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生物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含答案.doc,共(23)页,198.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3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周测(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夯基提能卷(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2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B.用闭花
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B.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C.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3.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等位基因间是完全显隐性关系),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
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4.白斑银狐是银狐的一个突变种,用白斑银狐的皮毛制成的大衣可谓“千金裘”。白斑银狐与银狐的杂交后代中,总是白斑银狐和银狐各占一半,正反交结果相同。为培育白斑银狐的纯系,将白斑银狐互交,其F1总有两种表现型,且白斑银狐与银狐的比例总为2∶1,而两种表现型中雌雄的比例均为1∶1。下列相关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B.在该皮毛性状的遗传中,白斑银狐对银狐为显性C.所有的白斑银狐均为杂合体,所有的银狐均为纯合体D.利用正常的杂交育种方法,不可能获得白斑银狐的纯系5.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
纯合品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品系②~⑥均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纯合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品系①②果皮③节长④胚乳味道⑤高度⑥胚乳颜色性状显性白色短节甜aa矮茎白色gg纯合子ppbbdd所在染色体Ⅰ、Ⅳ、ⅥⅠⅠⅣⅥⅥ
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不能选择②和③作亲本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⑤和⑥作亲本进行杂交C.如果玉米Ⅰ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Ⅳ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重组D.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
,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6.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不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B.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X、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与性别决定无关7.如图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该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该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
该雄果蝇的显性基因分别位于()A.Ⅰ;ⅠB.Ⅱ-2;ⅠC.Ⅱ-1或Ⅰ;ⅠD.Ⅱ-1;Ⅱ-18.如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
4个染色体组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C.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16D.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9.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亲代表现型子代表
现型及株数父本母本雌株雄株1阔叶阔叶阔叶234阔叶119、窄叶1222窄叶阔叶阔叶83、窄叶78阔叶79、窄叶803阔叶窄叶阔叶131窄叶127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B.根据第l组和第
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3∶1D.用第l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10.某致病基因m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与正常基因M中的某一特定序列
经限制酶PstⅠ切割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所示,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族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酶PstⅠ也能识别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切割磷酸二酯键B.图2中Ⅱ4和
Ⅱ6在进行基因诊断时都会出现99bp、43bp和142bp三种片段C.图2中所有女性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D.图2中Ⅲ10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下健康儿子的概率为3/4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题15分)11.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
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雌果蝇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___条X染色体。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__条染色体。(2
)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相应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选择纯合截毛雌果蝇与杂合的刚毛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2中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
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子代的类型和比例如下:表现型性别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
1/8①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②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若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12.已
知某二倍体植物(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花色有蓝色和紫色两种,蓝色素能在酶1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紫色素,酶1是由A-a这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中的一种控制合成的,而B-b这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中有一种能控制物质N的合成,该物质N能使酶1失活。现利用甲(开紫花)、乙、丙三种纯合亲本进行杂
交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亲本组合F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紫色9紫色∶7蓝色实验二甲×丙全为紫色3紫色∶1蓝色(1)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是____________,控制物质N合成的
基因是____________。(2)亲本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如亲本组合为乙×丙,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3)表中亲本杂交实验的操作流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让实验一中F2的开紫花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繁殖
