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 离子反应(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274.000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 离子反应(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 离子反应(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 离子反应(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 离子反应(含答案解析)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 离子反应(含答案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 离子反应(含答案解析).doc,共(14)页,27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5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考化学复习检测:03离子反应1.向两份等体积、等浓度,pH不同的Fe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O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加入NaClO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实验现象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b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5H2O===2Fe(OH)3↓+Cl-+4H+B.d~e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ClO-+3H+===HClO+Cl-+2Fe3++H2OC.c、f点pH接近的主要原因是:ClO-+H2OHClO+OH-D.向c点溶液中加

入过量的浓盐酸,沉淀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2.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H+、Fe3+、Fe2+、Al3+、AlO2﹣、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

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不含Fe3+和Fe2+B.一定含有Al3+,Fe3+、Fe2+至少含有一种或两种皆有C.溶液可能含有NO3﹣D.溶液中共含有4种离子(不考虑水的

电离)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Ca(NO3)2溶液中:Na+、NH+4、CO2-3、CH3COO-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a+、NO-3

、Cl-C.3%H2O2溶液中:Fe2+、H+、SO2-4、Cl-D.0.1mol·L-1KSCN溶液中:Fe3+、NH+4、Br-、SO2-44.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

不正确...的是()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5.在含有大量H+、Fe3+、SO2-4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O2

-3B.Ba2+C.SCN-D.NH+46.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2Fe+O2+2H2O===2Fe2++4OH-B.S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SO2+H2O===2H++SO2-3C.利用NaOH溶液除去

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37.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

H)3+3H+=Fe3++3H2OB.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C.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NH4++Al3++2SO42-+2Ba2++4OH-=Al(OH)3

↓+2BaSO4↓+NH3·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8.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B.BC.CD.D9.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或检验,说法正确的是()A.0.2mol溴化亚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被氧化的亚铁离子和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某溶液中是否含有Al3+可选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氨水,观察沉淀的变化来判断C.用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D.25℃,pH=0的溶液中,S2O32-、Fe2+、NH4+、NO3-可以大量共存10.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形相符合的是()A.稀硫酸滴加到Ba(O

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B.铁粉加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横坐标是铁粉的质量,纵坐标为沉淀质量)C.CO2通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横坐标是CO2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D.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NaOH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钠离子物质的量)11.常温下,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lgKw的溶液:Na+、Al3+、NO-3、I-B.能与金属铝作用产

生H2的溶液:K+、Ca2+、Cl-、HCO-3C.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3mol·L-1的溶液:Na+、Fe2+、NO-3、Cl-D.c(CO2-3)=0.1mol·L-1的溶液:Na+、NH+4、Br-、SO2-41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有Cu2+、

Na+、CO32-、Ba2+、Cl—、SO42-,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再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u2+、Ba2+、SO42-B.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CO32-C.可能存在的离子有:Na+、

Cl—、SO42-D.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沉淀为硫酸银13.有些离子方程式能表示一类反应,有些离子方程式却只能表示一个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Fe+Cu2+===Fe2++Cu②B

a2++2OH-+2H++SO2-4===BaSO4↓+2H2O③Cl2+H2OH++Cl-+HClO④CO2-3+2H+===CO2↑+H2O⑤Ag++Cl-===AgCl↓A.只有③B.②③C.③⑤D.①④14.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室温下,测的氯化

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的是弱碱:NH4++2H2O=NH3·H2O+H3O+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

的羧基:+2HCO3-→+2H2O+2CO2↑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15.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在Fe2(SO4)3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K+、Fe2+、Cl-、Br-、SCN-B

.c(H+)=1×10-13mol/L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Mg2+、Cu2+、、C.加水稀释时值增大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D.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AlO2-、、、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c(H+)=

1.0×10-12mol/L的溶液:K+、Mg2+、CH3COO-、Br-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Cl-、NO3-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D.含1.0mol/LKNO3的溶液:Cl-、SO42-、H+、Fe2+17.能正确表示下列

