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PPT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9 页
  • 大小 871.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答案).ppt,共(49)页,871.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3、4节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考点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考点梳理]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者:________________。2.DNA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沃

森和克里克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胞嘧啶3.结构层次C、H、O、N、P磷酸4.空间结构反向平行碱基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__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排列

在内侧。(3)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相连接并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碱基对;互补配对原则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5.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解读图2图1(1)由图1可解读以下信息(2)图2是图1的简化形式

,其中①是磷酸二酯键,②是氢键。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①部位。(3)综合分析,可获得以下信息多样性特异性①DNA分子具有________:若一段DNA分子由n个碱基对组成

,每一位置都有A、T、C、G四种可能性,则共有4n种碱基排列顺序。②DNA分子具有________:每个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蕴藏着特定的遗传信息。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稳定性6.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规律(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2)

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数量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总碱基数×50%,A+G=T+C=A+C=T+G=(A+T+C+G)×50%,A+GT+C=A+C=1。T+G(3)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简记为“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在单、

双链中所占比例相等”。设在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上A1+T1=n%,因为A1=T2,A2=T1,则在另一条链上A2+T2=n%。所以在整个DNA分子中A+T=A1+A2+T1+T2=%%2nn=n%。并

非所有的DNA分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单链DNA分子中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和嘧啶数不一定相等。[基础测评]1.下面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DNA分子中

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D.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答案:D2.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

下叙述正确的是()A.解旋酶可以断开⑤键,因此DNA的稳定性与⑤无关B.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D.A链、B链的方向相反,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答案:D3.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

数的40%,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5%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25%22%B.30%20%D.35%18%C.50%44%答案:A考点二DNA分子的复制[考点梳理]2.生物体

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半保留复制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3.时间:发生于细胞分裂或病毒增殖时,真核生物DNA复制发生于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NA分子的复制(1)过程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解旋螺旋双链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碱基互补配对(2)结果:1个DNA复制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DNA。(3)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4)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

息的连续性。5.与DNA复制相关的计算(1)子代DNA分子数:2n个。①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②含14N的有2n个,只含14N的有(2n-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2)子代DNA分子的总链数:2n×2=2n+1条。①无论复制多少次

,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②含14N的链数是(2n+1-2)条。(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

脱氧核苷酸为m×(2n-1)个。②若进行第n次复制,则需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基础测评]1.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ABCD答案:D

2.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需要能量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C.b链中(A+G)/(T+C)的值一定与c链中的相同D.正常情况下,a、d链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答

案:D考向1DNA分子的结构[典例1]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A.2和2个钉C.3和2个钉B.2和3个钉D.3和3个钉[解析]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

3个氢键,由此可推知A与T之间最好钉两个图钉,C与G之间最好钉3个图钉。[答案]B[考向预测]1.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能够储

存遗传信息C.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U、G与C的配对原则D.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的解析: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储存遗传信息的是碱基对的排

列顺序,B错误;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G与C的配对原则,C错误;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D正确。答案:D考向2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规律[典例2]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

+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

一比值等于1[解析]由于双链DNA碱基A数目等于T数目,G数目等于C数目,故(A+C)/(G+T)为恒值1,A错;A和T碱基对含2个氢键,C和G碱基对含3个氢键,故(A+T)/(G+C)中,(G+C)数目越多,氢键数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错;(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等,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是双链DNA,(A+C)/(G+T)=1,D正确。[答案]D有关碱基计算的“三步曲”

第一步:注意题中已知的和所求的碱基比例是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还是占DNA分子一条链上碱基的比例。第二步:画一个DNA分子模式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和所求的碱基。第三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规津进行

计算。[考向预测]2.(2018年安徽皖江联考)已知某双链DNA分子(非环状)的一条单链中(A+C)/(T+G)=m,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中(A+C)/(A+C+T+G)=0.5B.

