D.图甲中b→a段和图丙中的O~f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11.图甲表示
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
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_______期。(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两个
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期细胞。(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G1SG2M时长(h)3.47.92.21.815.3预计加
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12.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__。(2)图乙为细胞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2
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_______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5)请根据图甲画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并绘出图乙上一个时期的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课练8细胞的增殖1.解析: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特有的分
裂方式,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主要是二分裂,A项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主要是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均相同,B项正确;细胞核中DNA含量相对稳定,从而对细胞代谢进行调控,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C项正确;由于
间期所占时间较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故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需要移动装片观察更多的细胞,D项正确。答案:A2.解析:①是无丝分裂过程,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但
无丝分裂不只发生在蛙的红细胞中,A错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但DNA分子数目不变,故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目并不完全表现出平行关系,B错误;②是有丝分裂过程,有丝
分裂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正确;③是减数分裂过程,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答案:C3.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是由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项错误;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
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B项错误;细胞周期中核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核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而分裂期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染色体后,DNA不易解旋进行DNA的复制,C项正确;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故染色质存在的时间比染色体的长,D项错误。答案:
C4.解析: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所处时期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因此,该细胞还可能发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中期),但不能发生着丝点分裂;DNA聚合酶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发挥作用,因此,细
胞中不会出现DNA聚合酶较为活跃的现象;有丝分裂中不会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答案:C5.解析:由题意知,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时期在分裂间期,①、②正确;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
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离有关,③、④正确。答案:D6.解析:用32P标记后染色体的DNA双链都含有32P。由DNA的半保留复制可知,第一次分裂完成后染色体DNA的双链中仅有一条单链有32P标记。第二次分
裂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其中仅有一个DNA分子的一条单链有32P标记,即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2P,综上可知,第二次分裂中期有20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有32P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含有40条染
色体,其中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标记。答案:A7.解析: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膜向内凹陷,说明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甲、丙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均为1∶2∶2;甲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前期,此时中心体正在向细胞两极移动,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答案:C8.解析:图①随着核DNA完成复制,染色体也完成复制,A错误;细胞板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
结构,题中细胞为动物细胞,B错误;①→②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C正确;染色单体相互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不变,图③表示的时期为末期或DNA复制之前的间期,D错误。答案
:C9.解析:在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即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不能
确定,所以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有的染色体无放射性,但二者之和肯定为12。答案:D10.解析: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
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可能辅助DNA复制,所以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每个细胞都含有PCNA的基因,只有增殖细胞中PCNA基因才进行表达;PCNA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P
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PCNA只有在S期含量最高,所以检测PCNA的含量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答案:B11.解析:(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应选择分生区细胞,这些细胞呈正方形。根据细
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及位置特点,图乙中细胞A、B、C、D分别代表中期、前期、末期和后期。(2)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处理根尖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分裂过程。(3)赤道板仅表示细胞中的一个位置,故显微镜下看不到赤道板。(4)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
浓度高时才能发生质壁分离。③细胞生长和④细胞分化过程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但在④过程中遗传物质会选择性表达。(5)a在E和H时期的比值为1∶4,故a应表示细胞数,d仅在部分时期出现,故d应为染色单体,b与c的比值有1∶1和2∶1两种
,说明b、c分别表示DNA和染色体。答案:(1)bB→A→D→C线粒体(2)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4)d不(5)细胞DNA分子染色体12.解析:(1)植物
细胞模型呈方形,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模型一般认为呈球形,再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可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⑩④③⑥⑦。(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前期的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3)图中细胞⑥或⑧处于有丝分裂后
期,该时期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为8条。(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体内依然有新细胞的产生,即存在细胞的增殖。(5)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前,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0,DNA复制期间,该比值从1.0逐渐变
成0.5,DNA完成复制至着丝点分裂期间,该比值为0.5,着丝点断裂以后,该比值为1.0。答案:(1)⑩④③⑥⑦(2)前期和末期(3)0、8(4)能(5)如图所示加餐练1.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项错误;端粒酶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所以端粒酶是逆转
录酶,B项错误;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DNA),调节正常细胞生长的功能,C项正确;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项错误。答案:C2
.解析:甲是中心体,其倍增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A项错误;乙是染色体,组成成分主要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B项正确;图示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为减Ⅱ中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项错误;图中分裂时期是减Ⅱ中期,细胞中的核膜已解体,无核孔,D项错误。答案:B3.解析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其他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答案:C4.解析:(1)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先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为便于观察,常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
制中心。答案:(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碱'染色体(2)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5.解析:根据同一种大小、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不区分颜色)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可快速判断此细
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根尖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B项错误;该图中A与a所在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分裂后产生的,所携带的基因本应相同,现在不同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而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故不可能是交叉互换引起。有可能是A突变成a,也可能是a突
变成A,C项错误;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D项正确。答案:D6.解析:细胞分裂末期内质网与核膜相连共同形成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项正确;细胞复制后基因型为AAaaBBbb,有
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A、A分开,a、a分开,B、B分开,b、b分开,B项正确;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aB,则其他三个极体基因型为AaB、b、b,C项错误;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如果是减数分裂
还可发生基因重组,D项正确。答案:C7.解析:图1中的CD段包括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A正确;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时期
染色体与核DNA的量比a时期减少一半,对应图1中的A→B段,C错误;图2中d表示染色体∶DNA=2∶1,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答案:C8.解析:甲没有进行解离,细胞没有分离开而重叠在一起;乙没有进行漂
洗,盐酸会影响碱性染料龙胆紫的染色反应,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丙取材是在根尖5~7mm处,此处已不是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答案:C9.解析:核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中,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
的复制,故其可能需进入细胞核才能发挥作用,A正确;siRNA是一种双链RNA分子,则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B正确;si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从而使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受影响,C正确;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复制,而siRNA可降解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阻碍其
翻译过程,故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D错误。答案:D10.解析:图甲a~b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图丙中f~g段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而图甲a~b的后期、末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图乙代表的细胞中含
有染色单体,具有图乙所示物质相对含量特点的细胞可处于图甲中a→b段及DNA复制之后的间期即b→a段,B错误;图乙中d代表染色体,c或e代表染色单体或核DNA,C错误;图甲中b→a段和图丙中的O→f段都表示分裂间期,因此这两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
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答案:D11.解析:(1)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2)动物细胞由两极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染色单体在间期形成、在
前期出现、在后期消失。(3)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峰值是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第二个峰值是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量。(4)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G2+M+G1=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答案:G1→S→G2→M(2)中心体后前、中(3)
G1G2和MS(4)7.412.解析:据图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确定相应区段对应的时期⇒据图乙图像和图丙数量关系⇒确定相应时期并与甲图区段对应⇒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及数量变化。首先注意图甲的纵坐标是核DNA的数目,根据分裂前
后数目的变化,可以判断这个分裂是有丝分裂。图中的a~c为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是着丝点分裂,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因为2号和6号是复制后的染色
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完全一样。绘曲线图时要注意纵坐标含义及数值(1或2),下降的时期是后期不是末期;绘中期图像时要注意同源染色体及着丝点的位置。答案:(1)a~h(2)有丝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6它们是由同一条染
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4)e~fc~e(5)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