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03 含解析.doc,共(13)页,235.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3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阶段评估检测(三)(第五、六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涉
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实验数据C.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D.两实验都进行了正反交实验获得F1,并自交获得F2【解析】选D。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
根果蝇杂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B正确;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C正确;两实验都设计了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D错误。2.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
B.交叉互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等位基因的片段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两个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同【解析】选
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如果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也可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A错误;交叉互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等位基因的片段,B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两个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同,D错误。3.(2018·陕西师大附中模拟)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
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9/64、1/9B.9/64、1/64C.3/64、1/3D.3/64、1/64【解析】选A。设A、a基因控制番茄红果和黄果,B、b基因控制二室果和多
室果,C、c基因控制长蔓和短蔓。由题意可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BBcc×aabbCC,杂交所得F1为AaBbCc,F2中红果、多室、长蔓基因型为A_bbC_,所占的比例=3/4×1/4×3/4=9/64;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
子为AAbbCC,占全部后代的比例=1/4×1/4×1/4=1/64,因此占A_bbC_的比例为1/64÷9/64=1/9,由此可知,A选项正确。4.某二倍体植物细胞的2号染色体上有基因M和基因R,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三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的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B.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C.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D.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解析】选D。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基因型为MM)中,基因M经过间期复制
后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A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错误;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基因M转录时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基因R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C错误;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D正确。5.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相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A.Dd个体产生的含D的雌配子与含d雄配子数目比为1∶1B.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若
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解析】选C。Dd个体产生的含D的雌配子比含d雄配子数目少,A错误;两对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不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C正确;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XAXa与XAY杂交),D错误。6.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所得F1全是黄粒玉米,F1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子粒
和白色子粒。对F2出现两种颜色不同子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由于F1是杂合子,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B.F1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的后代C.F1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受精作用完成后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
现白色子粒性状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色子粒性状【解析】选D。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所得F1全是黄粒玉米,说明黄粒是显性性状,F1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子粒和白色子粒,即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F
1中黄粒玉米是杂合子,A正确。杂合子的F1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的后代,B正确。F1黄粒玉米含有白粒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受精作用完成后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
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子粒,C正确。一对性状无法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7.(2019·南宁模拟)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
/4【解析】选B。此题运用拆分法求解。Aa×Aa后代有3种表现型,Rr×Rr后代有2种表现型,则AaRr×AaRr后代中应有3×2=6种表现型,但aaR_与aarr均表现为无花瓣,所以实际共有5种表现型。AaRr所占的比例为1/2×1/2÷3/4=1/
3;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ARR(1/4×1/4)+aarr(1/4×1/4)+AArr(1/4×1/4)+aaRR(1/4×1/4)=1/4。8.(2018·沈阳模拟)如图简要表示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A.X酶存在于Rous肉瘤病毒和T2噬菌体中B.X酶可催化RNA分子水解和DNA链的合成C.图中核酸分子水解最多产生5种碱基和5种核苷酸D.图中所示过程所需的模板和原料均来自人体细胞【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X酶能催化RNA逆转录形成D
NA,则该酶是逆转录酶,T2噬菌体是DNA病毒,体内不存在逆转录酶,A错误;据题图分析可知,X酶可以催化三个过程,分别是RNA逆转录形成DNA、RNA链水解产生核糖核苷酸以及DNA复制,B正确;题图中的核酸包括D
