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4 (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11.000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4 (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4 (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4 (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4 (含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4 (含答案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 三轮冲刺 课时练习14 (含答案解析).doc,共(11)页,111.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0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物课时练(十四)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①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②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③若正常分裂细胞内基因A和A正

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④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次级精母细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B【分析】本题以“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详解】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一条Y染色体,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或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末期,因此一定不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

精母细胞,①正确;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细胞的每一极有5条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正确;若正常分裂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可能已完成分裂,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③错误;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的次级精母细胞,④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知道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衡关系

及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熟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同型的X性染色体,雄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X和Y性染色体。在此基础上,围绕“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等知识分析判断各叙述。2、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

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上述细胞分裂图均为球形,且无细胞壁,因此,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可能为动物细胞分裂图像,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处于后期,丙细胞处于中期。由于该生物体细胞不含细胞壁,因此,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故A错误;甲、丙两细胞中,

若论细胞核中均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两个DNA,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比例为1:2:2,乙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比例为1:0:1,因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中含少量DNA,若论细胞内上

述比例均无法确定,故B错误;甲细胞位于前期,中心体在间期已复制完成,故C错误;甲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为前期,乙细胞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后期,丙细胞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中央为中期,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像判断,一看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

,则为减数分裂,若为偶数则可能是有丝分裂,也可能是减数分裂;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可能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若有联会、分离、四分体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

分裂,若无上述行为,则为有丝分裂。3、选用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来观察染色体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较大B.细胞分裂较旺盛C.细胞处于同一分裂期D.细胞数目较多B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根尖

分生组织细胞较小,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因此选用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来观察染色体,A错误,B正确;根尖分生组织的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不一定处于同一分裂期,C错误;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数目较多不是选用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来观察染色体的主要原因,D错误。理解“观

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细胞与外界物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主要取决于细胞的()A.体积B.表面积C.表面积与体积之比D.细胞周期C此题考查的是细

胞大小与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速度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体积小,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体积大,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小,不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

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与外界物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故选:C。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细胞的体积与物质交换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运输效率越低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蛙的红细胞都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导致细胞不能无限长大D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细胞表

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则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B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且是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没有分裂能力,C错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导致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D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体积与物质交换能力的关系、细胞分裂的方式、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等,明确无丝分裂属于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且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6、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

倍发生在乙→甲时期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或乙→甲时期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从图示看出,乙→甲为间期,甲→乙为分裂期,则DNA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甲→乙时期;秋水

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而高尔基体和细胞壁合成有关活动旺盛发生在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中。7、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和蛋白质合成,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间期、所有时期B.前期、间

期C.间期、中期D.后期、间期A连续分裂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胞的体积增大;在有丝分裂的所有时期都会发生基因的表达,即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故选A。8、关于“探

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B.NaOH扩散的速率是因变量C.反应的时间是无关变量D.琼脂快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B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

的体积(代表细胞大小),因变量是物质运输的效率,A正确、B错误;反应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C正确;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D正确。9、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

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A【分析】该题考查高中几个主要实验的材料选择、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等【详解】在制作

果酒的实验中,葡萄汁液不能装满发酵装置,要留出1/3的空间,A错误;在DNA鉴定实验中,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B正确;用苏丹Ⅲ染液可以把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C正确;用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紫色,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清晰地观察到,

D正确,所以选A。【点睛】注意题目中的“果酒”、“装满”10、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实验操作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用溴麝香草酹蓝溶液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B观察DNA和RNA分布用层析液分离出DNA和RNA观察颜色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撕取紫色洋葱的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用pH呈酸性的醋酸洋红染料染色A.AB.BC.CD.DB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用需要对其产物进行检测,检测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或者溴麝香草酹蓝溶

,A正确;要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对组织材料染色观察,不需要提取出来,B错误;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除了有大液泡外,细胞中液泡要有颜色或有其它标志物才容易观察,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符合要求,C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需要对细胞染色,用pH呈酸性的醋酸洋

红液染色,D正确。易错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碱性染料染色,碱性是染料的性质并不是染料染液的酸碱性。11、下列与有丝分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C.与动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

赤道板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D分析: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生长;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中期: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排在赤道板上,赤道板并非细胞结

构,而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该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A错误;有丝分裂和

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细胞增殖方式,B错误;与动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细胞板,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所以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D正

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细胞增殖的方式以及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记牢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分析对比能力。1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粒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A.间期、后期、中期、后期B.间期、后期、间期、后期C.间期、后