,假定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足够多且相等,从理论上分析所统计的F3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创新探究卷(40分)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1.(2016·湖北荆州部分县市统考)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若
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合理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2.(201
7·湖南十三校联考)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基因M、N和E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
为()A.MMNNEEB.MmNNeeC.MmNnEED.MmNnee3.(2017·赤峰市宁城县一模)香豌豆的花色中紫色(A)对红色(a)为显性,花粉粒的长形(B)对圆形(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
上。由于能够发生交叉互换,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配子为AB∶Ab∶aB∶ab=4∶1∶1∶4,此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纯合子占()A.16%B.25%C.34%D.36%4.(2017·浙江嘉兴五校联考)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
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以基因型如右图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A.上升B.不变C.下降D.先升后降5.(2017·北京东城区检测)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
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
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B.有9种基因型C.高产抗病类型占1/4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6.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致病基因的
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1/8C.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为1/4D.如果6号和7号的第一个孩子患该遗传病,那么第二个孩子还患该病的概率为1/47.人类
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8.下列遗传系谱图中,黑色的为患者,白色的为正常人或携带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
的家系是甲、丙、丁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的携带者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25%9.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
概率为1/8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D.丁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10.(2017·邯郸摸底)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抗维生素D佝偻病、哮喘病和猫叫综合征三种遗传病中只有第一种遗传时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
个基因控制的疾病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11.(2017·福建莆田期中考试)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某中学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父本母本子代一班1朵红花1朵红花298朵红花、101朵蓝花二班1朵
蓝花1朵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三班1朵红花1朵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四班1朵红花1朵红花全红花(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班和________班对显隐性
的判断刚好相反。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
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能否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判
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
_______,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________。12.(2017·山东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
现型和数目(只)如下表。请据图回答:灰身棒眼灰身红眼黑身棒眼黑身红眼雌蝇1560500雄蝇70822623(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
的F1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父本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已知没有B或b基因的受精卵是不能发育成新个体的。请你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检测F1中红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
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基因突变。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
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周测(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夯基提能卷1.解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A正确;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来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B正确;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
传现象,C正确;孟德尔在豌豆花蕾期时进行去雄以避免亲本进行自交,D错误。答案:D2.解析: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A项错误;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受精过程不发生,B项错误
;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由于发生基因分离,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纯合子比例逐渐增大,D项正确。答案:D3.解析:基因型为AaBbCc和A
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l/2×1/2=1/8,A错误;后代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B正确;后代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C错误;后代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2×1/2×1/4=1/16,D错误。答案:B4.解析:由于白斑银狐与银狐的杂交后代中,正反交结果相同,且F1的两种表现型中雌、雄比例相同,所以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由于白斑银狐互交,后代出现银狐,所以在该皮毛性状的遗传中,白斑
银狐对银狐为显性,B正确;由于F1中白斑银狐∶银狐=2∶1,说明纯合白斑银狐致死,所以所有的白斑银狐均为杂合体,所有的银狐均为隐性纯合体,C正确;纯合白斑银狐致死,因此无法利用正常的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D正确。答案:A5.解析:若通过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则说明双亲中只要
