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5 实验题 复习课件(含答案)

PPT
  • 阅读 6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7 页
  • 大小 2.174 M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5 实验题 复习课件(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5 实验题 复习课件(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5 实验题 复习课件(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5 实验题 复习课件(含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5 实验题 复习课件(含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5 实验题 复习课件(含答案).ppt,共(37)页,2.174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00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三实验题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考试纲要对实验考试也有明确的要求。实验考试从内容来看主要可分为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我省近几年中考中实验题的题量、分值都占有较高的比例,且

比较稳定,分值保持在20分以上,实验被独立为一类题型进行考查,但也有题渗透到选择、填空题中。近五年我省中考实验题具体分布如下:年份测量性实验探究性实验2018年实验题预测内容题型题号分值内容题型题号分值2017测液体密度实验

186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题1981.以测量性实验为主,实验题量在3~4题(含非实验题型的实验题),一题为探究类,其他为测量类实验2.关注基本测量仪器的规范使用,如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等,对实验操作越来越细化设计温

控电路2082016测物体质量填空52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题186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209探究胡克定律1963.力、电学实验依旧是重点,探究类实验考查中侧重实验操作部分和数据分析处理,要关注数理方法的考查2015物体长

度测量的数据处理选择题14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题186测液体密度实验题196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题2082014测量工具的规范使用选择题133----4.近几年考过的题会有重现的可能性天平测质量实验题188测灯泡电阻实验题19112013体温计测体温填空题3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

186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题198测灯泡电阻实验题206总的来看,前几年实验考查对科学探究有弱化的倾向,对部分探究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环节比较淡化,更多的是对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实验原理的运用,实验操作过程、数据处理等内容的考查,但我们不能轻视科学探究,如20

16年对探究性实验的考查分值较大,从考试角度看只是弱化了对探究中诸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部分环节的考查。根据近几年我省考试特点,这里将实验考试内容分为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此外还有一些实验很难将它归为这两类的其中一类,如一些演示某些物理现象的,像演示惯性、大气压强

的存在、电流热效应、磁现象、分子作用力、热运动等,本专题中暂将其收放至探究性实验中。测量性实验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由测量仪器可直接测得物理量的大小,一般不需要计算,如刻度尺测长度、弹簧测力计测力、天平

测质量、温度计测温度、电流表测电流,主要是考查基本测量仪器的规范使用。间接测量要借助于物理原理、大多要有实验方案设计,最终的结果需要计算,主要考查实验原理的说明、实验器材的选择,规范使用实验仪器,熟练实验操作、会对数据科学处理并正确地得出实验结论等。而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掌

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更要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诸如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构建物理模型等,比测量性实验起点要高,难度要大,但在上面的分析中已提到,近几年在我省考试中呈弱化态势。物理量测量器材记录单位力学

时间(t)秒表s长度(l)刻度尺m(cm)体积(V)量筒(量杯)cm3质量m天平kg(g)力F弹簧测力计N热学温度T温度计(含体温计)℃电学电流I电流表A电压U电压表V电能(电功)W电能表kW·h类型一直接测量典例1读出下图中各实验仪器的示数:(1)金属条的长度cm;(2)

电压表示数V;(3)弹簧测力计示数N。【解析】此题是读数题,读取测量结果时,先要看清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不清,但是可以知道其分度值为0.1cm,准确值为2.8cm,测量结果还要加上估计值。(2)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分度值为0.1V,测量结果对估计值

不作要求。(3)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2与3之间。【答案】(1)2.80(2)0.6(3)2.4典例2小明同时用两把尺子测量一个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数,A尺的读数为cm,B尺的读数为cm。比较结果,可以判断用尺测量更精确。【解析

】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A尺的读数为2.20cm,B尺的读数为2.2cm,比较可知,A尺测量更加精确。【答案】2.202.2A1.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

的直径是1.90cm。2.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物体的质量为71.2g。3.如图所示,物体A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0N。类型二间接测量物理量原理或计算式测量仪器力学平

均速度(v)v=𝑠𝑡刻度尺(皮尺)、秒表密度(ρ)ρ=𝑚𝑉天平、量筒(量杯)摩擦力(Ff)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η)η=𝑊有𝑊总×100%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人登楼功率PP=𝑊𝑡=𝑚𝑔ℎ𝑡皮尺

、体重计、秒表电学电阻(R)欧姆定律𝑅=𝑈𝐼电流表、电压表电功率(P)P=UI电流表、电压表P=𝑊𝑡电能表、秒表(手表)典例1(2017·湖南湘潭)小聪通过实验测量玻璃样品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将

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把玻璃样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样品的质量为g。(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丙,量筒内水的体积为mL。用细线系住玻璃样品轻轻放入装水的量筒内,则玻璃