该DNA分子中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DNA分子的两端C.该DNA分子中的(A+C)/(T+G)=1D.该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碱基的种类及其比例解析: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因此该DNA分子中(A+C)/(A

+C+T+G)=0.5,A正确;每个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B正确;整个DNA分子中,A等于T,G等于C,所以(A+C)/(T+G)=1,C正确;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错误。答案:D3.下列关于双链D

NA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C.一条链的C∶T=1∶2,则互补链的G∶A=2∶1D.一条链中A∶T∶G∶C=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答案:C解析:由DN

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两条DNA单链中A1=T2、T1=A2,如果A1=T1,则A2=T2,A正确;两条DNA单链中C1=G2、G1=C2,如果G1=2C1,则G2=1/2C2,B正确;由于两

条DNA单链中C1=G2、G1=C2、A1=T2、T1=A2,如果C1∶T1=1∶2,则互补链的G2∶A2=1∶2,C错误;由于两条DNA单链中C1=G2、G1=C2、A1=T2、T1=A2,如果A1∶T1∶G1∶C1=1∶2∶3∶4,则A2∶T2∶G2∶C2

=2∶1∶4∶3,D正确。考向3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典例3](2018年浙江卷)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

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D.实验结果说明

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解析]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A正确;14N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N,故下沉的是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B错误;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C

正确;实验结果能够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D正确。[答案]B[考向预测]4.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C

.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DNA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解旋酶的催化,C错误。答案:C5.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

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②C.子三代DNA应为④B.子二代DNA应为①D.亲代的DNA应为⑤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一代DNA应为②,子二代DNA应为

①,子三代DNA应为③,亲代的DNA应为⑤。答案:C6.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

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效率解析:由图可看出,此段DNA分子有三个复制起点,但多个复制起点并不是同时开始的。答案:A考向4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典例4]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

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A.1N×2i-1B.1N×2iC.1N×2i+1D.1N×2i+2[解析]N个DNA分子第i轮复制结束后,得到的DNA分子数为N×2i,在此基础上复制一次得到的DNA分子的总数为N×2i+1

,其中以变异的DNA分子为模板复制一次,得到一个变异的DNA分子和一个正常的DNA分子,由此可推知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1/(N×2i+1)。[答案]C巧借模式图解答与DNA复制有关的问题学会画DNA分子半保留

复制图解有助于理解DNA的相关计算规律,如下图所示:[考向预测]7.(2018年安徽黄山八校联考)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侵染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

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都含15NB.所有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15NC.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所有子代噬菌体的1/50D.所有子代噬菌体只含15N不含32P解析:噬菌体增殖的模板是由噬菌体自身提供的,细菌提供了原料、酶、场所等,所以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

壳中都含15N,A正确;核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且原料都来自细菌,所以所有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15N,B正确;由于释放出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有2个,所以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所有子代噬菌体的1/50,C正确;所有子代噬菌体都含15N,只

有2个子代噬菌体含32P,D错误。答案:D8.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

的替换()A.2次B.3次C.4次D.5次解析:设B代表5-BrU,第1次复制可实现A—B,第2次复制可实现B—C,第3次复制可实现C—G,即至少经过3次复制后,可以实现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答案:B考向5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综合考查[典例5](2016年新课标Ⅱ卷)某

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解析]该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

,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答案]C[考向预测]9.(2018年辽宁丹东五校联考)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若减数分裂结束,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每条都含32P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减Ⅱ后期细胞中均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

分子且都含32P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一次,则子代DNA都是其中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不含32P;若减数分裂结束,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10条不成对的染色体,每条都含32P,A错误;若完成

一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每一条都含32P,B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减Ⅱ后期细胞中含2个Y染色体或2个X染色体,且都含32P,C错误;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

个DNA分子且都含32P。答案:D10.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

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解析: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A错误;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可知,

此时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A)、蓝(B)、绿色(b)荧光点,各1个,B错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数目加倍,因此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正确;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过程异常,D错误。答案:C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