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形象题 (重点高中适用)(含答案)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74.000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形象题  (重点高中适用)(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形象题  (重点高中适用)(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形象题  (重点高中适用)(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形象题  (重点高中适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形象题  (重点高中适用)(含答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形象题 (重点高中适用)(含答案).doc,共(11)页,7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7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六古诗歌鉴赏形象题(重点高中适用作业)题组一全员必做题1(1)(2)(11)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1)(

5)()ABCDE解析:选ADA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而是含糊其辞的。D项,凝睇是神态描写。(2)(6)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

、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3分)(3分)[诗歌鉴赏]词的上片描写秋景,江南水乡的秋色在词人的感受中是平远开阔、疏淡优美的。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写的是雨晴之后,溽暑已消,天高气爽,给人以舒适清

新之感。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遥认断桥幽径一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这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下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至此,作者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

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影响。脉脉朱阑静倚,是含情静倚楼阑,转入思索,动了黯然情绪,黯然情绪即伤别情绪。无际的离愁已使人如未饮先醉了。如醉表现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状态,愁无际。这黯然情绪是由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引起的。这是在现实中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客处异乡所生的怀人的伤别意绪的混合

。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尽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2(1)(2)(11)赠内人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注]内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

人生幸福。禁门:宫门。窠:巢穴。红焰:指灯芯。(1)(5)()ABC··DE解析:选BDB项,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不正确,应为宫禁森严、重门深锁的环境气氛;D项,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错,应为拨救飞蛾的情景,表现了宫女对飞蛾的同情和自我哀怜之情。(2)(6)解析:诗的第二句写

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诗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

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本题可据此回答。参考答案:[诗歌鉴赏]本诗意在写宫女静夜的孤寂无聊;先写宫门森严,时光飞逝;次写丽质不宠,艳羡宿鹭;再写斜拔玉钗,丰姿袅娜;最后写

剔焰救蛾,使其重生。虽是无意,却颇有情。有感于自身深锁宫禁,恰如飞蛾扑焰,大有怜蛾自怜的情感。全诗造意深曲,耐人寻味。3(1)(2)(11)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注]沈:同“沉”。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1)(5)()ABCDE解析:选CDC项,应是上片侧重于正面描写,下片侧重于侧面烘托;D项,冷清淡雅错误,应为清新淡雅。(2)(6)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征的题目,注意从对梅花的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进行总结,答题时先答出特征,然后结合词句进行具体的分析。参考答案:[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寒梅初放。琼枝指覆雪悬冰的梅枝。半开放的寒梅点缀着它,愈显得光明润泽。词人接着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

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冰清玉洁、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下片转用侧面烘托。梅花偏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剔透,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值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

、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梅花形象。在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4(1)(2)(11)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注]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

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xīchì):水鸟名。(1)(5)()ABCDE解析:选BCB项,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与诗意不符;C项,没有心理描写。(2)(6)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描述诗中展现的图景

画面,要抓典型意象。接着从内容、结构和情感角度答题。参考答案:[诗歌鉴赏]前三句写自然景色。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一对对鸳鸯、,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前村后垄犹言到处。村里垄上

,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这就又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做了铺垫与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长,总离不开人的辛勤培植。诗句不言村民勤劳智慧,而颂扬之意俱在言外。诗的后四句,一口气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种人物。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流,蚕娘在渌溪边漂洗着白花花的蚕茧。

牧童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一时兴起,又和衣进入溪水,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山翁挽着诗人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他说,瓜和豆已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5(1)(2)(11)弈棋二首呈任公渐(

其一)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东一目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注]蜩甲:《庄子》中有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湘东一目:《南史》载,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

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1)(5)()ABCDE解析:选CDC项,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错,尚可持即尚且可以与之对峙,明显没有扭转不利形势。D项,表明了作者的不满错,作者用反问的句式写下棋者十分专注,连时间都忘了,并没有不满之意。(

2)(6)参考答案:(3分)(3分)[诗歌鉴赏]这是一首以描写下棋为题材的诗。首联是说公事之余,二人下棋。颔联用比喻的手法写弈棋者殚精竭虑,务求胜算;又引用《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表现弈棋者意志集中,已达到忘我境界。颈联极写弈棋者一意扭转危局,展现弈棋者斗志的坚定。湘东一目用南朝梁湘东王萧

绎一目失明的典故,喻弈棋者处于不利局势;然而面对不利局势,弈棋者却不服输,仍然在精心运筹,希望换个平分天下的局面。尾联以反问作结,表明一向珍惜光阴的人因一心鏖战,连夜阑更尽、星沉月落也都忘却了,从侧面衬托了弈棋者的专注。题组二自

主选做题6(1)(2)(11)虞美人秦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

)(5)()ABCDE解析:选BCB项,以动衬静错误;C项,应为表达了对春光的惋惜之情而非忧愤之情。(2)(6)参考答案:(2分)(2分)(2分)[诗歌鉴赏]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两句先声夺人,高雅富丽。那是只有天宫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啊!又况且和露而种,更呈其鲜

艳欲滴之娇情妍态。不是二字颇耐人玩味。乱山深处水潆回中一乱一深,见其托身非所、处地之荒僻。尽管依然在潆回盘绕的溪水边开得盈盈如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没人欣赏没人问,美又何然?也许可以保持那份高洁与矜持,然而总是

遗恨!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志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下片前两句见其惜春之心。微微春寒,细雨霏霏,这一枝如画桃花更显出脉脉含情,无奈这春天宜人的风物很快溜走,词人终于发出了不道春难管的伤叹。末尾两句,因为春光易

逝,词人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此词通过碧桃这一美丽的形象,来寄托词人怀才不遇、不被赏识的身世感慨。词人善于利用转折突变的方式表达感情:先充分描写碧桃的非凡、美丽,然后突然转写它生非其地,强调它身世的悲哀;先写春光多情,让人惬意,然后笔墨一转,叹惜其不

由人意。这种转折变化中,造成一种情绪上的跌宕起落,收到了百转千回、凄咽恻断的艺术效果。7(1)(2)(11)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关山

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1)(5)()ABCDE解析:选ACA项,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错,应为从征人的

角度观察。C项,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2)(6)解析:先分析三幅图画,结合相关意象分析图画特点,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

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参考答案:[诗歌鉴赏]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

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最后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8(1)(2)(11)遣悲怀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1)(5)()ABCDE解析:选BDB项,总结首联内容有误,应为用以领起中间四句;D项,出语虽然慷慨错误,应为出语虽然平和。(2)(6)参考答案:[诗歌鉴赏]首联引用典故,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

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两联。中间两联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尾联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

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