样品的体积为cm3,由此可得出玻璃样品的密度为g/cm3。【解析】(1)调节天平时,应先把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然后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图中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左盘偏高,所以要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样品的质量是2

0g+5g+2.0g=27.0g。(3)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水的体积是30mL,样品和水的总体积是40mL,所以样品的体积是40mL-30mL=10mL=10cm3,故样品的密度ρ=𝑚𝑉=27g10cm3=2.7g/cm3。【答案】(1

)零刻度线左(2)27.0(3)30102.7典例2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距离/m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m机械效率η120.110.366.7%230.11.40.371.4%340.11.80.3(1)表格内的第3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结果精确到0.1%)。(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

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3)某同学认为,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同,机械效率也会不同。他设计如下步骤进行探究,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步骤有:(选填序号即可)。a.甲、乙滑轮组下端挂相同质量的钩码b.甲、乙滑轮组下端挂不同质量的钩码c.匀速拉动绳

子自由端使钩码上升相同高度d.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使钩码上升不同高度e.当物体匀速上升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f.当物体静止不动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解析】(1)第3次实验时,有用功W有用=Gh=4N×0.1m=0.4J,W总=Fs=1.8N×0.3m=0.54J,机械效率η=𝑊有用𝑊总×100%

=0.4J0.54J×100%≈74.1%。(2)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选用的是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加。因此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3)要探究滑轮组的组装方

式对机械效率的影响,必须控制所提重物的重力相同,改变滑轮组的组装方式,比较机械效率,a项正确,b项错误;为了控制变量,必须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上升相同的高度,c项正确,d项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指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故当重物静止不动时测拉力计算机械效率是错误的,e项正确,f项错误

。【答案】(1)74.1%(2)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3)ace1.(2017·合肥50中三模)为了测量液体的密度:(1)小明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先测得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20g;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盐水,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③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

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④盐水的密度为1.05×103kg/m3,利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盐水密度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2)为了减小误差,小明在第③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请详细写出改进后的步骤以及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将量筒

中的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出量筒中剩余盐水的体积V和烧杯中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小聪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

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相等。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间接(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3)比

较a、c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小丽同学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及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是小丽同学已

连接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电路中画出正确的连线。【答案】如图所示(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3)故障排除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同时注意

观察电压表(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当电压达到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I=0.3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0.8W。类型三探究性实验探究内容声声音传播条件光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热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水的沸腾特点;物质的吸热性能力摩擦

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不受力怎样运动;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电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电阻大小与长度、粗细、材料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焦耳定律;电动机的原理;感应电流的条件典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

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焦距是cm。(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

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解析】(1)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而该光斑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焦距是41.0

cm-30.0cm=11.0cm。(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图中物距小于像距,而光屏上成的是实像,所以这个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典型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答案】(1)会聚11.0(2)同

一高度放大投影仪典例2在探究某物质熔化实验时,利用如图装置对某物质加热,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该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3)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之比为c1∶c2=。【解析】(1)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2)该物质在B点和C点时,都处于熔化过程

中,此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加,因此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小于在C点时的内能。(3)由Q=cmΔt,可得c=𝑄𝑚Δ𝑡,因为AB段和CD段该物质的质量m相同,由图像知,升高的温度相同,都是10℃,加热时间之比为1∶2,所以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从而计算得比热容之

比为1∶2。【答案】(1)晶体(2)小于(3)1∶2典例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强选用了4Ω、8Ω、10Ω、20Ω四个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3V。(1)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电流表示数在变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选用4Ω的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记为A;以后每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同时

记下对应的电流值。【解析】(1)滑动变阻器要按“一上一下”串联接入电路,只需将滑动变阻器上面任一接线柱与电阻R0的右接线柱连接即可;电压表要与电阻R0并联,由于电源电压恒为3V,故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3V,只需将电压表的“3”

接线柱与电阻R0的右接线柱连接即可。(2)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示数在变大,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路短路,即R0短路。(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

分度值为0.02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0A;由欧姆定律得,R0两端的电压U0=IR0=0.50A×4Ω=2V,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应保持2V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𝑈0𝑅0=𝑈-𝑈0𝑅滑,又因为电源电压恒为3V,所以每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也应增大,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答案】(1)如图所示(2)R0短路(3)0.50B2V1.(2017·湖北随州)为了“探究不同情形下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某课外小

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上标有“2.5V0.25A”,没有找到滑动变阻器而用三个定值电阻代替,开关是旋转式单刀三掷开关。(1)按图甲的设计在图乙中加画一根导线。【答案】如图所示(2)当图乙连线完毕后,将开关旋转至某个接触点时,电表盘面出现了图丙所示示数,则此时的读数为2.20V。(3)同

学们发现,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下降,灯丝电阻减小,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

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甲、丙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F2的大小,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物体接触容器底部,受到支持力。(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0.5N,盐水的密度为1.2×10

3kg/m3。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