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PPT
  • 阅读 3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9 页
  • 大小 1.440 M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ppt,共(79)页,1.440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节染色体变异类型原因结果图解实例____染色体断裂后某一片段丢失染色体变短,片段上的基因丢失猫叫综合征(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考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考点梳理]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缺失类型原因结果图解实例_

___一条染色体上某一片段连接到同源染色体上相应染色体片段上基因出现重复,打破原有基因的平衡果蝇棒状眼____两条非同源染色体断裂后,片段交换,错误接合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形态改变,相应片段上的非等位基因

交换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续表)重复易位类型原因结果图解实例____染色体断裂后,某一片段倒转180°再重新结合相应染色体片段上基因顺序颠倒,基因不丢失—(续表)倒位2.生物变异类型的判定(1)生物类型推断法(2)细胞分裂方式推断法(3)显微镜辅助推断法(4)变异水平

推断法[基础测评]1.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A.染色体缺失片段B.染色体增加片段C.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D.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A2.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变异的频率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使生物性状发生变化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变化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现

代遗传技术直接检验答案:C考点二染色体数目变异[考点梳理]1.类型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1)_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以__________形式成倍增减:如三倍

体无子西瓜。2.染色体组非同源染色体(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_,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物质。即二倍体生物生殖细胞中所含的一组形状、大小、结构互不相同的染色体。

(2)染色体组概念辨析①从本质上看,全为非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②从形式上看,所有染色体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③从功能上看,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3)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①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所示的细胞中所含

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a为3个,b为2个,c为1个。abc②根据基因型判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如图所示的细胞中,它们所含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a为4个,b为2个,c为3个

,d为1个。abcd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发育来源①________②________染色体组≥1③____≥3③根据染色体数与形态数的比值判断:染色体数与形态数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数目的多少,每种形态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染色体组,如玉米的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10种形态,则玉米含有2个染

色体组。3.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配子受精卵2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形成原因自然成因单性生殖正常的有性生殖外界环境条件剧变人工诱导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特点植株弱小,高度不

育正常可育果实、种子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生长发育延迟,结实率低举例蜜蜂的雄蜂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香蕉(三倍体);马铃薯(四倍体);八倍体小黑麦(续表)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三个易误点(1)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因为大部分的生物是二倍体,所以有时误认为单倍

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多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也是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不止一个。(2)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操作对象不同。两种育种方式都出现了染色体加倍情况:单倍体育种操作对象是单倍体幼苗,若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幼苗,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是纯合子;多倍体育种的操作

对象是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单倍体并非都不育。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多倍体的配子如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发育成的单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可育并能产生后代。“二看法”

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基础测评])1.下列各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是(A.果蝇体细胞B.人的卵细胞C.单倍体普通小麦的体细胞D.普通小麦体细胞答案:B2.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是()B.三倍体D.六倍体A.二

倍体C.四倍体答案:C)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答案:A考点三染色体变异的应用[考点梳理]1.单倍

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缩短(1)原理:______________。(2)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3)举例:选育抗病高产(aaBB)植株。(4)优点:明显________育种年限。(5)缺点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花药离体培养2.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1)原理:_______________。(2)常用方法:用___________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4)优点:器官____,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

加。(5)缺点:适用于植物,动物难以开展;多倍体植物生长周期延长,结实率降低。大生物育种的注意点(1)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等过程,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的一个步骤。(2)植物果实发育的必需条件是生长素。正常情况下花粉、种子可刺激植物子房

产生生长素,促使果实发育。也可人工提供生长素促使植物的不受精果实发育,如无子番茄的培育。(3)低温、秋水仙素处理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使得分离后的染色体不能移到细胞的两极,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4)通过细胞融合也可获得多倍体,如两个二倍体细胞融合,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四倍体。比较

项目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变异的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发生时间主要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适用范围所有生物真核生物

、有性生殖核基因遗传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3.比较三种可遗传变异比较项目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产生结果产生新的基因产生新基因型,没产生新基因未产生新基因,基因数目或顺序发生变化鉴定方法光镜下

均无法检出,可根据是否有新性状或新性状组合确定光镜下可检出(续表)注: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基础测评]1.下列4种育种方法中,变异类型相同的是()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②用

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③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A.①②C.①③④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B.③④D.②④答案:A2.如图表示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的不同育种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若⑥过程是动物育种则可用射线处理幼年动物B.①②③育种过程中加速农作物进化,但不产生新物种C.⑤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种子获得纯合品种D.若⑦过程采用低温处理,低温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加倍答案:B考向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典例

1](2018年云南玉溪期末)据下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甲乙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交叉互换属于

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解析]图甲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的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发生,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在显微镜下观察不