NA和RNA,因此其水解最多可以产生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C错误;题图中的X酶来自病毒,D错误。9.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
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2种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D.绘制该种
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解析】选C。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即、ZD、Zd,A错误;蓝色雄鸟的基因型为ZDZD、ZDZd,蓝色雌鸟的基因型为ZDW,因此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不一定都呈现蓝色,
也可能呈现巧克力色(ZdW),B错误;灰红色雌鸟的基因型为W,蓝色雄鸟的基因型为ZDZD、ZDZd,F1中雄鸟均为灰红色,雌鸟均不是灰红色,因此F1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C正确;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1条染色体(39条常染色体+Z+W)上的基因测序,
D错误。10.遗传病的研究备受关注,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如图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因为Ⅱ-3和Ⅱ-4均为患病个体,后代中有正
常个体,可知患病为显性性状,正常为隐性性状,由于Ⅱ-4提供X染色体给Ⅲ-3,而Ⅲ-3不患病,可知Ⅱ-4提供的X染色体上不携带致病基因,为Xa,而Ⅱ-4本身患病,故其Y染色体上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为YA,因此Ⅱ-4的基因型为XaYA,由于人体细胞内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故Ⅱ-4
基因型应如图A所示。11.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3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2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基因中含有氢键720个,其转录的RNA中也可能含有氢键B.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1260个C.该基因可边转录边翻译D.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最多含有100种氨基酸
【解析】选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3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20%,则该基因中含有氢键数=600×20%×3+600×(50%-20%)×2=720个,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包括tRNA、rRNA、mRNA,其中tRNA分子中含有少量的氢键,A正确;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
耗腺嘌呤数=600×(50%-20%)×23-1=720个,B错误;只有原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细胞核基因不可以,C错误;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最多20种,D错误。12.下列与基因的表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红眼的形成只跟X染色体上的W基因有
关B.翻译过程中,氨基酸结合到tRNA分子具有游离磷酸基团的末端C.从信息的多样性来看,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并未有损失D.以DNA为模板合成的产物可能有催化或在细胞内转运其他分子的功能【解析】选D。果蝇红眼的
形成可能跟X染色体上的W基因和其他基因有关,A错误;翻译过程中,氨基酸没有结合到tRNA分子具有游离磷酸基团的末端,氨基酸连接在-OH上,B错误;从信息的多样性来看,基因在进行转录时,需要剪切非编码区和内含子碱基序列,即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有损失,C错误;以DNA为
模板合成的产物如RNA,可能有催化或运转功能,D正确。13.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甲~丁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合成结束后进入内质网加工B.乙与丙的碱基组成相同C.在HIV感染情况下,丙可以发生逆转录,形成甲D.丙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大大提高某条多肽链的合
成速率【解析】选B。据图可知,甲为DNA,乙、丙为mRNA,丁为多肽链。附着型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加工场所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游离型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加工场所为细胞质,图中丁合成的场所为游离型核糖体,不需要内质网加工,其加工场所为细胞质,A错误;乙和丙都是
RNA,碱基组成为A、G、C、U,B正确;正常人体不存在逆转录酶,不发生逆转录,丙在正常人体内不能逆转录形成甲,C错误;丙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而一条多肽链的合成速率不受影响,D错误。14.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是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进
行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解析】选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是将DNA注入细菌
细胞内,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提供的原料来合成噬菌体的DNA及蛋白质,B正确;为确认是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看能否产生同样的噬菌体后代,C正确;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用32P标记噬菌体
双链DNA,让其连续复制n次后,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D正确。15.(2018·安庆模拟)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NA复制和转录的
场所在细胞核中B.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RNA杂交区段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解析】选D。真核细胞内,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中,少数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8种核苷酸,因为DNA中可存在4种脱氧核苷酸,RNA中可存在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正常基因转录时也需要形成DNA-RNA杂交区段,C错误;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G-C碱基对比例较
高有关,因为G-C碱基对之间氢键较A-U或T-A的多,D正确。16.如图为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号个体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2号B.7号个体不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为1/4C.10号个体的产生可能
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有关D.7号与9号婚配生出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8【解析】选C。假设控制色盲遗传的基因为B、b。9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5号、5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1号和2号,A错误;7号个体的母亲4号个体基因型为XB
Xb,因此7号个体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为1/2,B错误;若10号个体的父亲6号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其形成了XBY的生殖细胞,则可能形成XBXbY的10号个体,C正确;7号(XBXB、X
