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命题猜想: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DOC
  • 阅读 4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4 页
  • 大小 1.055 M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生物命题猜想: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生物命题猜想: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生物命题猜想: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生物命题猜想: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高考生物生物命题猜想: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生物命题猜想: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doc,共(34)页,1.055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2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向解读】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7.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8.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9.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10.细胞的分化(Ⅱ)11.细胞的全能性(Ⅱ)

1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1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中频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及观察、癌细胞、细胞分化低频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凋亡【命题热点突破一】细胞分裂图的辨析例1.(2017年江苏卷,16)假

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

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其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上有基因A或a,B正确;染色体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

但二者形态不同,则②和③为X或Y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学#科网【变式探究】如图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均有同源染色体B.

④细胞分裂结束将形成两个精细胞C.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D.除①和③外都是减数分裂细胞图【答案】D【变式探究】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

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请分析回答:图1图2(1)图1中,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②细胞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2)图1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图1

中与图2CD段对应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DE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中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段为________,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2的___

_____段。【答案】(1)②④⑤精细胞或(第二)极体(2)①②⑤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3)①④⑤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ACCD【命题热点突破二】细胞分裂过程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例2

.(2017年新课标Ⅱ卷,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答案】D【变式探究】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解析】间期DNA复制,但

是染色体数目不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而DNA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学*科网【答案】C【方法技巧】染色体、DNA变化曲线“三看法”(1)看“染色体峰值”。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

为2N的是减数分裂。(2)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3)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变式探究】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B.L~M所示的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GH段和R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发生了核

DNA含量的加倍【答案】C【命题热点突破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综合考查例3.(2016·高考江苏卷)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

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_的细胞。(2)若某细

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6)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

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a(2)次级精母细胞(3)b、d、e(4)a、b(5)b→a;d

→c(6)阻滞第一次卵裂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特别提醒】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间没有先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与此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

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变式探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

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答案】C【命题热点突破四】细胞分裂与变异的综合考查例4、(2016·高考全国甲卷)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解析】选B。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细胞核中的DNA位于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因而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很大贡献,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是未经分化的细胞,而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

由受精卵分化形成的,属于已分化的细胞,只是分化程度不高,仍保留分裂和分化能力,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故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

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方法规律】如何根据配子异常情况推测减数分裂何时发生异常(假设亲代为AaXBY)(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3)若出现AAa或

Aaa或XX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异常。【变式探究】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减数分裂过程中92.8%初级精母细胞不发生交叉互换,则该动物产生的重组类

型配子的比例接近于()A.92.8%B.96.4%C.7.2%D.3.6%【解析】如下图所示,发生交叉互换的每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4个精子,其中两个ab、AB属于重组配子,则(1-92.8%)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属于重组配子,概率为(1-92.8%)×1/2=3.6%。【

答案】D【命题热点突破五】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例5.(2017年江苏卷,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

的稳定D.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答案】B【解析】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A正确;衰老的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普遍降低,B错误;细胞凋亡能够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C正确;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

白减少,培养时无接触抑制特征,D正确。【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

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解析】选B。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细胞核中的DNA位于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因而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

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很大贡献,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是未经分化的细胞,而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由受精卵分化形成的,属于已分化的细胞,只是分化程度不高,仍保留分裂和分化能力,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同一生物的不

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故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学@科网【易错提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1.不变:DNA、基因。

生物体内的细胞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体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2.变:mRNA、蛋白质。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导致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的mRNA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蛋白质存在差异,从而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异。

【变式探究】下图是胚胎干细胞潜能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细胞形态判断,4种细胞中细胞②最可能连续分裂B.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细胞的原因是具有全套遗传物质C.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功能不同的主要差异是特定蛋白不同D.定向诱

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或器官,进行自体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答案】B【特别提醒】1.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部分发生分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细胞;还有一部分保持分裂能力,用于干细胞本身的自我更

新。2.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数目,却导致细胞种类增多。【命题热点突破七】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例7.(2017年江苏卷,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

性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答案】B【变式探究】(2016·高考天津卷)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