到,而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答案]D项目交叉互换染色体易位图解发生部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变异类型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形态观察染色体形态不变,在光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形态改变

,可在光镜下观察到交叉互换与易位的区别[考向预测]1.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内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①②代表染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蝇的缺刻翅是基因b丢失造成的B.①和②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变异能导致新基因的形成D.①和②

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色解析:分析图形可知,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缺失的染色体区段含基因b,A错误;①和②是同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变化前后的情况,B错误;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不能形成新基因,C错误;①和②都是染色体,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

,D正确。答案:D2.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

提供原材料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甲、乙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因为来自甲、乙中的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根据题图,甲中1号染色体发生倒位形成了乙中的1号染色体。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倒位会改变基

因的排列顺序。可遗传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考向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综合考查[典例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

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替换、增添或缺失,而染色体变异往往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所以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数目相对较少。(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

变异。(3)AA植株发生隐性突变后基因型变为Aa,而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后基因型也可变为Aa,题目中已知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以不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在子一代中的基因型都有Aa,该基因型个体表现显性性状,故最早可在子

一代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该种植物自花受粉,且子一代基因型为Aa,则子二代的基因型有AA、Aa和aa三种,故最早在子二代中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aa);子二代虽然出现了显性突变纯合体(AA),但与基因型为Aa的杂合体区分不开(都表现显性性状),需要再自交一代,若后

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才可证明基因型为AA,故最早在子三代中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AA);只有隐性突变纯合体(aa)才表现隐性性状,所以该性状一旦出现,即可确定是纯合体,故最早在子二代中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aa)。[答案](1)少

(2)染色体(3)一二三二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考向预测]3.(2018年湖南湘潭模拟)如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A.①③C.②③B.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图①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发生交叉互换,能够实现基因重组。图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两套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图④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

因重组。答案:B4.(2018年湖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能够遗传的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定不产生新的基因C.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会引起染色体变异解析: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如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该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如果环境变化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是可以遗传的变异,A错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涉及的只是原有基因数目的增加或减少,没有新基因的产生,B正确;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答案:B5.(2018年陕西西安模拟)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再将③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

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⑤×⑥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⑧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③到⑧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由③到④过程是诱变育种,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由于⑥植株是多

倍体,所以由⑤和⑥杂交得到⑨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说明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和一对纯合基因,因此⑧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C正确;由③到⑧过程中要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所以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

材料,D正确。答案:A考向3染色体数目变异[典例3]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人类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B.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引起的变异C.人类多一条第21号染色体引起的先天性愚型D.无子西瓜的培育[解析]A项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D项属

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考向预测]6.下图为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Ⅱ、Ⅲ、Ⅳ、X或Ⅱ、Ⅲ、Ⅳ、Y构成一个染色体组B.雄果蝇为

二倍体C.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形态各不相同D.若Ⅱ染色体与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互换应属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解析:果蝇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Ⅱ、Ⅲ染色体属非同源染色体,其发生基因互换应属“易位”,而非“基因重组”。答案:D7.如图表示体细

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D.④代表的生物是单

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解析:①所示的细胞为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若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的体细胞,则代表二倍体;②所示的细胞为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若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的体细胞,则代

表三倍体;③所示的细胞为4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若它是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个体的体细胞,则代表单倍体;④所示的细胞为1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中含4条染色体,代表单倍体。答案:B8.(2018年湖

南衡阳一模)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某三体果蝇体细胞中Ⅱ号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9,该三体果蝇的基因型为AAa(A为长翅基因,a为残翅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AA、Aa)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请回答:(1)从

变异类型分析,三体果蝇形成属于_______________。(2)该果蝇减数分裂过程,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将来会形成基因型为AA的配子,则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条(多选)。A.4B.5C.8D.10(3)若3条Ⅱ号染色体中任意2条

联会的概率均等,则该三体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4)将正常残翅雌果蝇与某三体雄果蝇(基因型为AAa)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三体=________,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交配过程。解析: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某三体果蝇体细胞中Ⅱ号染色体有3条,

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其基因型为AAa,可以产生AA、a、Aa、A4种配子,比例为1∶1∶2∶2,其中AA、Aa的异常精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三体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正常果蝇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已知该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某次级精母细胞将来会形成基因型为AA的配子,可能该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条Ⅱ号染色体,即该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5条染色体或10条染色体(后期);也可能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

则该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或8条染色体(后期),故选ABCD。(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三体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A∶Aa=2∶1∶1∶2。(4)正常残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a,该三体雄果蝇基

因型为AAa,该三体雄果蝇产生的可以受精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2∶1,因此两者杂交后代Aa∶aa=2∶1,即长翅∶残翅=2∶1,遗传图解如下:答案:(1)染色体数目变异(2)ABCD(3)A∶a∶AA∶Aa=2∶1∶1∶2(4)