节的长短性状不同即可,因此选③和其他任一品系作亲本都可以,A错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需要选择有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品系进行杂交,由于品系⑤和⑥决定高度和胚乳颜色的基因都位于Ⅵ号染色体上,因此不能用来作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B错误;因为Ⅰ号染
色体和Ⅳ号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所以如果玉米I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Ⅳ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1,F1基因型为BbDd,F1自交得F2,在双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l/9,D正确。答案:D6.解析:X染色
体和Y染色体为异型同源染色体,形态不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联会,A错误;性染色体普遍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B错误;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定律,C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与性别决定无关,如红绿色盲基因等,D正确。答案:D7.解析:一只表
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该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若子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说明亲代雄性将显性基因(设为A)传递给子代雌性,而未传递给子代雄性,说明显性基因位于亲代雄性的X染色体上,即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Ⅱ-1区段(XaXa×XAY)或Ⅰ区段(XaXa×X
AYa)。若子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说明亲代雄性将显性基因只传递给了子代雄性,则显性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I区段(XaXa×XaYA)。综合分析,C正确。答案:C8.解析:由精原细胞的示意图可知,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基
因型是AaXbY,在有丝分裂后期可以含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正常儿子的概率=不患白化病的概率×色觉正常儿子的概率=3/4×1/4=3/16,C正
确;女儿患病的概率=1-(不患白化病的概率×女儿中色觉正常的概率)=1-3/4×1/2=5/8,D错误。答案:D9.解析:由第1组阔叶植株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若无第1组,仅根
据第2组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正确。由第1组做出显隐性判断,再由第1组和第3组后代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可判定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第2组的子代中阔叶雌株和阔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二者杂交,后代
中雌性个体全为阔叶,雄性个体中阔叶和窄叶各占50%,后代中有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C错误。第1组子代中的阔叶雌株基因型为1/2XBXB、1/2XBXb,窄叶雄株基因型为XbY,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阔叶
和窄叶的比例都是3∶1,所以窄叶植株占1/4,D正确。答案:C10.解析:限制酶只能识别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不能识别RNA上的核苷酸序列,A错误;Ⅱ6为正常男性,细胞中只有M基因,所以其在进行基因诊断时只会出现99bp和43bp两种片段,B错误;图2中
Ⅰ2、Ⅱ4、Ⅱ5、Ⅲ8的基因型均为XMXm,而Ⅲ10的基因型为1/2XMXm、1/2XMXM,故图2中所有女性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C正确;Ⅲ10的基因型为1/2XMXm、1/2XMXM,其含XM的卵细胞的概率为3/4,所以其与正常男性(XMY)婚配,生下健康儿子的概率为3/4×1/2=
3/8,D错误。答案:C11.解析:(1)雄果蝇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时细胞中会出现2条Y染色体,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出
现含4条X染色体的现象。果蝇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和X、Y2条性染色体。(2)纯合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设为XaXa,杂合刚毛雄果蝇基因型为XaYA或XAYa,所以杂交后代F1雌、雄果蝇分别是XaXa、XaYA或者XAXa、XaYa,故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雄果蝇表现为全为刚毛(XaYA)或刚毛∶截毛=1∶1。(3)①分析题表可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亲本基因型为BbX
FY,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为BXF、bY或BY、bXF。②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FY、BbXFXf。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基因型为BBXFXF,比例是1/3×1/2=1/6,杂合子比例为5/6,
故二者之比为1∶5。子代灰身雄蝇(1/3BB、2/3Bb)与黑身雌蝇(bb)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2/3×1/2=1/3。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45(2)全为刚毛或刚毛∶截毛=1∶1(3)①B
XF、bY或BY、bXF②1∶51/312.解析:实验一:由于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蓝色=9∶7,为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色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都是蓝色,则亲本是AAB
B(甲)、aabb(乙),F1是AaBb。实验二:已知甲是AABB,F1为紫色,F2中紫色∶蓝色=3∶1,则F1为AaBB或者AABb,所以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1)根据实验一可以推知,基因型
为A_B_的个体表现型为紫色,由于物质N能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物质N合成的基因为b基因。(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乙(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或者Aabb,表现型都是开蓝色花。(3)杂交实验的操作流程为母本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处理→套
袋→授粉→套袋。(4)实验一中F2的开紫花的植株基因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紫花的概率=1/9+2/9×3/4×2+4/9×9/16=25/36,所以
紫花∶蓝花=25∶11。答案:(1)Ab(2)AAbb或aaBB开蓝色花(3)母本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处理→套袋→授粉→套袋(4)开紫花的植株∶开蓝花的植株=25∶11创新探究卷1.解析: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
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答案:B2.解析:图中甲在基因M控制合成的酶1的催化下生成乙(白色),乙在基因N控制合成的酶2的催化下生成丙(红色),丙在基因E控制合成的酶3的催化下生成丁(紫色),又因为基因
M、N和E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所以3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红色的基因型是M_N_ee,紫色的基因型是M_N_E_,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色。现有一红色籽粒(M
_N_ee)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说明红色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类型,还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子,所以该红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是MmNNee或者MMNnee。答案:B3.解析:由题意“基因型为A
