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1、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含答案)

PPT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6 页
  • 大小 999.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1、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1、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1、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1、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1、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含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第1、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含答案).ppt,共(56)页,999.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纲内容能力要求命题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Ⅱ1.新课标卷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物进化的实质、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基因频率相关计算、生物的多样性,其中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是高频考点

,近几年的试题都有所涉及。2018年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共同进化及“收割理论”。2.命题趋势:多以选择题及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及相关内容。[考纲导读][思维网络]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观点拉马

克进化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2)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由低等到高等(3)生物进化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梳理]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观点拉马克进化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反对⑤____________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基础科学地解释

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⑥______________评价拉马克最早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生物进化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对于遗传和变异的⑦________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局限于⑧________水平;在物种形成的问题上,达尔文强调了物种形成中的⑨________方式

(续表)神创论多样性和适应性本质个体渐变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种生物全部基因基因频率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_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2)基因

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4)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______________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生物突

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3)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__________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_

。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定向原材料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____________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积累→种群的____________发生定向的改变生物朝_________

___的方向缓慢进化。不定向的基因频率适应环境4.物种形成(1)物种与种群①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②物种是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可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

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______的现象。包括两种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自由交流生殖隔离④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

被陆地隔离的种群。⑤同一物种的许多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形成不同的亚种,进而形成许多个新物种。比较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出现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前后生物间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

同一物种二者关系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②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2)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3)物种形成

的方式①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年代逐渐形成)a.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隔离。b.三个步骤: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②骤变式a.染色体数目变化:一旦出现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

,如多倍体的形成。b.染色体结构变化: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个体和原始物种杂交,可育性降低,形成初步的生殖隔离,以后经过进一步演化形成新的物种。关于生物进化的六个易混点(1)突变≠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

,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3)形态、结

构一致≠同一物种。形态、结构一致的生物,有可能具有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生物形态、结构相同,但繁殖期不同,这两个种群的生物具有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4)能产生后代≠同一物种。两个个体能够交配产生后代,有可能子代高度不育,如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产生子代,但子代不育,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5)物种

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6)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基础测评])1.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定向变

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器官的反复使用答案:C2.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

择,结果都发展了自己的特征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答案:C3.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

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答案:B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举例物种之间种间互助长有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蛾与长花矩的兰花种间斗争

猎豹和斑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地球最早为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考点二物种多样性和基因频率的计算[考点梳理]一、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共同进化的实例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

样性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二、基因频率的计算1.基因库与基因频率种群等位基因不变(1)基因库是指一个________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在遗传过程中得以保持和发展。(2)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的全部__________中

出现的比例。如果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无限,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_________。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公式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

0%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外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2.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求算基因频率(1)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总

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PA=2AA+Aa×100%2(AA+Aa+aa)Pa=Aa+2aa×100%2(AA+Aa+aa)(PA、Pa表示A、a的基因频率,AA、Aa、aa表示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

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2n1+n22N=n1N+12×n2N=PAA+12PAaPa=2n3+n22N=n3N+12×n2N=Paa+12PAa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①在种群

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而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②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4.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型频率(1)前提条件: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

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2)推导过程①设一对等位基因为A和a,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②由于种群中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而且又没有自然选择,每个个体都为下代提供了同样数目的配子,所以两性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可以归

结为两性配子的随机结合,而且各种配子的频率就是基因频率。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频率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式子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p(A)+q(a)]×♀[p(A)+q(

a)]=p2(AA)+2pq(Aa)+q2(aa)=1即AA的基因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q,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③意义:实现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互转换。(3)得出结论:后代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若不考虑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基因型为AA、Aa、aa的种群,在自交或随机交配的情况下,结果是基因频率不会改变,但是基因型频率却出现两种可能性:(1)如果是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变化,纯合子的频率增加,杂合子的频率减小,基因频率

不发生改变。(2)如果是随机交配,那么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基因频率也不会发生改变。[基础测评]1.如果在一个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

20%,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为()B.20%D.15.6%A.23.7%C.18.2%答案:C2.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

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B.50%D.

