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五) 细胞膜(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78.000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五) 细胞膜(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五) 细胞膜(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五) 细胞膜(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五) 细胞膜(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 Word版含解析.doc,共(7)页,478.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3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检测(五)细胞膜(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一、选择题1.生物膜对保证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最基本的部分是磷脂双分子层B.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膜的功能特点C.唾液淀粉酶分泌过程需要腺细胞内膜结构的相互协调D.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物质

和催化反应等作用解析:选B细胞膜最基本的部分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C正确;膜蛋白中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信息的作用,载体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膜上的蛋白类酶有催化作用,D正确。2.(201

8·湖北十校联考)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D.抗体与异物蛋白结合解析:选DA、B、C选项内容都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D项

中的异物蛋白是物质,其与抗体结合不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有两层,核孔为大分子出入的孔道,不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核内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C.细胞核中的核仁同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D.真核细胞中的mRNA均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经核孔进入细胞质解析:选C核膜有两层,核孔为大分子出入的孔道,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细胞核内可以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但不能进行遗传物质的翻译过程,B错误。细胞核中的核仁同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

成密切相关,C正确。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m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以合成,D错误。4.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膜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载体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解析:选D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并不是镶嵌在细胞膜内外表面。5.(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实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B.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并紧密接触C

.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D.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解析:选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胞吐)、精卵细胞结合等实例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并没有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6.(2017·全国卷Ⅰ)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

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解析:选B台盼蓝是细胞活性染料,常

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与细胞的存活率,是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细胞活性鉴定染色剂。双缩脲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因为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也就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氨基

酸的含量。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常用的碱性染料为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应现配现用,可溶性还原糖中含有的醛基或酮基具有弱还原性,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与Cu(OH)2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把Cu2+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氧化亚铜)沉淀。7.(2018·株洲二中模拟)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

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只受细胞核控制解析:选D

图中伞藻具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A正确;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B正确;由于细胞核是

甲提供的,所以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受细胞核控制,但是不能证明只受细胞核控制,欲证明某性状只受细胞核控制需进行核移植实验,D错误。8.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

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解析:选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是一种可运载氧气的蛋白质,并非膜蛋白;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并非T淋巴细胞膜的成分;胰岛素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无法与胰高血糖素结合;神经递质可以与骨骼肌细胞膜

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特异性结合,葡萄糖可以借助转运葡萄糖的载体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骨骼肌细胞。9.下列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1表明膜蛋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该方式为主动运输B.图2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C.图3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

化学信息D.三个图能够说明生物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解析:选A图1表示细胞膜通过载体蛋白吸收或释放物质,不消耗能量,该方式为协助扩散。10.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

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解析:选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

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A正确;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利用染色排除法鉴别死细胞

和活细胞时,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使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D错误。11.(2017·西安一模)下面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B.有②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

主动运输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③都有关解析:选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磷脂分子的运动和绝大部分蛋白质的运动;①为糖蛋白,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有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和载体蛋白都

有关。12.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如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C.大分子物

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解析:选C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越多;部分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二、非选择题13.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4)在

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解析:图A、B、C均属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

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图B表示相邻两细胞间直接通过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图C表示细胞间形成通道,细胞中的信号分子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答案:(1)血液受体(2)细胞膜接

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胞间连丝(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4.伞藻是单细胞绿藻,其高度可达10cm。生物学上常用它来研究细胞的有关功能。下面是伞藻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嫁接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研

究过程中已经做了伞藻的伞柄与假根的嫁接实验,还有必要再做核移植实验吗?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推测并简述伞藻细胞质在伞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伞藻作为研

究细胞有关功能的实验材料的优点是(要求写两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嫁接实验表明伞帽的形态可能决定于细胞核。(2)伞藻嫁接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来自细胞核,也可能来自细胞质,故伞藻伞柄和假根嫁接后需要进行核移植实验以确定生物性

状取决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3)伞藻细胞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多种化学反应在细胞质中发生,且细胞质为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4)伞藻是大型单细胞生物,其伞帽形状差异较大,容易区别,且伞藻嫁接实验容易操作。答案:(1)伞帽形态可能由细胞核决

定(或伞帽形态与细胞核有关)(2)有必要嫁接后的细胞中,有部分细胞质来自伞柄,部分细胞质来自假根,并不能肯定伞帽形态是否由细胞核决定(3)构建伞帽的各种物质是在细胞质中通过多种代谢途径产生的(4)①大型单细胞生物②伞帽

形态差异明显③不同伞藻间容易嫁接(任写两种,合理即可)15.(2018·北京丰台检测)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a.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b.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c.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上图中的曲线

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有人认为: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是影响了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与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从实验的过程看,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

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可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系列温度相互对照。因变量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可通过测量这些溶液中的花青素的吸光度作为检测指标。分析修订实验方案时,首先应看有没有对照,对照设置是否合理,是否

遵循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2)从坐标图看,10~50℃时,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低且相同。50℃之后,膜的通透性增大,花青素透出细胞,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增大。(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的处理对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的影响,根据所

给物质A的作用和前面的实验方案,分析可得出结论。答案:(1)等量将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2)受50℃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3)实验步骤:①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

,编号,一组加入A物质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②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③测量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如果两组溶液的吸光度相同或

相近,说明上述观点不正确②如果实验组的吸光度大于对照组,说明上述观点正确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