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复习】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21 电场能的性质(含答案解析).doc,共(7)页,14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5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版高考物理全程复习课后练习21电场能的性质1.在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B.某点的电势高,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C.某点的场强为零,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D.某点的电势为零,试探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
零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绝缘弹簧,弹簧中心直线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带电小球Q,现将与Q带同种电荷的小球P从直线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P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B.小球P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增加C.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D.小球P速度最大时所受弹簧弹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为零3.如图所示,a、b、c、d为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O点为d点在底面上的投影,在a、b两点分别放置
等量的负点电荷,则()A.c点电势大于d点电势B.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从O点沿Od移动负电荷,负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增大D.从c点沿cd移动正电荷,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4.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
,虚线表示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少,它运动到b处时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可能的是()5.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存在一正点电荷,带电荷量为Q,坐标轴上有A、B、C三点,已知OA=OB=BC=a,其中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O点和C点的电势相
等,静电力常量为k,则()A.点电荷位于O点处B.O点电势比A点电势高C.C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Q2a2D.将正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电势能一直减小6.如图所示,电场中的一簇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分布,O点是坐标原点,M、N、P、
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A.M点电势比P点电势高B.O、M间的电势差等于N、O间的电势差C.一正电荷在O点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的电势能D.将一负电荷从M点移到P点,电
场力做正功7.静电场在x轴上的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轴正方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则点电荷()A.在x2和x4处电势能相等B.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C.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势能先
减少后增加D.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8.如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绝缘细杆做成正方体框架,边长为a,框架的每个顶点固定着一个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将这个框架静止放在足够粗糙的水平面上,水平面上
方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未画出),场强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方体中心位置处电场强度为零B.上方四个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合力均相同C.若以右下底边为轴把这个正方体向右侧翻转90°,系统电势能减少了6qEaD.若以右下底边为轴把这个正方
体向右侧翻转90°,系统电势能减少了8qEa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薄球壳,壳内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其球心位于坐标原点O,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靠近球壳表面处由静止释放沿坐标轴向右运动.下列关于坐标轴上某点电势φ、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动能Ek与离球
心距离x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10.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固定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其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的带正电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
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0.2N/C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A、B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5VD.UCB<UBA11.(多选)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点运动到D点,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C、D间各点
电场强度和电势都为零D.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B两点间的电势差12.(多选)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t=0时,甲静止,乙以大小为6m/s的初速度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
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则由图线可知()A.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C.0~t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D.0~t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1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绝缘圆盘可绕竖直轴OO′转动,水平虚线AB、CD互相垂直,一电荷量为+q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距转轴r处,空间有方向从A指向B的匀强电场.当圆盘匀速转动时,小物块相对圆盘始终静止.小物块转动到位置Ⅰ(虚线AB上)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转动到位置Ⅱ(虚线CD上)
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求:(1)圆盘边缘两点间电势差的最大值;(2)小物块由位置Ⅰ转动到位置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4.如图所示,半径为R=0.4m的14光滑圆弧轨道AB与粗糙的水平轨道BO相切于B点,一带电荷量q=+0.2C、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O后以
v=1m/s的速度从O点水平抛出,击中右下侧挡板上的P点.以O为原点在竖直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挡板形状满足方程y=x2-6(x和y的单位均为m),在y轴的左侧区域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E=20V/m,小物块与轨道BO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
m/s2.求:(1)小物块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水平轨道BO的长度;(3)P点的坐标.答案解析1.答案为:D;解析:电势是人为规定的,其值与电场强度无关,电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与电场强度无关,A、C项错误;负电荷