BXb)与9号(XbY)婚配生出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D错误。17.(2019·哈尔滨模拟)如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
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
苷酸形成mRNA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解析】选B。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正确;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但(A+G)/(T+C)的值不变,仍为1,B错误;R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C正确;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D正确。18.(2019·葫芦岛模拟)某蛾类为ZW型性别决定,体细胞中仅具有一对常染色体(C1和C2),某基因只位于该蛾类的W染色体上
,其突变型为显性,此种个体能产生具生殖能力且能发出荧光的子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发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荧光的雄蛾交配,子代中能发出荧光的蛾类占1/4B.该蛾类种群中能发荧光的都是雌蛾,雄蛾不能发荧光C.某雌性蛾类产生的染色体组合为C1Z的配子的概率为1/4D.能发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荧光
的雄蛾交配,后代中雌蛾∶雄蛾=1∶1【解析】选A。根据题意,设该基因用B、b表示,能发荧光的雌蛾(ZWB)与不能发荧光的雄蛾(ZZ)交配,子代中能发出荧光的蛾类(ZWB)占1/2,A错误;该蛾类种群中能发荧光的都是雌蛾(Z
WB),雄蛾(ZZ)不能发荧光,B正确;常染色体(C1和C2)与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雌性蛾类产生的染色体组合为C1Z的配子的概率为1/4,C正确;能发荧光的雌蛾(ZWB)与不能发荧光的雄蛾(ZZ)交配,后代中雌蛾∶雄蛾=1∶1,D正确。19.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
都有甲遗传病和乙遗传病患者,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B.据图可推测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Y染色体遗传C.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Ⅱ5和Ⅱ6婚
配,生出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1/36D.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4%,Ⅱ2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婚配则所生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6【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分析两个家系的两种遗传病,先看甲病:由Ⅰ1和Ⅰ2都无甲病,而他们的女儿患了甲
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同理,推知乙病,由于系谱图中只有患乙病的男孩,所以只能确定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还不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但一定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因为患病男孩的父亲不患病。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
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根据前面对乙病的分析可知,乙病不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B错误;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Ⅱ9的乙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4,由此可推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甲病的致病基因
为a,乙病的致病基因为b。先分析甲病:Ⅰ1、Ⅰ3、Ⅰ2和Ⅰ4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Ⅱ5和Ⅱ6的可能基因型有1/3AA或2/3Aa;他们婚配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再分析乙病:Ⅰ1和Ⅰ3的基因型为XBY,Ⅰ2
和Ⅰ4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Ⅱ6的可能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而Ⅱ5的基因型为XBY,二者婚配,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2×1/4=1/8。综合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分析,Ⅱ5和Ⅱ6婚配,生出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1/9×1/8=1/72,C错误;结
合前面的分析,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4%,则人群中a基因频率=2/10,A基因频率=8/10,所以AA的基因型频率=64/100,Aa的基因型频率=32/100,人群中某正常男性(A_)是携带者的可能性为32/100÷(64/100+32/100)=1/3,由此推算,Ⅱ2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婚配则所
生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1/3=1/6,D正确。20.(2018·郑州模拟)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
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A.24∶8∶3∶1B.25∶5∶5∶1C.15∶5∶3∶1D.9∶3∶3∶1【解析】选A。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
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杂交后代F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1YyR
R、2YyRr)相互授粉,则Y的基因频率为1/2,y的基因频率为1/2,R的基因频率为2/3,r的基因频率为1/3,则yy的基因型频率=1/2×1/2=1/4,Y_的基因型频率=3/4,rr的基因型频率=1/3×1/3=1/9,R_的基因型频率=8/9,因此F2的
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Y_R_∶绿圆yyR_∶黄皱Y_rr∶绿皱yyrr=3/4×8/9∶1/4×8/9∶3/4×1/9∶1/4×1/9=24/36∶8/36∶3/36∶1/36=24∶8∶3∶1。21.如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对叶片
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C.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降解的步骤需要用蛋白酶D.烟草叶片受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接种的病毒进行了逆转录【解析】选B。该实验只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而不能证明其他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RNA,A错误;由图可知,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不能用蛋白酶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降解,因为蛋白酶会分解蛋白质,C错误;烟草叶片受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接种的病毒进行了翻译,而不是逆转录,D错误。22.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
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出现5∶3∶3
