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PPT
  • 阅读 3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1 页
  • 大小 1.125 M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6章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含答案).ppt,共(61)页,1.125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考纲内容能力要求命题分析1.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ⅡⅠ1.近几年新课标卷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各育种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2018年考查了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用到的核心技术及研究设计方案。2.命题

趋势: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及科技新成果为背景,综合考查遗传定律、基因表达、变异、育种等问题。[考纲导读][思维网络]第1、2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考点一各种育种方法[考点梳理]一、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交配选择基因重组杂交自交F2(1)概念:将

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__________集中在一起,再经过____________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原理:______________。(3)方法:选择两个不同性状的亲本→_____________,得F1→__________,得______→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

。(4)特点: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育种过程缓慢。2.诱变育种基因突变育种进程(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___________,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2)原理:基因突变。(3)方法:选择生物→物理、化学方法诱变→选择→培育。(4)特点

:提高突变率、缩短______________、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盲目性大。二、基因工程育种DNA重组1.概念: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____________技术,即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

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性状。定向地改造别名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操作环境生物体体外操作对象______操作水平DNA______水平基本过程剪切、拼接、导入、表达结果______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

需要的基因产物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基因分子定向2.原理:不同生物间的______________。3.工具(1)基因的“剪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因的“针线”:

________________。(3)运载体:________、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4.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____________→目的基因的________

_____。DNA连接酶质粒基因重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抗虫棉大肠杆菌细菌提取目的基因受体细胞检测与鉴定方法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代表实例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操作简单,目标性强育种年限长矮秆抗病小麦诱变育种基因突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等提高突变

率,加速育种进程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高产青霉菌株三、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方法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代表实例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操作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所得品种发

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中无法开展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京花1号”小麦(续表)方法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代表实例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将一种生物的特定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有

可能引发生态危机转基因抗虫棉(续表)[基础测评]1.下列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C.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D.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答案:A2.提

高作物质量或产量与多种育种技术有关,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两个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用基因工程育种B.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杂交水稻新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育种专家培育“太空椒”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与普通植株相比,用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多倍体植株往往营养物质含

量增加答案:A考点二设计遗传育种的实验[考点梳理]1.思路分析(1)常用的育种方式: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细胞工程育种。(2)设计实验的思路:明确育种目标和要求→确定育种材料→分析育种材料的生物学性质→选

择育种的方式方法→设计具体的育种程序。(3)一般的育种程序:选择亲本→对亲本处理→从子代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类型→继续处理→继续选择。2.育种的一般操作步骤(1)杂交育种的操作步骤①培育显性纯合子品种植物:选取双亲(P)杂交(♀×)→F1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F3„„选出稳定遗传的个体

推广种植。动物: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与隐性类型测交,选择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2个体。②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选取双亲(P)杂交(♀×)→F1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

求的个体种植推广。③培育杂合子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作为种子直接利用,如水稻、玉米等。其特点是利用杂种优势,品种高产、抗性强,但种子只能种一年。培育基本步骤如下:选取符合要求的纯种双亲(P)杂交(♀×)→F1(即所需品种)。(2)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实例:用高秆抗病(DDTT

)和矮秆不抗病(ddtt)小麦品种,培育矮秆抗病小麦的过程,如下图:(3)多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着丝点分裂后的子染色体不分离抑制纺锤体形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多倍体植物。实例:无子西瓜的培育。(4)植物、动

物育种的区别实例: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1)注意几种育种方法的处理时间:①进行诱变育种时,处理的时间是细胞分裂的间期;②利用染色体变异育种时,在种子萌发或幼苗期处理。(2)基因工程育种与诱变育种相比,其优势在于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与杂交育种相比,

其优势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优势在于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多倍体育种可以采用秋水仙素等方法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也可以利用细胞融合技术,但细胞融合可在两个物种之间进行。[

基础测评]1.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B.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C.诱

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D.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A2.图中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⑤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D.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答案:D考向1各种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典例1]下图表示的是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两种方法,若甲乙两图中二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照染色体组数目划分,乙图中会出

现4种染色体组数目不同的细胞B.乙图中获得的三倍体西瓜植株中有两种基因型C.甲图a过程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D.甲图中获得的三倍体西瓜中AAa个体占1/2[解析]乙图中二倍体植株正常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二倍体植株产生的配子

中有1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植株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含8个染色体组。三倍体植株正常体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而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6个染色体组。故按照染色体组数目划分共有6种细胞。乙图中四倍体植株的基

因型为AAaa,产生的配子有三种:AA、Aa、aa,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配子有A、a两种,故产生的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aa四种。甲图中a过程为植物细胞杂交过程,常用的试剂是聚乙二醇。由于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其产生的花粉有A和a