aBb的植株产生配子为AB∶Ab∶aB∶ab=4∶1∶1∶4”可推知,此植株产生的4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10AB、1/10Ab、1/10aB、4/10ab,因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自交所得子代中纯合子所
占的比例为(4/10×4/10)AABB+(1/10×1/10)AAbb+(1/10×1/10)aaBB+(4/10×4/10)aabb=34%,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4.解析:由题意知,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两种:AD、ad,且比例是1∶1,因此自由交配后代的
基因型及比例是AADD(胚胎死亡)∶AaDd∶aadd(胚胎死亡)=1∶2∶1,因此该生物自由交配后,后代成活的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是AaDd,不论交配多少代,基因频率始终是A=a=50%,D=d=50%。答案:B5.解析:有茸毛的基因
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A错误;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高产有茸毛玉米AaD
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4/12=1/3,C错误;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2/12+4/12=1/2,D正确。答案:D6.解析:由遗传系谱可知,“
无中生有”为隐性,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推断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号基因型为XBY,4号基因型为XBXb,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2。答案:C7.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及子女的患病情况
见下表:精子卵细胞正常精子(1/2)异常精子(1/2)正常卵细胞(1/2)正常子女(1/4)21三体综合征子女(1/4)异常卵细胞(1/2)21三体综合征子女(1/4)21四体(胚胎死亡)可见,出生的子女中患病女孩占2/3×l/2=1/3,B正确。答案:B8.解析:据图判断,家系丁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而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A错误;家系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系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正确;家系乙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为后者,则患病男孩的父亲不是该病携带者,C错误;家
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8,D错误。答案:B9.解析:甲图有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该生物自交产生AaBBDD的概率为12×14×1=18;乙图中患者全为男性,且正常双亲生育患病男孩,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丙图夫妇可生育XAXA、XAXa、XAY、XaY四种基因型的孩子,其中男孩12为XAY,12为XaY(患者);丁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但每极有5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哺乳动物有丝分裂后期,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10.解析:人
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A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哮喘病为多基因遗传病,猫叫综合征病因是染色体缺失,B正确;正常人染色体数目为46,21三体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数目为47,C正确;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的疾病,D错误。答案:D11.解析:(1)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新的性状,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一班的会判定红花为显性,蓝花为隐性;二班则相反,蓝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若假说一正确,一班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可能存在如下两种情况:
①A+A×A+A或②A+A×A+a。若假说二正确,一班的亲本组合可以是Aa1×Aa2,无论是假说一还是假说二,F1中都是红花∶蓝花=3∶1,所以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是无法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2)若按照假说一,一班亲代基因型为
①A+A×A+A或者②A+A×A+a,F1中的蓝花基因型为AA或Aa,其自交后代全为蓝花(AA)或者蓝花与红花之比为3∶1(1AA∶2Aa∶1aa),与题干中“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不相符,所以不符合假说一;若按照假说二,一班亲代基因型为Aa1×Aa2,即F1蓝花
的基因型为a1a2,自交后F2为1a1a1,2a1a2,1a2a2,红花和蓝花各占一半,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由假说二可推测二班的亲代基因型为a1a2×a1a2,则二班F1红花的基因型为a1a1,a2a2,自交后F2全部为红花。整个过程的推理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答案:(1)
一二①A+A×A+A②A+A×A+a不能(2)Aa1和Aa2红∶蓝=1∶0(全为红花)12.解析:(1)子代雌蝇中黑身∶灰身=50∶156≈1∶3,雄蝇中黑身∶灰身=(26+23)∶(70+82)≈1∶3,故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子代雌蝇全是棒眼,雄蝇中棒眼∶红眼=(70+26)∶(82+23)≈1∶1,故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2)子代黑身∶灰身≈1∶3,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Aa;子代雌蝇全是棒眼,雄蝇中
棒眼∶红眼≈1∶1,亲本相关基因型为XBXb×XBY,故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3)F1中黑身棒眼雌果蝇为aaXBXb12、aaXBXB12,黑身棒眼雄果蝇为aaXBY,故有2种杂交组合:①aaXBXb×aaXBY,子代为12×
12黑身棒眼雌蝇∶14黑身棒眼雄蝇∶14黑身红眼雄蝇。②aaXBXB×aaXBY,子代为12×12黑身棒眼雌蝇∶12黑身棒眼雄蝇,故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14+14∶18+14∶18=4
∶3∶1。(4)根据题意用假说—演绎法解决,要探究F1中红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父本发生了基因突变还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必须让该F1中红眼雌果蝇与棒眼雄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和比例,作出判断。如果是由于父本基因突变,则该红眼雌
果蝇为XbXb,而棒眼雄蝇为XBY,杂交子代为1XBXb∶1XbY,即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如果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则该红眼雌果蝇为XXb,而棒眼雄蝇为XBY,杂交子代为1XBXb∶1XbY∶1XBX∶1XY(致死),即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
蝇=2∶1。答案:(1)常X(2)AaXBXbAaXBY(3)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4∶3∶1(4)让F1中红眼雌果蝇与正常棒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1∶1(
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1∶1)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2∶1(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