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2Ag++CO32-=Ag2CO3↓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4++HCO3-+2OH-=CO32-+NH3·H2O+H2OC

.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Cl2+H2+2OH-18.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加热的方法降低自来水中钙离子浓度:Ca2++2HCO3-CaCO3↓+H2O+CO2

↑B.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CH2BrCOO-+H2OC.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Mg2++2HCO3-+2OH-=MgCO3↓+CO32-+H2OD.在强碱

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42-+3Cl-+H2O+4H+19.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Ba2+、Cl-、NO3-B.Pb2+、Hg2+、S2-、SO42-C.NH4+、H+、S2O32-、PO43-D

.ClO-、Al3+、Br-、CO32-20.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21.某溶液只可能含有Fe2+、Mg2+、Cu2+、NH4+、Al3+、Cl-、OH-中的一种或

几种。当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并加热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白色沉淀产生,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与析出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用该淡黄色物质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所加的淡黄色固体是_______

(写化学式)。(2)生成气体的曲线是_____(填“Ⅰ”或“Ⅱ”)。(3)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所含离子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为_____。22.某无色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Na+、Mg2+、Al3+、Cu2+、Cl-、SO42-中的几种离子。a.取10mL该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

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b.另取10mL该废水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部分沉淀溶解,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实验室配制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3)写出A→B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___(4)该废水中,c(Al3+)=____________23.根据有关信息,写出符合要求的离子方程式(1)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3还原为

N2。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其中一步工艺流程为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正极碱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Fe的一种含氧酸根FeO2-4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

O3)中,首先加入稀硫酸,过滤后,再加入H2O2。①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③硫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的最高价态为+4价,写出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两种工艺流程如下:注:SiO2在“碱溶”时

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2)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3)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

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4)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滤液D中通过量CO2产生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6)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为:B;解析:A.由实验Ⅰ的现

象可知,次氯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沉淀氢氧化铁,根据化合价升降法、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得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5H2O=2Fe(OH)3↓+Cl-+4H+,故A正确;B.由实验Ⅱ的现象可知,de段有铁离子生成,说明次氯酸根离子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得de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故B错误;C.c、f两点的溶质都为氯化钠和过量的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lO-+

H2OHClO+OH-,故C正确;D.盐酸可与氢氧化铁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所以沉淀溶解,在酸性条件下,氯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刺激性的气味,故D正确。故选B。2.答案为:D;解析:根据题意知,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1m

ol/L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H+离子,在酸性溶液中AlO2-、CO32-离子分别与H+离子反应生成Al(OH)3沉淀或铝离子、CO2气体而不能存在;根据溶液的电中

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O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Fe2+离子与NO3-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则溶液中一定不含Fe2+离子;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3+和Fe3+;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H

+、NO3-、Fe3+、Al3+,一定没有AlO2-、CO32-、Fe2+离子;A、根据上述分析知,溶液中一定含Fe3+,一定不含有Fe2+,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知,Fe2+一定不存在,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知,溶液中一定存在NO3-,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知,

溶液中一定含有H+、NO3-、Fe3+、Al3+4种离子,D正确。答案选D。3.答案为:B;解析:A项,Ca2+与CO2-3生成CaCO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H2O2能氧化Fe2+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Fe3+与SCN-形成配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4.答案

为:C;解析:两个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①Ba(OH)2+H2SO4=BaSO4+2H2O,②Ba(OH)2+NaHSO4=NaOH+BaSO4+H2O、③NaOH+NaHSO4=Na2SO4+H2O。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可知当氢氧化钡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小,故①代表滴加硫酸时的变化曲线,A正确;B、b点是加入硫酸氢钠进行反应②,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B正确;C、C点①曲线为硫酸,②曲线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因为硫酸根离

