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地理提优练题:(7)_word版含解析.doc,共(5)页,34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9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届高三(湘教版)地理提优练题(7)及答案一、地球运动(2018·杭州高三10月绿色联盟联考)2017年8月21日,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亲眼见证了“超级日全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该次日全食照片。完成1~2题。1.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
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A.日冕层、太阳风B.色球层、耀斑C.光球层、黑子D.色球层、太阳风2.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A.北方地区卫星通信受到干扰B.全球降水异常增加C.浙江境内夜空出现绚丽极光D.流星现象异常增多答案1.C2.A解析第1题,日常用肉眼观
测到的太阳是一个明亮的光盘,这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上。第2题,图中为日全食,此时被遮住的部分是太阳光球层,未被遮住的部分是太阳色球层,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它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8·浙
江嵊州联考)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完成第*题。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D.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
侵蚀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②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沉积;③处位于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④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
型分布图”。图中()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C.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D.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①是热带草原气候,是由赤道低气压带
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③是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②和④都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②的成因是地处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较弱,降水较少;④的成因是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
水少。③是地中海气候,⑥是热带雨林气候,⑥的成因是地处热带,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⑤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而形成。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2018·浙江龙湾检测)乌拉尔山脉绵延2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读“乌
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1.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A.地方性分异B.干湿度地带性C.纬度地带性D.垂直分异2.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A.66.5°B.62.5
°C.56.5°D.54.5°3.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海拔较高C.降水丰富D.光照较弱答案1.C2.D3.A解析第1题,“海拔400米以下”说明是水平自然带差异,结合图形
信息,可判断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第2题,根据图形信息可判断54.5°自然带谱最复杂。第3题,根据信息“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可判断,63°N附近纬度更高,热量不足,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五、人口与城市(2018·浙江杭州检测)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1~3题。1.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直接影响是()A.减少北京
的服务种类B.提高北京的交通地位C.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D.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2.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3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便利B.农业发达C.开发程度低D.基础设施完善3.雄安新区
的建设,可以()A.减缓京津冀城市化进程B.促进高新产业的空间集聚C.提高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D.加大京津冀之间的竞争答案1.A2.C3.B解析第1题,雄安新区的建设主要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使北京的服务种类减少,A项正确,C项错误;北京是交通枢纽中心,雄安新区建
设对北京的交通地位影响不大,B项错误;北京依然是我国的首都,北京的服务等级未变,D项错误。第2题,与保定城区相比,雄县、容城、安新3县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大;保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更具有优势,故C项正确。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促进北京产业升级,促使高新产业的
空间集聚,从而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京津冀之间的协调发展;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在一定阶段是不变的,故B项正确。六、区域产业活动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
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顺德区家具业高
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
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答案(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七、区域可持续发展(2018·浙
江绍兴适应性考试)下表为1986~2015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完成1~2题。河流-1.468林地1.843坑塘4.653水库-0.015水渠-0.709草地-2.165建设用地8.462撂荒地1.793祼地-1.9291.该地区变化明显的湿地类型是()A
.裸地、草地B.坑塘、河流C.草地、河流D.撂荒地、坑塘2.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说明()A.湿地萎缩,气候变干热B.人口集聚,农业规模扩大C.产业集聚,城镇化加快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答案1.B2.C解析第1题,表格中的各种土地利用
类型并非全部属于湿地,其中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撂荒地和裸地不属于湿地。从湿地变化数据中可以判断坑塘和河流的变化最大。第2题,数据显示不同湿地有增有减,且以相对值方式表示,因此不能说明湿地是否萎缩;林
地增加,草地减少,水面有增有减,无法说明农业规模是否扩大;林草地、撂荒地和裸地的变化也是各不相同,同样不能得出水土流失加重的结论;建设用地增加比例最明显,说明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