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15 动能和动能定理(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2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785.500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复习】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15 动能和动能定理(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复习】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15 动能和动能定理(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复习】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15 动能和动能定理(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复习】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15 动能和动能定理(含答案解析).doc,共(7)页,785.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4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版高考物理全程复习课后练习15动能和动能定理1.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A.动能增加了

1900JB.动能增加了2000J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2.下列有关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做匀速运动时,动能才不变B.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不一定变化C.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速度不变,动能不变D.物体做自由

落体运动时,物体的动能增加3.一质点在0~15s内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取竖直向下为正,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机械能不断增加B.在0~5s内质点的动能增加C.

在10~15s内质点的机械能一直增加D.在t=15s时质点的机械能大于t=5s时质点的机械能4.在地面上某处将一金属小球竖直向上拋出,上升一定高度后再落回原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动能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取向上为正方向)()5.一个

人站在高为H的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抛出.测出落地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人对小球做的功W及小球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分别为()A.W=12mv2-mgH,v0=v2-2gHB.W=12mv2,v0=2gH

C.W=mgH,v0=v2+2gHD.W=12mv2+mgH,v0=2gH6.有两个物体a和b,其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a和b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Fa和Fb的作用,经过相同的时间停下来

,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a和sb,则()A.Fa>Fb且sa<sbB.Fa>Fb且sa>sbC.Fa<Fb且sa>sbD.Fa<Fb且sa<sb7.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轨道ABC,AB段为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A.μmgRB.mgRC.12πμmgRD.(1-μ)mgR8.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对应的圆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

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12μmgRB.12mgRC.mgRD.(1-μ)mgR9.一小物块沿斜面

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ABCD10.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

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h,此为过程Ⅰ;若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则恰好能回到A处,此为过程Ⅱ.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在过程Ⅰ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在过程Ⅱ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v2C.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4

mv2-mghD.在过程Ⅰ、过程Ⅱ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11.(多选)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此拉力方向不变,其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则()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做反向运动D.t3时刻物块的动能最大12.(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圆心处连接有力传感器,用来测量绳子上的拉力,运动过程中小球受

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随速度减小而减小.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力传感器的示数为7mg,重力加速度为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到最高点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12

mgRB.到最高点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mgRC.再次经过最低点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mgD.再次经过最低点时力传感器的示数大于5mg13.(多选)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从H=12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弯曲轨道AB进入半径R=4m的

竖直圆环内侧,且与圆环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圆环顶点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然后沿CB圆弧滑下,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速度为零,则h的值可能为()A.10mB.9.5mC.8.5mD.8m14.(多选)如图所示,一根细绳的上端系在O点,下端系一重球B,放在粗糙的斜面

体A上.现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斜面体使之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在此过程中()A.B做匀速圆周运动B.摩擦力对重球B做正功C.水平推力F和重球B对A做的功的大小相等D.A对重球B所做的功与重球B对A所做的功大小相等

答案解析1.答案为: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物体所受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即ΔEk=WG+WFf=1900J-100J=1800J,A、B项错误;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量的关系为WG=-ΔEp,即重力势能减少了1900J,C项正确,D项错误.2.

答案为:D;解析:物体只要速率不变,动能就不变,A错误;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B错误;物体做平抛运动时,速率增大动能就会增大,C错误;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速率增大,物体的动能增加,D正确。3.答案为

:D;解析:质点竖直向上运动,0~15s内加速度方向向下,质点一直做减速运动,B错.0~5s内,a=10m/s2,质点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5~10s内,a=8m/s2,受重力和向上的力F1,F1做正功,机械能增加;10~15s

内,a=12m/s2,质点受重力和向下的力F2,F2做负功,机械能减少,A、C错误.由F合=ma可推知F1=F2,由于做减速运动,5~10s内通过的位移大于10~15s内通过的位移,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5~15s内增加的

机械能大于减少的机械能,所以D正确.4.答案为:A;解析:小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B错误;速度均匀变化,先减小后反向增大,A正确;位移和动能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C、D错误.5.答案为:A解析:对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过程,有:mgH

=12mv2-12mv20,解得:v0=v2-2gH,W=12mv20=12mv2-mgH,故A正确.6.答案为:A;解析: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初动能为Ek,所受的阻力为F,通过的位移为s,物体的速度与动能的