21%A.75%C.42%答案:C考向1对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解[典例1](2018年浙江卷)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

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解析]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A正确;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得使生物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标志着产生新的物种,B正确;个体并不是

直接把性状传递给后代,传递给后代的是基因,考虑到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分配,并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得以遗传,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了选择,D正确。[答案]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①遗

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②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③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④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⑤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①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④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达尔文自

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同点①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②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③认为物种形成是微小有利变异积累的结果,没有认识到隔离的作用①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②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

进化的基本单位;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点①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②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续表)[考向预测]1.下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B.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本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受阻C.种群1、2基因库的差异是导致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种群1、2受不定向的选择,保留部分个体解析:种群1、2出现的突变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相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A正确;隔离的本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正确;生殖隔离的本质是不同种群基因库不同,C正确;自然对不定向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D错误。答案:D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和

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B.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基因D.长期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差异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进化,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

现型,C错误;长期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其基因库产生差异,D正确。答案:D考向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典例2](2018年海南卷)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根据共同进化的观点,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甲的进化,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

性,B错误。[答案]B[考向预测]3.(2018年四川德阳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机交配使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解析:随机交配不会改变

种群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基因库,A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答案:

B选项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层次A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遗传多样性B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物种多样性C一个树林中有猴子,还有麻雀、黄莺等生态系统多样性D校园中既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玫瑰等遗传多样性4.(2018年辽宁沈阳模拟)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解析: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控制,属于遗传多样性,A正确;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均为同种生物,不属于物种多样性,B错误;一个树林中的猴子、

麻雀、黄莺等属于物种多样性,C错误;校园中开黄花的菊花、开红花的玫瑰等属于物种多样性,D错误。答案:A考向3求算常染色体遗传的基因频率[典例3]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

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解析](1)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

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0.5∶0.5=1∶1。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A+a)→1AA∶2Aa∶1aa,则A的基因频率为0.5。(2)“若该果

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基因A纯合致死。第一代Aa∶aa=2∶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1∶2,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AA∶Aa

∶aa=1∶4∶4,则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答案](1)1∶11∶2∶10.5(2)A基因纯合致死1∶1[考向预测]5.(2018年河南信阳模拟)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A.50%C.40%B.60%D.100%解析:P:BBEE×bbee―→F1:BbEeF2:9B_

E_+3B_ee+3bbE_+1bbee,根据“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则F2中EE∶Ee∶ee=3∶6∶1,即EE=3/10,Ee=6/10,ee=1/10;根据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

基因频率的方法: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EE+1/2×Ee=3/10+1/2×6/10=6/10=60%。答案:B6.(2018年安徽黄山八

校联考)现有一个随机交配的动物种群,由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且AA∶Aa∶aa=4∶4∶1,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进行繁殖,而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则子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可能为(A.4∶4∶1C.4∶2∶3B.9∶6∶1D.4∶

1∶4解析: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由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且AA∶Aa∶aa=4∶4∶1,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1/2,Aa占1/2,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2+1/2×1/2=3/4,a的基因频率为1/4,根据遗传

平衡定律,该种群繁殖一代,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4×3/4=9/16,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4×3/4=3/8,aa的基因型频率为1/4×1/4=1/16,因此子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可能为9/16∶3/8∶1/16=9∶6∶1。答案:

B7.某种一年生植物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将这种植物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1)将这种植物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使该植物形成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2)在当地生长的这种植物因为环境的变化,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________。①③②④(3)在对移植到原产地这种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

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

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AA个体被淘汰,则aa个体比例将增大,Aa个体比例将减小。(3)种群某基因频率等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两年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变,故该种群未进化。答案:(1)地理隔离突变、基

因重组和自然选择(2)③→④→①(3)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比例/%42.327.360.32464考向4求算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典例4]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则该校学生中X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C.78%、92%B.92%、8%D.8%、92%[解析]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只计算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体,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所以该校学生中Xb的基因频率为100%=8%,则XB的基因频率为1-8%=92%。[答案]B7.36%

+0.32%×2+4%42.32%×2+7.36%×2+0.32%×2+46%+4%×[考向预测]8.(2018年江西景德镇期末)假设一个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的人群,每10个男性就有一个红绿色盲。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该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比例远低于男性,但具体比例无法由题干条件求得B.该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比例约为男性的1/10C.该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0.3D.如果该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只生女儿,则红绿色盲

基因的频率会快速下降解析:已知一个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的人群,每10个男性就有一个红绿色盲,即色盲基因频率为1/10,正常基因频率为9/10,可以算出人群中色盲的概率,C错误;男性色盲为1/10×1/2=1/20

,女性色盲为1/10×1/10×1/2=1/200,因此该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比例约为男性的1/10,A错误、B正确;红绿色盲男性只会将色盲基因传给女儿,与儿子无关,D错误。答案:B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