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综合检测 人教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2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40.000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综合检测  人教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综合检测  人教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综合检测  人教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综合检测  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综合检测  人教版(含答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综合检测 人教版(含答案).doc,共(10)页,40.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34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三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阡陌.(mò)窈窕.(tiáo)水中坻.(chí)卷.石底以出(juǎn)B.篆.章(zhuàn)叹惋.(wǎn)诣.太守(yì)犬牙差

.互(cì)C.平旷.(kuàng)俨.然(yǎn)水中沚.(zhǐ)石青糁.之(sǎn)D.好逑.(qiú)语.云(yù)诎.右臂(qū)悄怆幽邃.(sù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2分)

A.修狭轩敞翕忽蒙洛摇缀B.俶尔矫首寤寐勾画寥寥C.萋萋箬篷清洌无人问津D.缤纷舟楫溯洄豁然开朗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0分)(1)寻.病终()(2)处处志.之()(3)及.郡下()(4)缘.溪行()(5)后遂无

问津.者()(6)渔人甚异.之()(7)以.其境过清()(8)心乐.之()(9)凄.神寒骨()(10)鱼可.百许头()(11)隶.而从者()(12)佛印绝类.弥勒()(13)桃核修.狭者()(14)其两

膝相比.者()(15)其船背稍夷.()(16)尝贻.余核舟一()2(17)罔不因.势象形()(18)白露未晞.()(19)在水之涘.()(20)君子好逑.()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7分)(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

.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2)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不足为.外人道也()(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左臂挂念珠倚之.()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送孟浩然之.广陵()5.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

象的词语。(8分)(1)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2)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6.下面加点词

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7.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A.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欲.穷其林欲.与天公试

比高C.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D.渔人甚异.之或异.二者之为8.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9.下列诗句中,与《蒹葭》的意

境差异最大的一项是()(2分)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0.《诗经》是文学的典范,语言的宝库。许多常用的成语就出自《诗经》。请从下列《诗经》名句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填在括

号中。(3分)(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4)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经·小雅·鹤鸣》)()(

5)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6)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经·豳风·鸱鸮》)()4二、文言文阅读(40分)(一)桃花源记(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

.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

遂无问津者。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缘()(2)属()(3)具()1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夹岸/数百步B.其中/往来种作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13.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

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应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7分)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1)其两膝相比.者()(2)矫.首昂视()(3)诎.右臂支船()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9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

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不可久居.()(2)潭中鱼可.百许头()(3)其岸势犬牙..差互()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柳宗元贬官后

,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此文。B.文章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C.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D.文章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19.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

环合”的主要特点。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1)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每一个同学仿照示例

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你所设计的景点名称是什么?设计的依据又是什么?(2分)示例:“小径通幽”。依据:“隔篁竹”“伐竹取道”。__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一个景点都要有一段

导游词,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富有激情、生动的语言进行介绍。(2分)导游词示例:“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体会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意境,会闻到沁人

心脾的翠竹清香,会听到“如鸣珮环”的潺潺的流水声,也会欣赏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四)(9分)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

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③许。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谥烈伯。”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改)【注释】①

饘(zhān):稠粥。②持丧:守丧。③见:被。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多获全济.()(2)甚异.之()(3)见许.()(4)朝议令善明举.人()2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限断两处)(2分)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22.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五)张耳(7分)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①,为里监门②以自食。吏尝以过笞③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④之,使受

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⑤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注释】①陈:陈国。②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③

笞:鞭打。④蹑:踩。⑤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耳乃引.余之桑下()(2)不及.张耳远甚()(3)而欲死.一吏乎()2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

在一个小吏手里吗!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25.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所以一成一败是因为陈余性格“__________”,而张耳却能做到“________

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三、作文(20分)26.心田,是个体的精神王国。种下善,你将收获虔诚的感恩;种下爱,你将收获倾心的情;种下春花,你将收获累累秋实!请以“种在心田里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

语,将题目补写完整。②叙事要做到有详有略。③9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第三单元检测一、1.C2.D3.(1)随即,不久(2)做记号(3)到(4)沿着,顺着(5)渡口(6)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7)因为(8

)以……为乐(9)使……凄凉(10)大约(11)跟随(12)像(13)长(14)靠近(15)平(16)赠(17)顺着、就着(18)干(19)水边(20)配偶4.(1)把……作为而因为用(2)做。这里指雕刻是对、

向(3)表并列表承接表转折(4)代词,代左膝助词,的代词,代渔人所见到的景象到、往5.(1)斗、蛇: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2)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3)凄、寒:使……凄凉;使……寒冷(4)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6.A7.B8.B9.D10.(1)投桃报李(2)一日

不见,如隔三秋(3)逃之夭夭(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人言可畏(6)未雨绸缪二、(一)11.(1)沿着,顺着(2)类(3)详细12.C13.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

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二)14.(1)靠近(2)举(3)同“屈”,弯曲15.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16.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三)17.(1)停留(2)大约(3)像狗的牙齿一样18.D19.(1)示例:“听水轩”

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2)示例:“听水轩”——大家一听到这个景点的名称,肯定会有耳目一新之感吧。正值盛夏,想必大家一路走来,也很疲惫了!接下来让我们坐在这竹树环合的轩子里,一同来品味这独具神韵的美景吧!让我10们放松身心,尽情去聆听这来自小石潭的潺潺水声吧!(四)20.(1)救助,救

济,帮助(2)对……感到惊异(3)允许(4)推荐,推举21.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22.①乐于助人;②喜爱读书;③孝顺母亲;④节俭清贫;⑤勤绩昭著;⑥不畏权贵。【参考译文】刘善明是平原人。元嘉末年,青

州闹饥荒,到了人吃人的程度。善明的家里有储粮,他自己吃粥,打开粮仓来救济乡里人,许多人得到救助(活了下来)。(他)年少时喜欢在静处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他的)名声就去拜访他,(他)谢绝见刺史。宋孝武帝看他策对时谈论刚毅正直

,对此感到惊异。五年,青州被北虏攻陷,善明的母亲沦陷在北方,北虏(把她)转移到桑乾。善明穿布衣,吃素斋,悲伤得如同守丧。皇帝每次看到(他这样子),都为他叹息,当时有人称颂他。(他)转任为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时,善明因为母亲还在北方,不想到西方去,流着泪坚决请求(不去),(最终)被允许。

元徽初年,(朝廷)派遣使者去北方,朝臣们商议让善明推荐人选,善明就推选了同乡北平的田惠绍出使北虏,赎回了母亲。(刘善明)于建元二年去世,皇帝下诏说:“刘善明政绩显著,不幸去世,(我)在心中痛悼,(赐给他)谥号

烈伯。”善明家里没有留下积蓄,只有八千卷书。(五)23.(1)拉(2)比得上(3)死去24.D25.浅躁忍小耻【参考译文】张耳、陈余都是魏国有名的士人。秦国灭掉了魏国之后,(秦国)用重金来悬赏(捉拿)(他们)两人。(于是)两人改

变姓名,一起逃到了陈国,做了里监门这个职位来养活自己。一个小吏曾经因为一个错误要鞭笞陈余,陈余十分愤怒想要起来(反抗),张耳(用脚)踩了他一下,让(自己)来受鞭笞。小吏离开后,张耳就拉着陈余来到桑树下面,批评数落他说:“过去我跟你说过什么,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

吗!”勾践(忍辱负重)住在石屋里,淮阴王韩信从别人的胯下爬过,都是忍了小耻辱,来成就大事业。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得很远,所以(后来)(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三、26.略。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