两种,并且各占1/2,因此甲图中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AAa、Aaa,数目各占1/2。[答案]D育种目的育种方法集中双亲的不同优良性状杂交育种(耗时长,但简便易行);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复杂)大

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性状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频率,期望获得理想性状对原有品种实施“定向”改造基因工程育种要求快速育种单倍体育种、植物组织培养对原品种性状进行“增大”或“加强”,提高营养物质含

量多倍体育种突破种间界限基因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据不同育种目标选择不同育种方案[考向预测]1.下列育种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通常选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于单倍体幼苗C.杂交育种时应选择同物种的个体

进行杂交D.西瓜的四倍体植株接受二倍体植株花粉得到的果实为三倍体无子西瓜解析:由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DNA分子进行复制,所以植物通常选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诱变育种,A正确;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于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

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杂交育种时应选择同物种的个体进行杂交,C正确;将西瓜二倍体花粉传到四倍体植株雌花上,结出的果实为四倍体有子西瓜,该西瓜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植株才结三倍体无子西瓜,D错

误。答案:D2.下图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籽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B.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

同的物种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解析: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完成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植株AAaa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a∶aa=1∶4∶1,所以AAaa自交产生AAAA的概率=1/6×1/6=1/

36,B错误;二倍体AA与四倍体AAAA杂交产生的AAA为不育的三倍体,因此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C正确;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染色体58÷2=29(条),所以三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9×3=87(条),D正确。

答案:B3.(2018年山东菏泽期末)我国科学家对“神舟”飞船专为西部大开发而搭载的红杉树种苗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这些种苗具有抗旱、抗寒和速生性能,试分析红杉树种苗所发生的变化和下列选项相似的是()A.利用

基因工程获得各种抗逆性作物新品种B.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C.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葡萄D.用高产不抗病小麦与低产抗病小麦杂交得到高产抗病小麦解析:红杉树种苗所发生的变化为基因突变。利用基因工程获得各种抗逆性作物新品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用X射

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葡萄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错误;杂交得到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方式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答案:B4.要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

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品种: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

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解析: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品种,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材料,通过基因突变获得;要获得基因型为AaBBC的品种,由于本物种没有C基因,所以必须通过转基因技术;要获得基因型为AAaaBBBB的品种,可通过

植物体细胞杂交或多倍体育种;要获得aB的品种,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答案:A5.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SCK基因)导入水稻,筛选出SCK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SCK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SCK基因,假设这两个基

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3∶1B.乙图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1C.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1/2含SCK基因D.丙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

抗虫植株的比例为9∶1解析:图甲所示基因型可看作AA,而非转基因水稻基因型可看作aa,图乙所示基因型可看作Aa(因两个SCK基因都在一条染色体上),图丙所示基因型可看作AaBb(A,B任一基因都抗虫),A错误。则甲图个体自交,F1中

所有的个体都抗虫;乙图个体(Aa)与正常水稻(aa)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1,B正确;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3/4含SCK基因,C错误;丙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5∶1,D错误。答案:B考向2基因工程育种[典例2]玉米自交系(遗传稳

定的育种材料)B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质,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依次进行步骤Ⅰ、Ⅱ试验。Ⅰ.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自交系A,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1)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

,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______(单选)。①T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②G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③酶切后,G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④酶切后,Ti质粒

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表是4种玉米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结果。据表可知,细胞脱分化时使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自交系______________的幼

胚最适合培养成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自交系激素2,4-D(2.0mg/L)6-BA(0.5mg/L)IBA(2.0mg/L)甲991390乙858087丙888312丁168583(3)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时,T-D

NA携带插入其内的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___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解析](1)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则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故①正确;含目的基因的DNA内每种限制酶也只有一个切割位点,目的基

因内不能有限制酶切割位点,故②错误;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酶切后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应不同,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2)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由表中结果可知,使用2,4-D时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比较4个自交系,甲自交系中芽的分化率比较低,

丙自交系中根的诱导率比较低,丁自交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率比较低,乙自交系中愈伤组织形成率、芽的分化率和根的诱导率都相对较高,故最适合培养成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3)试验的目的是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自交系A,则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除草剂

的选择培养基。[答案](1)A(2)2,4-D乙(3)除草剂[考向预测]6.(2018年浙江卷)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C.单倍体育种B.转基因

技术D.多倍体育种解析: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生物的基因(海鱼)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西红柿)中,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B正确。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利用单倍体作为