1∶0考向4单倍体育种[典例4](2018年安徽皖江联考)小麦的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如图所示为培育矮茎抗锈病优良品种的流程,其中高茎抗锈病亲本植株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花粉幼苗高茎抗锈病×矮茎易染锈病→F1可育植株矮茎抗锈病优良品种A.图中①过程可能会出现两种基因重组B.图中②过程的原理是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C.图中③过程常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图中④过程淘汰的个体也能稳定遗传[解析]过程①是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的过程,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会出现A与T、

a与t或者A与t、a与T两种重组,A正确;图中②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图中③过程常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变成可育植株,C正确;图中④过程得到的个体均为纯合子,都能稳定遗传,D正确。[答案]B[考向预测]9.下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

小麦的过程,其中①③④⑤代表具体操作过程。(1)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操作③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⑤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①表示杂交,其目的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________

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解析:由图可知,①表示杂交,②表示减数分裂,③表示连续自交,④表示花药离体培养,⑤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③连续自交可以提高

纯合子的比例。⑤原理是低温或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①杂交的目的是将纯合子亲本的优良性状(或基因)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答案:(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2)杂交育种(3)连续自交基因重组提高纯合子的比例(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

理低温或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4)优良性状(基因)考向5多倍体育种[典例5](2018年天津卷)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1)可用______________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幼苗计数项目细胞周期间期前

期中期后期末期甲株细胞数x1x2x3x4x5细胞染色体数//y2y/乙株细胞染色体数//2y4y/(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去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_______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Ⅰ中的甲株和幼苗Ⅱ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_____和______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

期的时间长短。(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解析](1)据题意“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可用秋水仙素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的染

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得到多倍体玉米。(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需要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取玉米幼苗的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进行观察。由于只有根尖的分生区进行细胞分裂,因此可观察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进行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是使细胞

相互分离开,压片是进一步使细胞相互分散开,如果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会使细胞均多层重叠。在观察细胞分裂时,材料经过解离已经死亡。观察到的某一状态的细胞数量越多,说明该时期持续时间越长。因此可用x1表示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时间长短,用x2+x3+x4+x5来表示甲株细

胞周期中的分裂期的时间长短。(3)秋水仙素诱导导致幼苗在有丝分裂前期不出现纺锤体,因此后期染色体加倍后细胞不会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进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诱导之前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再进行下一次细胞分裂时,按照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因此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

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答案](1)秋水仙素(或低温)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x1x2+x3+x4+x5(2)分生(3)[考向预测]10.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条件及试剂使用的叙述,错误的

是()①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②酒精:与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使用方法相同③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作用相同④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使用目的相同A.①②B.②③C.②

④D.③④解析: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均是抑制纺锤体形成;酒精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于冲洗根尖表面的卡诺氏液,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用于洗去载玻片上多余的染液,用法不同;卡诺氏液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

目的变化”实验中用于固定根尖细胞,“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使用目的相同,均是使染色体着色。答案:B11.已知伞花山羊草是二倍体,

二粒小麦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处理杂种P获得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异源多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产生的杂种Q中一定含有

抗叶锈病基因C.射线照射杂种R使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D.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解析: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异源多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杂种Q中不一定含有抗叶锈病基因,B项

错误;杂种R中抗叶锈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错误;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项正确。答案: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和步骤2

.实验中各种试剂的作用(1)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2)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附着在根尖表面的卡诺氏液。(3)解离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以1∶1混合):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4)清水: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影响染色。(5)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2)选材应选用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

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3)“抑制纺锤体形成”不等同于“着丝点不分裂”。(4)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不等同于处理“任何细胞”。处理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株或种子数处理时间成活率(%)变异率(%)滴芽尖生长点法0

.05305d1001.280.186.424.30.274.218.2[典例](2018年辽宁丹东五校联考)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

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研究表明,这三种秋水仙素的浓度中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浓度是______________。(3)鉴定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________、染色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__________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解析](1)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是因为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2)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是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芽尖生长点,检测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可见,自变

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因变量是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1%时,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最大,说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浓度是0.1%。(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需要制作相关的临时

装片,其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固定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借助显微镜观察时,应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芽尖生长点[答案](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2)秋水仙素的浓

度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0.1%(3)漂洗有丝分裂中期[举一反三]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低温处理洋葱根尖后会引起成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在观察低温处理的洋葱

根尖装片时,通过一个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的变化情况C.低温处理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材料的原理是相同的D.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细胞,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调节视野的亮度,再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解析:洋葱根尖成熟区细

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制成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通过一个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B错误;低温处理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的,C正确;在高倍镜下观察时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D错误。答案:C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