关系为Ek=12mv2,得v=2Ekm,由s=v+02t得,s=Ek2mt,由题意可知物体a、b运动时间和初动能相同,则质量越大,位移越小,ma>mb,所以sa<sb;由动能定理得,-Fs=0-Ek,因初动能相同,F与s成反比,则Fa>Fb,故选A.7.答案

为:D;解析:在BC段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μmg,位移为R,故在BC段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W=-fR=-μmgR,即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R,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mgR+W1+W=0,解得W1=μmgR-mgR,故在A

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R-μmgR.故选D.8.答案为:D;解析:由题意可知mgR=WAB+WBC,WBC=μmgR,所以WAB=(1-μ)mgR,D正确.9.答案为:C;解析: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的质量为m,则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有-(mgsinθ+μmgcosθ)x=Ek-Ek0,即Ek=Ek0-(mgsinθ+μmgcosθ)x,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有(mgsinθ-μmgcosθ)(x0-x)=Ek,即Ek与x成一次函数关系,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10

.答案为:D;解析:圆环刚开始下滑时,圆环受到的合力向下,设弹簧原长为L,下滑过程中,对圆环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弹簧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弹簧弹力F=kL1sinθ-1,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cosθ-μF

N=ma,水平方向有Fsinθ=FN,联立三个方程可知,圆环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圆环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错误;在过程Ⅰ和Ⅱ中,圆环在相同位置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在这两个过程中克服摩擦

力做的功相等,选项D正确;在过程Ⅰ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G-Wf-W弹=0,解得Wf=WG-W弹,在过程Ⅱ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G+W弹-Wf=-12mv2,联立解得Wf=14mv2,在C处Ep弹=W弹=mgh-14mv2,选项B、C错误.一、多选题11.答案为:BD;解析:在0

~t1时间内,水平方向的拉力从零逐渐增大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始终静止不动,水平拉力做功为零,功率为零,选项A错误;t2时刻水平拉力最大且大于滑动摩擦力的2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块加速度最大,选项B正确;t2时刻后水平拉力逐渐减小,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速度方向不变,速度继续增大,选项C错误;t3时刻水平拉力减小到等于滑动摩擦力,速度增大到最大,t3时刻物块的动能最大,选项D正确.12.答案为:AD;解析:小球在最低点时有F1=T-mg=mv21R,解得v1=6gR,而在最

高点时,由于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所以有mg=mv22R,可得v2=gR,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mg·2R-Wf=12mv22-12mv21,解得空气阻力做的功Wf=12mgR,选项A正确,B错误;小球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由于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减小

而减小,分析可知在同一水平面上上升过程中的阻力大于下落过程中的阻力,由动能定理可得mg·2R-Wf′=12mv′21-12mv22,且此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Wf′<Wf,解得v′1>4gR,再次经过最低点时有F2=T′-mg=

mv′21R,解得T′>5mg,选项C错误,D正确.13.答案为:BC;解析:设小球质量为m,以B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由题给条件“当到达圆环顶点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有mg=mv2CR,小球到达C点时,有v2C=

gR,在C点的动能为12mv2C=12mgR,则小球在C点的机械能为2mgR+12mv2C=52mgR,则小球从B点到C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gR,小球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设小球在D点的机械能为Ek

D,分析可知小球在从C点到B点过程中也有摩擦力,且摩擦力做的功小于小球从B点到C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2mgR,故2mgR<EkD<52mgR,即8m<h<10m,选项B、C正确.14.答案为:BC;解析

:B的线速度大小是变化的,故不是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如图,画出球B受到的支持力N,摩擦力f以及球在该位置时运动的切线的方向,由图可知,斜面对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与B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以摩擦力对重球B做正功,故B正确;A匀速运动,动能不变,根据动能定理知水平推力

F和重球B对A做的功的大小相等,故C正确;斜面对B的弹力和B对斜面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斜面在弹力方向上的位移等于B在弹力方向上的位移,所以A对重球B的弹力所做的功与重球B对A弹力所做的功大小相等,一正一负,由于B与A间存在相对运动,A的位移与B的位移不相等

,所以A对重球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与重球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小不相等,所以A对重球B所做的总功与重球B对A所做的总功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