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

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解析】选D。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变成球形),此类变化可使用显微镜观察判断,A正确;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追踪物质的转移途径,B正确;依据生物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还必须设置

不含Art的对照组,C正确;因为凋亡蛋白Q饲喂后会在消化道内分解而失去作用,所以研究凋亡蛋白Q的作用时,应该使用注射法,D错误。【特别提醒】1.细胞衰老和凋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都是有利的,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2.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分化过程。3.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并

不总是同步的,在幼年个体中有衰老的细胞,老年个体中有新产生的细胞,但细胞总体衰老会导致个体的衰老。【变式探究】研究发现,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0%以下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可能癌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癌细胞即使在氧供

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由此分析,下列推论合理的是()①缺氧环境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②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要多③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障碍④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与无氧呼

吸有关的酶的活性仍然很高A.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特别提醒】1.原癌基因的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并非只存在于癌细胞中,只不过在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2.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畸

形分化的结果,对机体有害。【高考真题解读】1.(2017年海南卷,2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

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D正确。2.(2017年新课标Ⅱ卷,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答案】D3.(2017年江苏卷,16

)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

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其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上有基因A或a,B正确;染色

体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但二者形态不同,则②和③为X或Y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学@科网4.(2017年江苏卷,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答案】B25.(2017年江苏卷,30)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

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

体观察、计数。(2)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___________。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更好地分散,但

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_____________。(3)图1是_____________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4)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____________进行人

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①基因突变②单体③基因重组④三体【答案】(1)中(2)去除细胞壁(使细胞分离)染色体吸水涨破(3)花粉母同源染

色体联会(4)同源染色体②④【解析】(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能去除根尖、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壁,使组织间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由于根尖、花粉母细胞无细胞壁,则在低浓度的KCl溶

液中,会吸水适度膨胀,使细胞内染色体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无壁的细胞会吸水涨破。(3)图1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应是进行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4)在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同源染色体进行人工配

对,以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故不能确定该品种细胞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观察图1、图2,该品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常,没有出现单体或三体。1.(2016上海卷.4

)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A.出芽生殖B.营养繁殖C.分裂生殖D.有性生殖【答案】B【解析】不定芽属于营养器官,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考点定位】生物的生殖方式。2.(2016海南卷.6)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的

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答案】C【考点定位】细胞周期3.(2016浙江卷.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

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II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D.

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答案】D【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4.(2016北京卷.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

号选项12345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人体细胞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C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易化)扩散D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D【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合

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和核酸;A正确。人体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B正确。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

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C正确。有丝分裂分为两个阶段:有丝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5.(2016江苏卷.14)右图中甲、

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答案】B【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减数分裂6.(2016江苏卷.31)

(9分)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

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它属于图2中类型的细胞。(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

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用图中字母表述)。(6)珍珠贝卵母细胞

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理由是。【答案】(1

)有丝分裂后期a(2)次级精母细胞(3)bde(4)ab(5)b→ad→c(6)阻滞第一次卵裂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个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7.(2016四川卷.11)(14分)油菜物种I(2n=20)与II(2n=18)杂交

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住:I的染色体和II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实验二乙×丙全

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_____

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答案】(1)纺锤体不会(2)分生76【解析】(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故得到的新植株为纯合

子,该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学@科网(2)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该新品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0+9)×2=38,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76条染色体。(3)①由题意知,实验一F1全为黑色,说明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

为隐性性状。②实验二中子二代表现型比例为3︰13,类似于9︰3︰3︰1的比例,说明F1基因型为AaRr,表现为黄色,说明R基因存在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故两实验中亲本的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aarr、

AARR,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只有1/13AARR、1/13aaRR、1/13aarr,故杂合子占10/13。③实验二中,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AARR,原本F1基因型为AaRr,现发现子一代体细胞含有两条染色体含R基因(基因型为Aa

RRr),说明丙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丙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由于该植株基因型为AaRRr,自交可分解两个分离定律的问题来看,即Aa自交和RRr自交,Aa自交会产生3/4A_,1/4aa,RRr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分别为1/3