子浓度相同,②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同,C错误;D、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溶液都显中性,D正确。答案选C。5.答案为:D;解析:CO2-3与H+不共存,A错误;Ba2+与SO2-4不共存,B错误;S

CN-与Fe3+能够形成血红色的络合物,不共存,C错误;NH+4与题中所给的三种离子都共存。6.答案为:C;解析:A项错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总反应式为2Fe+O2+2H2O===2Fe(OH)2;B项错误,SO2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分步电离,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H2SO3++HSO-3;C项正确,因为Al2O3具有两性,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项错误,ClO-与SO2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ClO-+SO2+H2O===2H++Cl-+SO2-4。7.答案为:C;解析:A项、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单质碘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H++2I-═2Fe2++3H2O+I2,故A错误;B项、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C项、向NH4Al(SO

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沉淀完全,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和一水合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NH4++Al3++2SO42-+4OH-═Al(OH)3↓+2BaSO4↓++NH3.H2O,

故C正确;D项、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BaCO3↓+H2O,故D错误。故选C。8.答案为:D;解析:A.加入适量Ba(OH)2溶液后,Al3+、SO42-都

参与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2++SO42-═BaSO4↓,故A错误;B.加入足量新制氯水,Fe2+、I-都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Cl2+2Fe2+═2Cl-+

2Fe3+,故B错误;C.Fe2+、H+中加入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H2O2==2Fe3++2H2O+故C错误;D.Ba2+、HCO3-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HCO3-+OH-═BaCO3↓+H2O,故D正确;故选D。9.答案为:A;解析:A.足量的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Br2+3Cl2═2FeCl3+2Br2,被氧化的亚铁离子和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A正确

;B.氢氧化铝为白色沉淀不溶于过量的氨水,而氢氧化镁也为白色沉淀,也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所以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Al3+,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氨水观察沉淀的变化不能判定Al3+的存在,故B错误;C.亚铁离子、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均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则不能确定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故C错误;D.25℃,pH=0的溶液呈强酸性,S2O32-、NO3-、H+三种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2+、NO3-、H+三种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

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为:A解析:A.滴入的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导电能力下降,恰好完全反应导电性变为零,再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导电能力增加

,直到变为定值,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铁粉加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Fe+CuSO4=FeSO4+Cu,根据方程式知每当消耗56克铁,生成64克固体,所以固体的质量一直在增加,而图象中的固体的质量先变

小后变大,故B错误;C.CO2通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O2+2NaOH=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根据方程式知钠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所以导电能力基本不变,故C错误

;D.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和氯化钠都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图象中的钠离子先变小后变大,故D错误。11.答案为:D;解析:pH=-lgKw即pH=14,溶液呈碱性,Al3+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能与

金属铝作用产生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HCO-3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3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由于同时有NO-3存在,故无论哪种情况下Fe2+

都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12.答案为:B;解析:因溶液是无色透明溶液,所以一定不存在Cu2+,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则一定含有CO32-,因Ba2+和CO32-不共存,所以一定不含Ba2+,为使溶液电荷守恒必有Na+,因为已经向溶液中加入了盐

酸,再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有Cl-,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旳离子是Na+、CO3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Ba2+,不能确定的是SO42-、Cl-,所以B正确。本题答案为B

。13.答案为:A;解析:①可表示金属铁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②可表示硫酸或过量硫酸氢盐与氢氧化钡的反应,③只能表示Cl2与H2O的反应,④可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⑤可表示可溶性银盐与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的反应。本题选A。14.答案为:B;解析:A.NH4+的水解反应属于可逆

反应,错误;B.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镁不能,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正确;C.碳酸氢钠只能与羧基反应,与酚羟基不反应,错误;D.草酸属于弱酸,用化学式表示,错误;故选B。15.答案为:D;解析:A.

