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3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21.698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解析).doc,共(12)页,221.698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2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复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在最适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

合作用B.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c点将右移D.限制P点CO2净吸收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光照强度2.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的是乙图的tl,则当温度变

成t2时,c点向左移动B.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物能正常生存的极限温度C.如果乙图的光照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D.从丙

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原理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瓜果保鲜宜在低温、低氧等条件下进行B.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C.皮肤破损较

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4.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A.ATPB.H2O和CO2C.H2OD.[H]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

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可以合成ATP6.下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发生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化合物,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A.乙量的改变对①无影响B.④产生的[H]和ATP可以在①受阻时维持③的进行C.只有①②③过程一定发生在细胞器中D.乙中C的转移途径为乙→C5→C3酸→C3糖→C6H12O67.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

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多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8.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研

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分解B.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使色素带比较直C.画滤液细线时需迅速重复多画几次以增加色素的含量D.滤纸条上相邻且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呈橙黄色和黄色9.下列关于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所有的色素都位于叶绿体中B.叶绿

体中的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会在滤纸条上分离C.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都不能吸收绿光D.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10.下图为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1在黑暗

条件下进行,属于对照组,实验2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属于实验组B.1是水绵细胞,2是培养液,此过程中,水绵一定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性C.利用此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D.1结构内不含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2处的好氧菌含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11.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

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据图做出了如下分析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B.在5~9时,

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和CO2C.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ATP和[H]生成减少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2.将水

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每隔一段时间移动白炽灯增大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产生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适宜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点时限制气泡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光照强度B.a点与c点的干重相比较,a点较c点少C.

a点时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ATPD.若培养液中缺Mg2+,则a点应向右移13.下图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B.在过B点后,再提

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C.在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mg/(m2·h)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14.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B.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

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1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A瓶密封后,应该立即连通B瓶C

.B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的目的是吸收CO2D.实验结束后,在B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检验酒精16.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ATP的重要途径B.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ATP由光反应提供C.无氧时酵母菌产生ATP的主要

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积累量迅速增加17.图1为乳糖酶作用机理,图2是温度对乳糖酶催化效率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是乳糖酶,其最适催化温度是40℃B.B是乳糖酶,其从70℃降温至40℃可恢复最高活性C.C、D均表示葡萄糖,70℃时

乳糖酶的结构被破坏D.C、D分别为葡萄糖和半乳糖,0℃时乳糖酶活性被抑制18.胰腺细胞中某种酶能催化肽键形成,该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在细胞核中形成B.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该酶在核糖体上发挥作用D.该酶

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1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D.可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2

0.将一个土豆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开始时增加土豆片的数量,针筒中气体的产生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

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过氧化氢的含量有限D.光照强度对该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不需要控制光照强度21.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

___________。(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22.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1表示酶A和酶B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

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l所示两种酶中,可能是来自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________。(2)在0~80℃的温度范

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________。如果先将酶A置于80℃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将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B的活性。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B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还是模型B,

采取的实验思路大致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_____,同时不断提高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____。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如果

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B。23.ATP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ATP的合成一般与___________反应相关联,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细胞内ATP的含量________(填“较多

”或“较少”),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科研人员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步骤如下:第一步: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第

二步: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第三步:测算出细菌数量。①荧光素接受_______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②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____

___(填“正比”或“反比”)。③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________________。24.请回答与高等植物细胞呼吸的问题:(1)高等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能

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以葡萄糖的分解为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细胞呼吸

强度对种子及果实的储藏有很大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某温度下,测得密闭容器中新鲜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释放速率表示)随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①该实验中,涉及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写出两点即可)②随着O2浓度的增加,CO2释放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最适合苹果储藏的O2浓度约为6%,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

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高”或“低”)。答案解析1.答案为:C解析:a点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CO2浓度为b时,甲、乙两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由于不知