期、末期、后期D.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是间期DNA复制后形成的;染色单体是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的,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13、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细胞做材料的是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观察细胞质的流动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⑤DNA的粗提取

与鉴定A.①②⑤B.②③C.③④⑤D.②④B【分析】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观察细胞中的流动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等。【详解】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用盐酸和酒精进行解离,细

胞死亡,①不满足题目要求,A错误;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条件之一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因此实验用的细胞必须为活细胞,②满足题目要求;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必须保证细胞的活性,死细胞不会造成细胞内部的流动,③满足题目要求;B正确;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材料需要充分研磨,破坏了细胞结构,细胞死亡,④不满足题目要求,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细胞破裂,从而能提取出DNA,这些过程都不能保证细胞的正常生活,⑤不满足题目要求,C错误,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叶绿体中色

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条件、实验选材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加倍B.前期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C.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

都排在一个平面上D.末期细胞板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部分C有丝分裂间期结束时,DNA分子数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两组中心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而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才发生分离,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动

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15、下列与教材相关的观察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线粒体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A.以上实验均需使用

高倍镜观察B.均需要进行染色处理C.实验①③均需使用盐酸,但浓度不同D.实验①③均需使用酒精,前者作用为漂洗,后者改变膜的通透性并分开DNA与蛋白质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不需要高倍镜观察,不需要染色,A、B错误;观察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均需使用盐酸,前者是15%,后者是8%,前者需要95%酒精作用是解离,后者不需要酒精,C正确,D错误,所以选C。二、非选择题16、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1)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后期细胞,有染色体4条。(2)乙图表示有丝分裂分裂,图中有同源染色体4对。(3)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称卵细胞和极体。(4)乙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比为8:0:8。(5)甲

、乙、丙三图中DNA之比是2: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从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的能力。甲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着丝点分裂,且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其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据此答题。(1)甲图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等,所以甲细胞内含有染色体4

条。(2)乙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3)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4)乙图细胞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不含染色单体,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所以乙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比为8∶0∶8。(5)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甲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乙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丙细胞中含有

4个DNA分子,所以甲、乙、丙三图中DNA之比是2∶2∶1。17、图1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该细胞在有丝分裂时,母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须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2所示的异常现象,便暂停姐妹

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1)图1中结构①的主要物质组成是磷脂和蛋白质。能为图2中染色体移动提供能量的是图1中的④(填图中编号)。(2)图2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前期,理由是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出现且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纺锤丝出

现。(3)由题意可判断MCC对APC的作用是抑制(填“促进”或“抑制”),原因是如果只有一条染色单体附着在纺锤丝上,则3M2B附着在对侧着丝粒上,并激活MCC,影响APC的活性,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继续进行,由此确保双定向作用完成。(4)若基因型为Aa的细胞进行图2所示的

细胞分裂,则正常情况下一个细胞获得基因A,则另一个子细胞相同染色体相同位点的基因应该是A。(5)若纺锤体的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失常,将产生变异的子细胞,下列对该变异的子细胞描述正确的是AD。A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B.子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化C.该变异仅发生在有丝分裂中D.该变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了细胞增殖方面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据图1分析,①表示细胞膜,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线

粒体,⑤表示中心体,⑥表示细胞质基质。据图2分析,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出现且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纺锤丝出现,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2所示的异常现象,

则3M2B附着在对侧着丝粒上,并激活MCC,后者抑制APC的活性,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1)图1结构①表示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能为图2中染色体移动提供能量的是图1中的④线粒体。(2)图2中细胞所处

的时期是前期,理由是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形态出现且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纺锤丝出现。(3)根据题干信息和图2,判断MCC对APC的作用是抑制,理由是如果只有一条染色单体附着在纺锤丝上,则3M2B附着在对侧着丝粒上,并激活MCC,后者抑制APC的活性,暂停姐

妹染色单体分离和有丝分裂继续进行。由此确保只有双定向作用完成,染色单体才能顺利分离,保证子细胞获得母细胞等量遗传物质。(4)图2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也分裂一次,基因型为Aa的

细胞,一个子细胞获得基因A,另一个子细胞相同染色体相同位点的基因应该是A。(5)若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失常,将产生变异的子细胞,使得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该变异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故选:AD。18、如图为某动物精细胞形成

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A图,称为精原细胞。(2)按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排列为A→C→B→D(用图中A~D表示)。(3)图中B称次级精母细胞,该图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4)C图中染色

体1和2或3和4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据图分析,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每

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属于精细胞。(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2)由以上分析可知,精细

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A→C→B→D。(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4)C图中染色体1和2或3和4为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

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