在高电势处比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小,B项错误;根据Ep=qφ可知,电势为零,电势能为零,D项正确.2.答案为:B;解析: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P一直做正功,小球P的电势能一直减小,小球P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增加
,B正确,A错误;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力、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C错误;小球P速度最大时所受重力、弹簧弹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为零,D错误.3.答案为:D;解析: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性质可知,
c、d两点的电势相等,故A错误;根据对称性,c、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场强不同,故B错误;从O点沿Od移动负电荷,电场力做正功,负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减小,故C错误;沿cd移动正电荷,正电荷离a、b连线中点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而正电荷所受的
电场力始终指向a、b连线的中点,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D正确.4.答案为:D;解析:由于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而且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少,可判断电场力做正功,即电场力方向与粒子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且电场力方向沿着电场线指向轨迹凹侧,故D项正
确。5.答案为:C;解析: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根据点电荷电场的特点可知,点电荷位于A点和B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O点和C点的电势相等,根据点电荷电场的特点可知,点电荷位于O点和C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即正点电荷处
于坐标(a,a)处,选项A错误;与O点相比,A点距离场源电荷较近,所以A点电势比O点电势高,选项B错误;C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为r=2a,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C点处电场强度大小为EC=kQr2=kQ2a2,选项C正
确;将正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错误.6.答案为:D;解析: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的特点,在M点所在电场线上M点下方找到P点的等势点,根据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P点的电势比M点的电势高,故A项错
误;根据电场分布可知,O、M间的平均电场强度比N、O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小,故由U=Ed定性分析可知,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故B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O点电势高于Q点,根据Ep=qφ可知,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故C项错误;M点的电势比P点的
电势低,负电荷从低电势处移动到高电势处电场力做正功,故D项正确.7.答案为:B;解析:x1~x4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则正电荷从x2到x4处逆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升高,则正点电荷在x4处电场能较大,故A错误;x1~x3处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
向,则正电荷从x1到x3处逆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升高,电势能增加,故B正确;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逆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升高,正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故C错误;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场强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故由F=qE知
,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8.答案为:D;解析:正方体中心位置处电场强度为E,A项错误;上方四个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合力方向不同,B项错误;电场力做的功为系统电势能的减少量,且电场力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则有
W=4qE·2a,C项错误,D项正确.9.答案为:A;解析:当x≤R时,电势是定值,当x>R时,电势为φ=kQx,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试探电荷受到的库仑力F=kQqx2,而F=ΔEkΔx越来越小,所以C、D项错误.10.答案为:D;解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a
=Eqm,所以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E=maq=mΔvΔtq=1N/C,A错误;由C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小物块的电势能一直减少,B错误;由B到A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UBAq=12mv2A
-12mv2B,解得UBA=5V,所以UAB=-5V,C错误;由C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UCBq=12mv2B-0,解得UCB=4V,所以UCB<UBA,D正确.11.答案为:AB;解析:由图线可看出,过A点的切线的斜率大于B点,即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B点,故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
强度,选项A正确;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于A点,故从A到B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即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选项B正确;从C到D粒子做匀速运动,故C、D间各点电场强度为零,但是电势相等且不一定为零,选项C错误;从A到B和从C
到B粒子动能的变化量相同,故电场力做功相同,即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C、B两点间的电势差,选项D错误.12.答案为:BC;解析:由题图b可知,开始时乙做减速运动,甲做初速度为0的加速运动,则两个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同,A
选项错误;在t1时刻,两个电荷共速,两个电荷间的距离最小,故在间距减小的过程中,电荷始终克服电场力做功,以后两电荷的距离逐渐增大,电场力做正功,故间距最小时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B选项正确;在0~t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距
离先减小后增大,故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C选项正确;0~t3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增大,故它的动能一直增大,而乙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它的动能也是先减小后增大,D选项错误.13.解:(1)设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场强大小为E,小物块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在位置Ⅰ:qE=
mω2r在位置Ⅱ:f2-2=mω2r圆盘边缘两点间电势差的最大值U=2ER联立解得U=2fRq(2)设小物块由Ⅰ转动到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由动能定理得qEr-Wf=0解得Wf=2fr214.解:(1)小物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qE)R=12mv2B小物块经过B点时,由向心力
公式FN-(mg+qE)=mv2BR解得FN=24N,vB=4m/s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压力大小为24N(2)小物块由B运动到O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μ(mg+qE)l=12mv2-12mv2B解得l=3.75m(3)小物块从
O点水平抛出后满足y=-12gt2x=vt解得小物块的轨迹方程y=-5x2,和y=x2-6联立,解得x=1m,y=-5m所以P点坐标为(1m,-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