道两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不能比较总光合作用强度,B错误;c点时,CO2浓度一定,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故甲、乙的CO2饱和点将右移,C正确;因为是最适温度,所以限制P点CO2净吸收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D错误。2.答案为:C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的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总光合作用增强,需要的光照强度也应增大,又由于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增大,所以c点应向右上方移动,A错误;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由于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植物没有积累营养物质,晚上一直消耗营养物质,所以t4温度条件下,植物不能生存,B错误;如果乙图的光照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

大,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C正确;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光质,所以白色的塑料薄膜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最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D错误。3.答案为:D解析:低温、低氧会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瓜果保鲜,A正确;酵

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B正确;较深的伤口里缺少O2,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C

正确;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抑制伤口处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D错误。4.答案为:A解析:有氧呼吸三阶段都产生能量,A正确。5.答案为:C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

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6.答案为:C解析:乙CO2量的改变也会影响其还原过程,进而影响AT

P的形成,影响①光反应进行,A错误;①过程叶绿体中的光反应受阻,[H]和ATP减少,影响暗反应的进行,④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不能为光反应提供[H]和ATP,B错误;④过程中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的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①光反应和③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②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C正确;乙CO2中C的转移途径为乙CO2和C5形成C3酸,再形成C3糖,最后合成了C6H12O6,D错误。7.答案为:B解析:由于题中提出,线段XY=YZ,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量,由呼吸作用方程式可得,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三倍,A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1mol葡萄糖分解可以释放2870kJ的能量,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196.65kJ的能量,虽然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三倍,但

仍然是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C错误;由B项可知,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得多,D错误。8.答案为:C解析:CaCO3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A正确;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减小边缘效应,使色素在滤纸

上扩散均匀,得到的色素带比较直,B正确;画滤液细线时,要等滤液干燥后再继续画细线,C错误;在色素带上,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距离最远,颜色分别为橙黄色和黄色,D正确。9.答案为:D解析:植物体内光合色素都位于叶绿体中,液泡中也含有色素,A错误;由于色

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其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在滤纸条上分离,B错误;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C错误;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D正确。10.答案为:D解析:本实验是对比实验,实验1和实验2都是实验组,A错误;1是水绵细胞内的叶绿体

,不是水绵细胞,2是水绵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是培养液,B错误;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验证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C错误;l是叶绿体,不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好氧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具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D正确。11.答案为:C解析:早

上有光照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C3被还原而减少,C5则增多,傍晚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C3增多,C5则减少,所以m表示C3,n表示C5。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光照而不

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不是光照。综上所述,C正确。12.答案为:A解析: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b点气泡数目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因此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A正确;c点到a

点该过程连续,水绵一直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一直积累,所以a>c,B错误;a点时水绵产生气泡数量为0,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产生ATP的细胞结构除了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还有叶绿体,C错误;如果培养液中缺Mg2+,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为了维持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应该增加光照强度,a点应向左移,D错误。13.答案为:D解析:A点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表现为CO2既无增加也无减少,A正确;B点之后,即使再增加横坐标光照强度,纵坐标也不变化,代表光合量不再增加了,B正确;因为当光照为0时,只有呼吸作用,所以可知呼

吸量为1mg/(m2·h),总光合量等于呼吸量加净光合量,而题上净光合为6mg/(m2·h),所以总光合就是7mg/(m2·h),C正确;在A点时净光合量为0,所以总光合应该是1mg/(m2·h),D错误。14.答案为:D解析:

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促进暗反应还原C3,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A正确;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与横坐标的影响因素无关,B正确;a

b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未达到最高点,主要受横坐标光照强度影响,C正确;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CO2浓度增加,CO2用于暗反应中和C5固定生成C3,因此叶绿体中C5浓度降低,C3浓度增加,D错误。15.答案为:A解

析:该装置设置了无氧条件,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正确;A瓶密封后,锥形瓶内仍有少量氧气,所以不能立即连通B瓶,应该培养一段时间,以便消耗掉瓶中的O2,再连通B瓶,B错误;B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的目的是检测无氧呼吸产

