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8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702.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Word版,含答案)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Word版,含答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Word版,含答案).doc,共(10)页,702.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9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33实验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5.(·四川遂宁)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量取9ml水用50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B验证某瓶气体是一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入集气瓶内,若木条规灭,证明是

二氧化碳C鉴别蔗糖和硝酸皱两种固体取样,分别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被的温度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sSO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5.C10.(·吉林长春)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

目的的是A.制备Cu(OH)2固体: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B.鉴别稀H2SO4和稀盐酸:取样,分别滴加Ba(NO3)2溶液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答案】B10.(•湖南张家界)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碳酸钠是碱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

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答案】D18.(·甘肃兰州)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B.铁丝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

细沙代替C.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D.图书、档案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18.B(·贵州贵阳)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目的和方案设计对应正确的是()A.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用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

浸泡B.检验一氧化碳和甲烷都含有碳元素﹣﹣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C.区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适量明矾D.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答案】D19.(·云南)(3分)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ABCD实验实验现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活塞先向右再向左移动,冷却至室温后,最终停在刻度“4”附近装铁丝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装铜丝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说明气体在

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说明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铁与铜的活泼性Fe>Cu333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NaCl溶液、FeCl3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区分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分别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D鉴

别硝酸铵与氯化铵分别取样,加固体氢氧化钙研磨,闻气味A.AB.BC.CD.D19.D(·新疆乌鲁木齐)下列实验的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河南)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B.检查装置的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氧气的含量气密性比空气的大【答案】C8.(•黑龙江齐齐哈尔)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C.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答案】A14.

(•陕西)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氢和水蒸气酸的洗气瓶,收集B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放入烧

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C制备氢氧化亚铁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过滤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答案】A8.(·海南)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

软水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蚕丝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开水D.用观察的方法区别导线中的金属是铝还是铜【答案】B(·江苏苏州)2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B.用硫酸铜溶

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C.用稀硫酸除去铜屑中的少革铁屑D.用碳酸钾溶液去区别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答案】C11.(·湖北十堰)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B鉴别Fe、CuO、C三种黑色固体粉末滴

加稀硫酸C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蒸发溶剂A.AB.BC.CD.D【答案】B19.(·广东广州)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硫能与氧气反应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盐C向CaCO3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盐酸易挥发D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小灯泡变亮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D13.(·广东广州)下列反应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B.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氧化钙与水反应D.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答案】B12.(·广东广州)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山西)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A.

MgSO4溶液B.KCl溶液C.稀盐酸D.ZnCl2溶液【答案】B10.(·福建)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右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

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10.C9.(·福建)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D14、(·湖北随州)下列实验中提供的方案

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B.不需要加入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l、HCl、FeCl3四种溶液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加入适量铁粉,过滤D.鉴别NH4NO3固体和Na

OH固体,可以加水溶解【答案】C14、(·湖北襄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B.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中的少量CO2C.将固体粉末加水溶

解、过滤,除去CaO中的CaCO3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与羊毛线14.C13.(•天津)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B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观察颜色C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

量Ba(NO3)2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D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点燃【答案】A(•浙江杭州)10.右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

为了利于通入氢气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答案】B14.(·浙江金华)用所给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就能顺利完成相应实验的是()选项相应实验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A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量筒B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的溶液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答案】D10

.(·山东潍坊)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铜片和食醋混合制氢气B.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答案】A16.

(·山东德州)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B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气体通人足量氢氧化钠溶液D验证Mg、Fe、Cu活动性

顺序将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答案】C14、(·江西)下列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硫酸铁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B鉴别硝酸铵溶液和硝酸镁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D鉴别氧化钙

和碳酸钙两种固体粉末————————————【答案】BD加水、触摸试管外壁,看是否有发热现象9.(·安徽)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D探究CO2与水发生反应【答案】A12.(·湖南娄底)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答案】D二、实验题21、(·江西)(7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实验中铜片上出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实验二:自制建议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秒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三: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X、Y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X、Y后,观察到a中

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X是____,由实验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有关。21、(1)红色固体表面逐渐变黑,2Cu+O2△2CuO(2)过滤(3)试管,汽油。溶剂的性质24、(·山东泰安)(5分)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

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下图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纳溶液的实验。①相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如按下图进行称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11%。(2)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

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答案】(1)①BDC(1分)②小于(1分)(2)①酸的种类不同(1分)②Cu+2AgNO3==2Ag+Cu(NO3)2(1分)③CD(1分)22.(·山东聊城)(12分)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

置氢氧化钙固体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瓶药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猜想假设]猜想一:Ca(OH)2猜想二:__________猜想三:CaCO3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1g样品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较多固体未溶解样品中含有CaCO3(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___样品中含有Ca(OH)2[得出结论]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他认为猜想_____也可能正确,原因是______。(2)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正确,还需做如下实验:取实验(1)中未溶解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有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拓展提升]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验证有生成

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________________。【答案】[猜想假设]Ca(OH)2和CaCO3[实验验证]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反思交流](1)-;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未溶解固体可能只含氢氧化钙(2)气泡产生.[拓展提升]有剩余(以上答案合理均可得分)33.(·湖南衡阳)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2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猜想3:皮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I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与结论】(1

)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另设计实

验方案验证猜想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3正确(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A.酚酞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C.

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答案】NaCl、Na2CO3理由:HCl和Na

2CO3会安生反应:2HCl+Na2CO3=2NaCl+CO2↑+H2O(1)错误;只含NaCl时也不変黄色;实验步骤:加Mg条;实验现象:产生气泡(或其他合理答案)(2)ACD;蒸发14.(7分)(·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葡萄糖、亚甲蓝

(C16H18N3SCl)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会出现溶液颜色反复变化(如图1)。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___________。(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

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A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O2(·湖北咸宁)37、咸宁市某校年实验

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a中有气泡产生a中物质是稀盐酸b中无明显现象b中物质是食盐水c中_____①_____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_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③_____。提示:Ca(OH)2微溶于水。【实验过程】为证明猜

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写溶质化学式)_____④_____。有白色沉淀猜想一正确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⑤_____。同学们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用pH试纸测定a试管反

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测定结果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____⑥_____。pH<7(废液显酸性)【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写

化学式)_____⑦_____后再排放37.【答案】①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②Na2CO3+2HCl=2NaCl+H2O+CO2↑;③Ca(OH)2和NaOH;④BaCl2[或Ba(NO3)2];⑤Na2CO3+BaCl2=BaCO3↓+2NaCl[或Na2CO3+Ba(NO3

)2=BaCO3↓+2NaNO3];⑥a试管中的废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值);⑦Ca(OH)2(或CaCO3,答CaO也算对)。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