∶1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某种基因型(合子)致死现象C.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D.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均为杂合子【解析】选B。设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A、a和B、
b控制,一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出现4种表现型,则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又因为其自交后代及分离比为5∶3∶3∶1,说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理论上其自交后代及分离比为9∶3∶3∶
1,而实际上是5∶3∶3∶1,若拆开分析,则高茎∶矮茎=2∶1,红花∶白花=2∶1,说明后代中不存在AA和BB的个体,进而可以推知,出现5∶3∶3∶1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错误、C正确;综上分析可知,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均为杂合
子,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6分)23.(10分)(2019·榆林模拟)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
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组合A_BbA_bbA_BB或aa__花的颜色粉色红色白色(1)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若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粉花植株进行自交实验。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如图所示,竖线表示染
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②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花植株自交。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a.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红色∶白色=_________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符合第一种类型)。b.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红色∶白色=1∶0∶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c.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红色∶白色=___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花(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②子代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出现的几率是_______。【解析】分析表格: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
,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即粉色的基因型为A_Bb,有2种;红色的基因型为A_bb,有2种;白色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_,有5种。(1)让纯合白花植株(AABB、aaBB、aabb)和纯合红
花植株杂交(AAbb),若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A_Bb,则亲本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2)③a.若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其能形成四种比例相等的配
子(AB、Ab、aB、ab),后代植株花将具有三种花色,粉色(A_Bb)∶红色(A_bb)∶白色(A_BB或aa__)=(3/4×1/2)∶(3/4×1/4)∶(1-3/4×1/2-3/4×1/4)=6∶3∶7。b.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
第二种类型,则亲本将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和ab),这两种配子随机组合产生三种基因型后代,分别是AABB(白色)∶AaBb(粉色)∶aabb(白色)=1∶2∶1,故粉色∶红色∶白色=1∶0∶1。c.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则亲本将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
配子(Ab和aB),这两种配子随机组合产生三种基因型后代,分别是AaBb(粉色)∶AAbb(红色)∶aaBB(白色)=2∶1∶1。(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花(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①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_,共有5种,即
AABB、AaBB、aaBB、aaBb、aabb。②子代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其中杂合子出现的几率是2/3。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2)6∶3∶72∶1∶1(3)52/324
.(12分)(2018·辽宁联考)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
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1)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图中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除了③以外,还有_______(填图中数字),图中⑤运输的氨基酸是_______。(2)c过程中,结
构③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3)若图中①共含5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放在仅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个,全部子代DNA中仅含14N的有_____个。(4)若图中某基因发生了一对碱基替
换,导致c过程翻译出的肽链序列变为: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则该基因转录模板链中发生的碱基变化是_______。【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⑥是DNA,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②是mRNA,b表示转录过程;③是核糖体,④是多肽链,⑤是tRNA,⑦是氨基酸,c表示翻译过程
。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图中②mRNA、③核糖体(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和⑤tRNA中都含有核糖。图中⑤上的反密码子是AAG,其对应的密码子是UUC,因此其运输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2)c是翻译过程,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③核糖体的移
动方向为向右。(3)每个DNA分子中均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则胞嘧啶占30%,即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5000×2×30%=3000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
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3-1)×3000=21000个。由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1个DNA复制3次共形成的8个DNA中2个DNA两条链中N分别为15N和14N,另6个DNA两条链中N分别为14N和14N。(4)图中c链翻译形成的肽链序列应该为甲
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若图中某基因发生了一对碱基替换,导致c过程翻译出的肽链序列变为: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即最后一个氨基酸由苯丙氨酸(UUC)变成酪氨酸(UAC),根据碱