Rr、1/3R、1/6RR、1/6r,故后代中产黑色种子(A_rr)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6×1/6×3/4=1/48。【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变异8.(2016上海卷.三)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在某有丝分裂野生型酵母(2n)细

胞周期的某一阶段,线粒体会被纺锤体推向细胞两极。40.下列关于该酵母细胞分裂间期亚显微结构的推测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A.酵母细胞是真核生物,所以能观察到核仁B.酵母细胞的分裂间期具有完整的核膜,所以能观察到核孔C.因为是分裂间期,所以一定

能观察到2n条细丝状的染色质D.酵母细胞在分列过程中能形成纺锤体,所以在间期一定能观察到中心体该酵母某突变株的细胞周期进程及核物质的分配与野生型相同,但细胞分裂的结果不同。图15显示该突变株细胞分裂过

程中线粒体分配与细胞质分配之间的关系。41.据图判断,该突变株发生一次细胞分裂后,其中一个子细胞_______________。A.未获得亲代细胞的线粒体B.获得亲代细胞45%左右的线粒体C.未获得亲代细胞的核物质D.获得亲代细胞65%左右的细胞质42.在图15时间轴上0时刻,该突变

株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模式最可能是图16各模式图中的_______________。43.该突变株的细胞周期长度是_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编号回答),结合图及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写出分析过程____

___________。①约25分钟②约40分钟③约45分钟④90分钟以上【答案】40.AB(2分)41.D(2分)42.③43.④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且间期远长于分裂期;图中所示在–20min时,线粒体第一次分向细胞两级,结合题中

信息,线粒体分向两极由纺锤体推动,则在–20min时,细胞已经至少处于分裂期的前期,如图所示分裂期至少为45min;据以上两点,该细胞的细胞周期应该大于90min。【解析】(1)分裂间期染色质为细丝状,没有螺旋变粗,难以看到2n条细丝状的染色质;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具有的细胞结构。(2)该酵

母某突变株的细胞周期进程及核物质的分配与野生型相同,据图可知,获得的子细胞获得亲代细胞65%左右的细胞质。(3)在图15时间轴上0时刻,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应为图③。(4)根据题中信息,线粒体第一次分向细胞两极由纺锤体推动

,纺锤体形成于前期,则在–20min时,细胞已经至少处于分裂期的前期,如图所示分裂期至少为45min;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且间期远长于分裂期;据以上两点,该细胞的细胞周期应该大于90min。学@科网【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丝分裂。1.(2016上海卷.29)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P)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cDNA和P-cDNA)。其中,能与L-cDNA互补

的P-mRNA以及不能与P-cDNA互补的L-mRNA分别含有编码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②胰岛素的mRNA③抗体蛋白的mRNA④血红蛋白的mRNA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均需合成核糖体蛋白,均含有核糖体蛋白的mRNA;浆

细胞可以特异性的产生抗体,L-mRNA含有编码抗体蛋白的mRNA。【考点定位】细胞分化、基因文库2.(2016海南卷.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

解清除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答案】D【考点定位】细胞衰老3.(2016北京卷.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1ZxxkCom2345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人体细

胞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C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易化)扩散D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D【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蛋

白质、脂质和核酸;A正确。人体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B正确。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C正确。有丝分裂分为两个阶段:有丝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4.(2016新课标2卷.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

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5.(2016新课标2卷.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

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

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学&科网【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6.(2016江苏卷.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

的结果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答案】D【考点定位】细胞分化

、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7.(2016天津卷.6)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

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

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癌变细胞凋亡时,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A项正确;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Art,可观察Art出现的位置,从而判断其能否进入细胞,B项正确;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C项正确;凋亡蛋白

Q属于大分子物质,若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凋亡蛋白Q会在鼠的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所以不能确定该蛋白的作用,D项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癌变、细胞凋亡8.(2016四川卷.7)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

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肿瘤干

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C.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答案】C【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凋亡及癌变1.(2015·天津高考)低