生的CO2,C错误;实验过程中,CO2通过导管进入B瓶,酒精仍在A瓶中,所以实验结束后,在A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检验酒精,D错误。16.答案为:A解析:绿色植物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

和微生物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因此呼吸作用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ATP的重要途径,A正确;叶肉细胞以主动运输形式吸收Mg2+时所需的ATP,由呼吸作用提供;光反应阶段产生ATP用于暗反应阶段,B错误;无氧时酵母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迅速增加,D错误。17.答案为:D解析:A是乳糖,B是乳糖酶,C和D是葡萄糖和半乳糖,A错误;B是乳糖酶,在70℃下,酶失去活性,从70℃降温至40℃不会恢复活性,B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

乳糖,C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0℃时乳糖酶活性被抑制,但是仍具有活性,D正确。18.答案为:B解析:酶是蛋白质或RNA,该酶经过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因此该酶为RNA,在细胞核中形成,A

正确;由A选项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B错误;该酶能催化肽键的形成,而肽键的形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C正确;由A选项可知该酶是RNA,其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19.答案为:B解析:酶具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

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而少数酶是RNA,RNA不能与双缩脲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酶具有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B正确;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强,不适合酶的长期保存,C错误;过氧化氢在高温或加入过氧化氢酶的条件下均可以快速分解,所以,一般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20.答案为:D解析:新鲜土豆片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并产生氧气,A正确;体积和浓度一定的过氧

化氢溶液,开始时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会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反应已经到达反应的平衡点或过氧化氢全部消耗完,C正确;光照强度会改变温度,从而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D错误。21.答案

为:(1)甲(2)甲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乙(4)CO2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有机物的积累较多,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2)甲、

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以及光补偿点都比甲植物低,适合在光照强度相对更弱的环境中生长,林下的光照强度更低,因此更适

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植物。(4)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叶片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间的CO2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光合速率下降。22.答案为:(1)酶B(2)逐渐升高不变酶A在80℃时已失活(3)精氨酸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率变

化能不能解析:(1)酶A的最适温度是40℃,酶B的最适温度是80℃,二者中可能来自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酶B。(2)酶B的最适温度是80℃,在0~8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逐渐升高。酶A在70℃时失活,如果先将酶A置于80℃的温度下,酶A会因温度过高而

失活,即使温度恢复到最适,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故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将不变。(3)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B的活性,图2是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

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在研究实验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能提高,则说明精氨酸通过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该种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

;如果酶促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则说明精氨酸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B。23.答案为:(1)放能较少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3)①ATP②正比③大致

相同且相对稳定解析:(1)ATP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关联,如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合成ATP;ATP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可以通过与ADP相互转化,满足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2)植物叶肉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3)AT

P是直接能源物质,可激活荧光素,ATP含量越多,被激活的荧光素越多,发光越强,即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正比,每个细菌的代谢强度基本相同,所产生的ATP含量也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24.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和热能与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①

苹果的新鲜程度及数量、温度(或实验时间、容器的大小及洁净程度等)②先减慢,后加快,最后趋于稳定该O2浓度时,苹果CO2释放速率相对最小,细胞呼吸强度相对最弱解析:(1)高等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

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能量变化为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和热能。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具体作用是与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2)①由图可知,该实验中氧气浓度是

自变量,其他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都是无关变量,因此无关变量有苹果的新鲜程度及数量、温度、实验时间、容器的大小及洁净程度等。②当氧气浓度小于6%时,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CO2释放速率减慢,当氧气浓度大于6%时,随着氧气浓度增加,CO2释放速

率加快,当氧气浓度大于18%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CO2释放速率趋于稳定。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CO2释放速率相对最小,细胞呼吸强度相对最弱,分解的有机物最少,该氧气浓度最适合苹果储藏。25.答案为:(1)

类囊体膜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3)低解析:(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上的色素主要捕获红光和蓝紫光。(2)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

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由于群体光合速率不变,而群体呼吸速率仍在上升,导致群体净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3)由于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阳生植物,即阴生植物通过

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比阳生植物少,因此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阳生植物低。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