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数学动点函数图象 专项练习(含答案).doc,共(9)页,468.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7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9页中考数学动点函数图象专项练习1.如图是我国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时,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
AC=BC,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AC和B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F,四边形CDEF沿着CA方向匀速运动,点C与点A重合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运动过程中四边形CDEF与△ABC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则S关于t的函数
图象大致为()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它沿A→D→C→B→A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图象的是(
)4.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连接ED交AB于点F,AF=x(0.2≤x≤0.8),EC=y.则在下面函数图象中,大致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第2页共9页5.世界文化遗产“华安二宜
楼”是一座圆形的土楼,如图,小王从南门点A沿AO匀速直达土楼中心古井点O处,停留拍照后,从点O沿OB也匀速走到点B,紧接着沿回到南门,下面可以近似地刻画小王与土楼中心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6.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
函数y=kx-1(k>0,x>0)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运动路线上任意一点P作PM⊥x轴于M,PN⊥y轴于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P点运
动的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Q分别是CD、AD的中点,动点E从点A向点B运动,到点B时停止运动;同时,动点F从点P出发,沿P→D→Q运动,点E、F的运动速度相同.设点E的运动路程为x,△AEF的面积为y,能大致刻画y与x的函数关系的
图象是()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是BC边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路径A→D→C→E运动,则△APE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第3页共
9页9.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点P从点A运动到点B,速度为1,点Q沿B﹣C﹣D运动,速度为2,点P、Q同时出发,则△BPQ的面积y与运动时间t(t≤4)的函数图象是()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AOB的边长为2,设直线x=t(0≤t≤2
)截这个三角形所得位于此直线左方的图形的面积为y,则y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11.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BC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
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点E在边AD上,∠ABE=45°,BE=DE,连接BD,点P在线段DE上,过点P作PQ∥BD交BE于点Q,连接QD.设PD=x,△PQ
D的面积为y,则能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第4页共9页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4,0),C(0,3).直线y=0.5x由原点开始向上平移,所得的直线y=-0.5
x+b与矩形两边分别交于M、N两点,设△OMN面积为S,那么能表示S与b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14.如图甲,A、B是半径为1的⊙O上两点,且OA⊥OB.点P从A出发,在⊙O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A运
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x,弦BP的长度为y,那么如图乙图象中可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A.①B.④C.①或③D.②或④15.如图1,在菱形ABCD中,∠BAD=60°,AB=2,E是DC边上一个动点,F是AB边上一点,∠AEF=30°.设DE=x,图中某条线段长为y,y与x满足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中的()A.线段ECB.线段AEC.线段EFD.线段BF16.在四边形ABCD中,∠B=90°,AC=4,AB∥CD,DH垂直平分AC,点H为垂足,设AB=x,AD=y,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第5页共9页A
.B.C.D.17.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Rt△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设点C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18.如图,MN与BC在同一条直线
上,且MN=BC=2,点B和点N重合,以MN为底作高为2等腰△PMN,以BC为边作正方形ABCD,若设△PMN沿射线BC方向平移的距离为x,两图形重合部分面积为y,则y关于x函数大致图象是()1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
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20.矩形ABCD中,
AD=8cm,AB=6cm.动点E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运动至点B停止,动点F从点C同时出发沿边CD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至点D停止.如图可得到矩形CFHE,设运动时间为x(单位:s),此时矩形
ABCD去掉矩形CFHE后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单位:cm2),则y与x之间第6页共9页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图中的()21.如图,有四个平面图形分别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圆,垂直于x轴的直线l:x=t(0≤t≤a)从原点O向右平行移动,l在移动过
程中扫过平面图形的面积为y(图中阴影部分),若y关于t函数的图象大致如图,那么平面图形的形状不可能是()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3,动点P沿折线BCD从点B开始运动到点D.设运动的路程为x,△ADP的面积为y,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23.如图
,边长都为4的正方形ABCD和正三角形EFG如图放置,AB与EF在一条直线上,点A与点F重合.现将△EFG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F与B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ABCD和△EFG重叠部分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24.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的动点,它从点A出发沿A→B→C→D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设△PAD的面积为y,P点的运动时间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第7页共9页25.如图,Rt△ABC中∠C=90°,∠BAC=30°,AB=8,以2为
边长的正方形DEFG的一边GD在直线AB上,且点D与点A重合,现将正方形DEFG沿A﹣B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D与点B重合时停止,则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DEFG与△ABC的重合部分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
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第8页共9页参考答案1.C2.答案为:C.解析:∵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BC,ED⊥AC,∴四边形EFCD是矩形,∵E是AB的中点,∴EF=AC,D
E=BC,∴EF=ED,∴四边形EFCD是正方形,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如图1当移动的距离<a时,S=正方形的面积﹣△EE′H的面积=a2﹣t2;当移动的距离>a时,如图2,S=S△AC′H=(2a﹣t)2=t2﹣2at+2a2,∴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C选项,故选:C.3.B4.答案为:C.5
.C6.A7.A8.A9.B10.D11.B12.解:∵∠ABE=45°,∠A=90°,∴△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AB=2,BE=AB=2,∵BE=DE,PD=x,∴PE=DE﹣PD=2﹣x,∵PQ∥BD,BE=DE,∴QE=PE
=2﹣x,又∵△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已证),∴点Q到AD的距离=(2﹣x)=2﹣x,∴△PQD的面积y=x(2﹣x)=﹣(x2﹣2x+2)=﹣(x﹣)2+,即y=﹣(x﹣)2+,纵观各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故选:C.13.B14.C.15.B.16.B.17.A.第9页共9页18.B.19.
B.20.A.21.C.22.答案为:D.23.答案为:C.24.答案为:A.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