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纯合子的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物理、化学因素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叫多倍体育种,A、C、D不符合题意。答案:B7.(2018年山东枣庄一模)图示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利用相关的mRNA合成目的基因,需要利用的酶是_______

_。通过①过程构建的结构B,除了含有目的基因之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2)A结构一般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中,其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3)在抗虫

棉培育过程中,发现目的基因已经插入到染色体DNA,但棉花却没有表现出抗虫性状,这时我们一般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____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进行了转录和翻译。(4)当抗虫棉培育成功后,其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若要尽快获得纯种抗虫棉,

请设计一个最佳方案。解析:(1)若利用相关的mRNA合成目的基因,则需要逆转录过程,所以需要利用的酶是逆转录酶。通过①过程构建的结构B是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含有目的基因之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2)A结构是质粒,一般来源于细菌中,其

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条件: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有复制原点(能稳定复制和表达)。(3)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发现目的基因已经插入到染色体DNA,但棉花却没有表现出抗虫性状,这时我们一般要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

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4)转基因抗虫棉一般相当于显性杂合子,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时间。所以要尽快获得纯种抗虫棉,最佳方案就是:首先对培育成功的抗虫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对单倍体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

,从中选择可育的具有抗虫性状的个体,即为我们所需要的纯合子。答案:(1)逆转录酶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2)细菌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有复制原点(3)分子杂交抗原—抗体杂交(4)首先对培育成功的抗虫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对单倍体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从中选择可育的具有抗虫性

状的个体,即为我们所需要的纯合子。考向3育种方式的选择[典例3]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Ⅵ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B.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的途径是Ⅰ→ⅤC.通过Ⅲ→Ⅵ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通过Ⅱ→Ⅳ过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解析]⑤ab为单倍体,没有种子,过程Ⅵ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A错误;Ⅰ→Ⅴ为杂交育种,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的途径是杂交育种,B正确;Ⅲ→Ⅵ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Ⅱ→Ⅳ过程为诱变育种,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最不容易达到目的,D正确。[答案]A生物育种中的

两个易混点(1)混淆“最简便”与“最快”。“最简便”着重于技术含量应为“易操作”如杂交育种,虽然年限长,但农民自己可简单操作,但“最快速”则未必简便,如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其技术含量却较高,例如花粉培养成幼苗的技术就很

复杂。(2)不能正确掌握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单倍体育种主要包括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和筛选四个过程,不能简单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的全部。[考向预测]8.现有高秆不抗病(Bbcc)和矮秆抗病(bbCc)两种作物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高

秆抗病(BbCc)杂交种的目的,下列有关快速育种方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年让高秆不抗病(Bbcc)和矮秆抗病(bbCc)杂交就可以达到目的B.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可以达到快速育种的目的C.制备纯合的亲本对长期培育杂交种是必要的D.只要使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就能实现快速育种的目的解析

: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高秆抗病(BbCc)杂交种的目的,就必须先培育出BBcc和bbCC的纯合子,利用单倍体育种或连续自交的方法可以获得上述纯合子。答案:C9.(2018年辽宁丹东五校联考)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D.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解析:

①是连续自交、汰劣留良的过程,所以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A正确;过程②为花药离体培养,因F1各植株的基因型都相同,所以,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B正确;图中各种筛选过程均为人工选择的过程,

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错误;过程③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项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正确。答案:C考向4生物育种过程的分析及应用[典例4]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

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B.H→I、J→K都必须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C.F1→F2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D.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

向性[解析]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能缩短育种年限,较短时间得到新品种纯合子,A正确;J→K涉及多倍体育种,需要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H→I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需要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F1→F2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

组,C正确;A→B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正确。[答案]B根据育种流程图来辨别育种方式(1)杂交育种:涉及亲本的杂交和子代的自交。(2)诱变育种:涉及诱变因子,产生的子代中会出现新的基因,但基因的总数不变。(3)单倍

体育种:常用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然后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子。(4)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5)基因工程育种:与原有生物相比,出现了新的基因。[考向预测]10.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

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株B

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3)植株C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4)植株E培育方法的原

理是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育种一样,都可以________________。解析:(1)植株A的培育方法是杂交育种,第一步需要杂交,将相关的基因集中到F1上,但F1未表现出所需性状,自交的目的就是通过基因重组,在F2

中出现所需性状(矮秆抗病)植株。(2)植株B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3)植株C是单倍体,由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为一个,所以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个体不可育,为了使单倍体获得可育性,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从而

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植株E的培育方法是利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该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育种一样,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1)杂交育种将位于两个亲

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病基因集中到F1上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2)基因突变(3)植株C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4)染色体数目变异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