基互补配对原则,该基因转录模板链中发生的碱基变化是A→T。答案:(1)复制翻译②⑤苯丙氨酸(2)向右(3)210006(4)A→T25.(14分)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于是摩尔根用这只白眼
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为红眼。然后他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3/4。回答下列问题:(1)当时摩尔根之所以选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2)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假设1),且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解释,并设计了测交方案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合当时实际分析,
该测交方案应该是让F1中的_______果蝇与_______果蝇交配。(3)根据果蝇X、Y染色体结构特点和摩尔根的实验现象,有人提出控制果蝇该眼色遗传的基因还可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2)。在上述
测交实验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检验两种假设是否成立(可从上述的所有果蝇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杂交方案: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预测结果与结论:如果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1成立;如果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2成立。【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说
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3/4,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子一代基因型为XWXw、XWY,亲本基因型为XW
XW、XwY,子二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WXW(红眼雌性)∶XWXw(红眼雌性)∶XWY(红眼雄性)∶XwY(白眼雄性)=1∶1∶1∶1。(1)果蝇易饲养,繁殖快,且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基因型为
XWXw、XWY,若用测交方案检测基因确实仅在X染色体上,应该选择让F1中的红眼雌果蝇(XWXw)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XwY)杂交。(3)选用测交所得的白眼雌果蝇(XwXw)与群体中的红眼雄果蝇(XWY或XWYW)为
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一代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全是白眼,说明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WY,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即假设1成立;如果子一代雌雄果蝇全是红眼,说明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WYW,控制果蝇白眼的基
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假设2成立。答案:(1)①易饲养,繁殖快(繁殖周期短);②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③具有多对易于区分且能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④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写出两条即可)(2)红眼雌F2中的白眼雄(3)测交所得的白眼雌果
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雄果蝇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全是白眼雌雄果蝇全是红眼26.(10分)某昆虫有白色、黄色、绿色三种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控制体色的等位基因_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①表示B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__和_______过程。(3)两只绿色昆虫杂交,子代出现了3/16的黄色昆虫,这两只绿色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子二代中白色昆虫的性别是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
_。(4)现有一未知基因型的白色雌虫Q,为确定其基因型,应选择体色为_______(填“绿色”“白色”或“黄色”)的雄虫与之杂交。【解析】(1)因为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3)根
据以上分析可知,雌性昆虫基因型为A_XBX_,雄性昆虫基因型为A_XBY,后代出现了黄色的基因型为aaXB_,比例为3/16(1/4×3/4),说明亲本两只绿色昆虫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子一代绿色昆虫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雄性昆
虫基因型为A_XBY,子二代中白色昆虫只能是雄性,基因型为__XbY。(4)根据题意分析,未知基因型的白色雌虫Q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AaXbXb、aaXbXb,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可以让其与黄色雄虫aaXBY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
的体色和性别情况。若子代雌虫体色均为绿色(AaXBXb),说明Q的基因型是AAXbXb;若子代雌虫体色为绿色∶黄色=1∶1(或绿雌∶黄雌∶白雄=1∶1∶2),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若子代雌虫体色均为黄色(或黄雌∶白雄=1∶1),则Q的
基因型是aaXbXb。答案:(1)遵循(2)转录翻译(3)AaXBXb、AaXBY雄性__XbY(4)黄色27.(10分)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其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G蛋白,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机理如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物质
,序号表示生理过程):(1)在_______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G蛋白与GTP(能源物质)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请写出GTP的中文名称:_________。(3)图中所示过程中,均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是
_________。(4)突变的原癌基因在人体中指令合成的蛋白质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突变的原癌基因转入细菌中合成的蛋白质,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原因是_________。(5)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①形成转录激活剂,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⑤是DNA的复制。(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ATP是三磷酸腺苷,则GTP为三
磷酸鸟苷。(3)图中DNA的自我复制过程发生解旋,即⑤。(4)由题干信息可推知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5)从图中可知,癌细胞无限增殖是由于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导致一系列变化引起的,因而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起到
抑制癌细胞产生的作用。答案:(1)适宜(2)三磷酸鸟苷(3)⑤(4)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5)破坏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