在Fe2(SO4)3溶液中,Fe3+与SCN-发生反应形成Fe(SCN)3,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c(H+)=1×10-13mol/L的溶液显碱性,OH-与Mg2+、Cu2+、HCO3-都会反应,不能大量共

存,B错误;C.加水稀释时值增大的溶液是酸性溶液,H+与CO32-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在碱性溶液中,OH-与选项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16.答案为:B;解析:A项、c(H+)=1.0×10-12mol·L-1的溶液显碱性,因此Mg2

+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项、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则NH4+、Ba2+、NO3一、Cl一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C项、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如果显碱性,可以大量共存。但如果显酸性则CO32-、NO3-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

在酸性条件下,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17.答案为:A解析:A.Na2CO3与AgNO3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Ag2CO3沉淀和NaNO3,离子方程式为2Ag++CO32-=Ag2CO3↓,A正确;B.碳酸氢铵溶液中

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产生BaCO3沉淀、NH3·H2O、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Ba2++2OH-=BaCO3↓+NH3·H2O+H2O,B错误;C.氧化性HNO3>Fe3+,所以是NO3-获得电子变为NO气体,

C错误;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Cl-失去电子变为Cl2,Na+获得电子变为金属Na,熔融状态中无水,D错误。18.答案为:A;解析:A.用加热的方法降低自来水中钙离子浓度:Ca2++2HCO3-CaC

O3↓+H2O+CO2↑,A正确;B.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的离子反应为CH2BrCOOH+2OH-CH2OHCOO-+Br-+H2O,B错误;C.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

aOH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C错误;D.在强碱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H+,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19.答案为:A解析:A项中四种离子互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B项中Pb2+、Hg2+分别与S2-反应生成PbS、H

gS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H+分别与S2O32‾、PO43‾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Ca2+、Al3+分别与CO32‾反应,故不能共存。20.答案为:A;解析:K+、AlO-2、NO-3可以大量共存,加入过量CO2与AlO-2反应生成Al(OH

)3和HCO-3,A项正确;Fe3+和ClO-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Fe3+、ClO-与I-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Ba2+、OH-、Na+可以共存,加NaHCO3溶液后,HCO-3

+OH-===CO2-3+H2O,Ba2+与CO2-3生成BaCO3沉淀,C项错误;Al3+与HCO-3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D项错误。21.答案为:(1)Na2O2;(2)Ⅰ;(3)2Na2O2+2H2O=4Na++4OH-+O2↑、NH4++OH-NH3↑+H2O;(4)Al(O

H)3+OH-AlO2-+2H2O;(5)NH4+、Al3+、Mg2+、Cl-、3∶1∶1∶8;解析:淡黄色固体加入溶液中,并加热溶液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则一定有NH4+,一定没有Fe2+和Cu2+,加入的淡黄色固体为Na2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在增加,故曲线Ⅰ是生成气体的

曲线;较下的是生成沉淀的图象,当加入8mol过氧化钠后,沉淀减小,且没有完全溶解,一定有Al3+、Mg2+,根据离子共存的原则,溶液中一定没有OH-、CO3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含有Cl-。当加入8mol过氧化钠后,生成气体的速率减小,说明此时NH4+反应完全。图象中加入8m

olNa2O2时,生成10mol气体和2molAl(OH)3和2molMg(OH)2,即O2和NH3的物质的量为10mol。(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所加的淡黄色固体是Na2O2;(2)向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由于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所以曲线I是生成气体的曲线;(

3)向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溶液的水反应产生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O2↑,由于溶液中含有NH4+,在加热时NH4+与溶液中产生的OH-再发生反应产生氨气,离子方程式是:NH4++OH-NH3↑+H2

O;(4)在ab段,沉淀的物质的量减少,是Al(OH)3沉淀被过量的NaOH溶解消耗所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2H2O;(5)根据图象的纵坐标可知:n(Mg2+)=n[Mg(OH)2]=2mol;n(Al3+)=n[Al(OH)3