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

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解析】A项,该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了纺锤体,与题意不符。B项,由图可以看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仍有同源染色体,与题意相符。C项,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形成的卵细胞应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即4条染色体,而不是3条。D项,三倍体胚胎的体细胞中应含有3个染色体组,而图中只有两个。【答案】B2.(2015·安徽高考)右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每条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答案】B3.(2014·浙江卷,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

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

完整【解析】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的时期是S期(DNA复制期),A项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S期变短,并且S期进行DNA的复制无核糖体的增生,B项错误;组蛋白是指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组

蛋白与DNA结合后形成染色质,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成,故C项正确;M期的前期核膜解体,末期核膜重新出现,故D项错误。学@科网【答案】C4.(2014·江苏卷,12)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解析】甲为中心体,是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

误;乙为染色体,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B正确;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核膜已解体,D错误。【答案】B5.(2013·浙江卷,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

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答案】C6.(2013·江苏卷,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

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

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倍增在分裂间期,且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组数目不变,B错误;纺锤体是在分裂末期消失的,C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D错误

。学@科网【答案】A7.(2013·江苏卷,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

期,消失于分裂后期【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倍增在分裂间期,且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组数

目不变,B错误;纺锤体是在分裂末期消失的,C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D错误。【答案】A8.(2013·海南卷,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

酶的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答案】B9.(2013·山东卷,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

色创造酸性环境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龙胆紫属于碱性染料,盐酸会与龙胆紫发生反应,所

以解离后要充分漂洗才能染色,A项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促进甲基绿与DNA结合,B项错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C项正确;盐酸会破坏细胞膜使细胞死亡,观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需要保持

细胞的活性,不能用盐酸处理,D项错误。【答案】C10.(2015·福建卷,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可可碱浓度(mmol·L-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占比/%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1

)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上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期。(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

,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

: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实验及探究实验设

计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难度适中。(1)实验中将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据图可知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细胞应处于分裂期的中期。(2)据表可知,对照组

中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0.69%,可可碱浓度1mmol/L实验组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0.24%,故较对照组减少。依题意可知:染色体无法移向两极,产生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减少。(3)据表可知,随着可可

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依题意可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可可碱浓度,因变量是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因此,实验设计思路:设置一定浓度梯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进而得出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学@科网【答案】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中(2)减少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降低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1.(2015·江苏高考)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神经细胞

卵细胞白细胞小肠上皮细胞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答案】C2.(2015·海南高考)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

,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解析】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是正常的细胞生命活动,A正确;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B正确;细胞凋亡可出现在个体发育全

过程中,C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答案】C3.(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B.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

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解析】A项,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越难以表达。B项,癌细胞具有易分散转移和无限增殖的特点。C项,正常人体内都有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包括幼儿也是如此,因此,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一定使个体衰老

死亡,但个体衰老一定是由细胞衰老引起的。D项,成年个体内仍然有细胞增殖现象,如造血干细胞终生具有分裂与分化能力,可不断产生血细胞。【答案】B4.(2015·海南高考)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答案】B5.(2014·全国卷Ⅱ)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解析】A项,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不存在细胞周期。B项,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不同,源于基

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因此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项,同一动物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通过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因此所含的基因组相同。D项,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相同。【答案】B6.(2

015·山东高考)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答案】A7.(2015·安徽卷,3)下图是

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的

长短【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根据图示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甲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而不是细胞板上,A错误;乙细胞中的染色体被平均分配

,移向细胞的两极,B正确;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是甲细胞中的2倍,DNA含量相同,C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不可计算细胞周期的长短,只可计算分裂期所用时间在细胞周期中的比例,D错误。学@科网【答案】B8.(2015·海南卷,5)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

误的是()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

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A正确;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B正确;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的阶段,后来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尾才消失,所以细胞凋亡可以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C错误;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

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确。【答案】C9.(2015·江苏卷,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B.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

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答案】B10.(2015·北京卷,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下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

的2倍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答案】C11.(2015·福建卷,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

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可可碱浓度(mmol·L-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占比/%前期和中

期后期和末期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

_______,上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期。(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

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

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盐酸(或盐酸和酒

精)中(2)减少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降低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