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20.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doc,共(9)页,220.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2、5、6、7、8、9、12工业化和城市化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4、10、11、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曲线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③该国可能属于发达国家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阶

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①资金密集型产业②技术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1.C2.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慢,从图中的时间和城市化水平可以判断,该国属于发达国家;阶段Ⅱ,工业化促进

了城市化的发展。第2题,城市化发展后期,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2017·浙江模拟)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读图,回答3~4题:3.我

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4.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A.中原城市群B.长株

潭城市群C.成渝城市群D.长三角城市群解析:3.B4.D第3题,根据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格局,错位发展、分工协作主要体现了城市群内部城镇间的协调发展。第4题,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次中心,周边城市协调发展,分工协作,城市等级体系完善,最接近该理想模式。2015

年7月,北京市明确了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在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下图京东新城一带)。结合下图,回答5~7题:5.推测北京市迁移行政职能的首要目的是()A.平衡地区发展B.提升国家形象C.分散主城区人口D.吸引国际投资6.与京北、京南

新城相比,在通州地区(即京东新城一带)建设北京行政副中心的优势条件是()A.农业发达B.位置条件C.用地充足D.人口稠密7.通州行政副中心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是()A.农业B.制造业C.建筑业D.服务业解析:5.C6.B7.D第5题,北京市作为首都,人口压力

大,迁移部分行政职能可以缓解人口压力。第6题,结合题干中协同京津冀发展的信息及图示通州处在北京、天津中间的位置,可见其位置条件优越,便于行政职能的发挥。其他几项,和京北新城、京南新城相比,优势不突出。第7题,作为行政副中心,职能主要是政治、文化职能,因此与此相关的产业部门主要是第三产业。(20

17·山西运城模拟)成都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据此回答8~9题:8.如图为2009年到2012年,成都市不同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比重增加较大的产业是()①交通工具类产业②机

械设备产业③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产业④电气电子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成都市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有()①能源、矿产品产量大②交通较便利③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④高等教育较发达,人才集中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8.B9.C第8题,图中显示

,2009年到2012年,成都市不同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中,比重增加较大的产业是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产业、机械设备产业。第9题,成都市在国际贸易出口中以计算机及通讯技术、机械设备为主,这些产品研发需要知识和人才,成都高等教育较发达,人才集中;这些

产品出口量大,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主要是成都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成都深居内陆,没有出海通道,国际贸易的交通不占优势;成都出口的商品不是矿产和能源。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核心城市,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如果把长江看成一条龙,重庆

至成都是龙尾。龙尾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不住,将影响大半个中国。下图为成都、重庆城市地域形态图。据材料回答10~11题:10.据材料推断,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是()A.生态建设,环境治理B.壮大优势产业集群C.基础设施互联互通D.成本共担,利益共享11.成渝城市群在产业分

工协作方面,核心城市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①服装制造②机械制造③金融业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⑤⑥D.②⑤⑥解析:10.A11.C第10题,据材料分析,“重庆至成都是龙尾,龙尾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守不住,将影响大半个中国”,说明了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第11题,核心城市的技术水平较高,故应该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或者服务型产业,比如金融业、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等;服装制造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业属于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偏低,故不适合在核心城市发展。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江西省的省会南昌,与武汉、长沙、合肥三个省会城市共同组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

它们相连正好呈现四边形形状,被形象称为“中四角”。材料二南昌市从古至今都是南方重要的商贸城市,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市内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四角”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8

分)(2)分析南昌市形成“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10分)(3)你认为“中四角”城市群的发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10分)解析:第(1)题,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可从城市群所处的位置、资源条件、产业

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商场、市场、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区位要求方面来分析。第(3)题,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打破区域发展壁垒,实现区域人口、物资、信息等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工业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答案:(1)地处长江经济带,位于中西接合部;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较为丰

富的自然资源;是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8分)(2)城内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高,故集聚了较多的大型商场;城郊以居住用地为主,人口较多,布局较大的市场,便于居民就近购物消费;城外地租水平较低,交通干线附近集聚了占地面积较大、对交通依赖性较强的物流业。(10分)(3)加强区域间资源的

优势互补,形成良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体系,形成互联互通格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区域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1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将天津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带动区域发

展的新经济增长极。下图为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材料二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现状比较。产业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第二产业重化工、电子加工装配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现代服务业(研发技术服务、软件

服务)(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2)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8分)(3)在滨海新区未来开发中,需要面对哪些环境问题?(6分)(4)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天津区域发展经济增长极,若参

照深圳经济特区,你认为滨海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10分)解析:第(1)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地形、地价、交通、发展空间等方面回答。第(2)题,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的积极意义可

结合卫星城分析,主要对分散老城区城市职能、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等产生积极影响。第(3)题,可从水资源、“三废”的排放、海平面上升等方面作答。第(4)题,对比表格中滨海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第二、三产业的差距,第

二产业主要发展高新技术等高端产业,第三产业要从加强物流、旅游、研发技术服务、软件服务等方面发展分析。答案:(1)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价较低;发展空间大。(4分)(2)分散老城区人口和部分城市职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压力;改善城区环境。(8分)(3)水源短缺;三废排放;

海平面上升。(6分)(4)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发展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10分)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