]=2mol;当n(Na2O2)=8mol时,根据2Na2O2+2H2O=4NaOH+O2↑可知:n(O2)=1/2n(Na2O2)=4mol,则n(NH4+)=n(NH3)=n(气体)(总)-n(O2)=10mol-4mol=6mol,根据电荷守恒2n(Mg2+)+3n(Al3+)+n(NH

4+)=n(Cl-),将n(Mg2+)、n(Al3+)、n(NH4+)带入等式,可得n(Cl-)=16mol;该溶液中含有NH4+、Al3+、Mg2+、Cl-四种离子;它们的物质的量的比,即n(Mg2+):n(Al3+):n(NH4+):n(Cl-)=2:2:6:16=1

:1:3:8;根据,可知溶液中c(NH4+)∶c(Mg2+)∶c(Al3+)∶c(Cl-)=n(Mg2+):n(Al3+):n(NH4+):n(Cl-)=3∶1∶1∶8。22.答案为:(1)Cu2+、Cl-;(2)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Al(OH)3+OH-=AlO2-+2H2O;(4)0.5mol·L-1解析:无色溶液中不会存在有色的Cu2+;a.取10mL该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Cl-;b.另取10mL该废水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部分沉淀溶解,溶解的沉淀为氢氧化铝,不溶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根据图中数据即可计算Al3+的物质的量浓度。(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为Cu2+、Cl−,故答案为:Cu2+、Cl−;(2).实验室配制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

、玻璃棒、量筒外,还需选用规格为100mL的容量瓶,定容时必须使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A→B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

)3+OH−=AlO2−+2H2O;(4).根据方程式Al(OH)3+OH−=AlO2−+2H2O可知,n[Al(OH)3]=n(NaOH)=0.04mol-0.035mol=0.005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原溶液中

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则原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Al3+)=0.005mol÷0.01L=0.5mol/L,故答23.答案为:(1)2NO-3+5H2=====催化剂N2+2OH-+4

H2O(2)I2+H2SO3+H2O===4H++2I-+SO2-4(3)2Al+2OH-+2H2O===2AlO-2+3H2↑(4)4FeO2-4+20H+===4Fe3++3O2↑+10H2O(5)①MgCO3+2H+===Mg2++CO2

↑+H2O②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③3S+6OH-=====△2S2-+SO2-3+3H2O24.答案为:(1)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2)NaHCO3、制纯碱或作发酵粉;

(3)Al2O3+6H+=2Al3++3H2O;(4)SiO2+2OH-=SiO32—+H2O;(5)AlO2-+CO2+2H2O=Al(OH)3↓+HCO3-;(6)5.6×10-10mol·L-;解析:由工艺流程甲可知,铝土矿与盐酸反应得固体A和滤液B,则固体A为SiO2,滤液B含

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可推知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含有偏铝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所以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沉淀F为Al(OH)3,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根据工

艺流程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固体X为Fe2O3、MgO等,滤液Y为硅酸钠、偏铝酸钠,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沉淀Z为Al(OH)3、硅酸,滤液K中含有NaHCO3,据此分析。(1)要检验滤液B中含

有Fe3+,方法很多,如可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加入苯酚溶液,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溶液为紫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都能证明滤液B中含有Fe3+,故答案为: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

2)由分析可知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NaHCO3,NaHCO3的用途很多,如治疗胃酸过多、发酵剂、灭火剂等,故答案为:NaHCO3,制纯碱或作发酵粉。(3)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物质是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4)流程乙加入烧碱后,与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

=SiO32—+H2O,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5)滤液D中的溶质为NaCl、NaAlO2、NaOH,向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的反应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NaOH+CO2=NaHCO3,产

生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答案为:AlO2-+CO2+2H2O=Al(OH)3↓+HCO3-。(6)pH=13时,c(OH-)=0.1mol·L-1,Ksp=c(Mg2+)·c2(OH-)=5.6×10-12,可得c(Mg2

+)=5.6×10-10mol·L-1,故答案为:5.6×10-10mol·L-1。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