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章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含答案)

PPT
  • 阅读 3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7 页
  • 大小 966.5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章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章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章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章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章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含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章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含答案).ppt,共(57)页,966.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3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考点一性别决定方式与伴性遗传的规律[考点梳理]一、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平行1.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____________上,因为基因和

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关系。比较项目基因染色体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___,一个来自______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自由组合____________自由组合生殖过程中在杂

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_________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________相对稳定2.基因和染色体的比较父方母方非等位非同源染色体独立性形态结构基因红眼红眼白眼313.摩尔根果蝇实验(1)发现问题P红眼()×白

眼()↓F1________()↓F1(雌、雄交配)F2_____(雌、雄)∶____(雄)=____∶____(2)假说解释(3)结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上。X染色体XwXWXW红眼白眼YXwY项目XY型ZW型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Y常染色体+ZZ染色体组成常染色

体+XX常染色体+ZW代表生物人等大部分动物蝶、蛾、鸟类等二、性染色体决定性别1.性别决定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雌雄同体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2.XY型、ZW型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而不是基因型,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

离定律。3.自然界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方式,如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蜜蜂等),环境因子(如温度等)决定性别等。基因的位置Y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模型图解三、伴性遗传性别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___

_____相联系的遗传方式。2.类型基因的位置Y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遗传连续性双亲正常子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子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

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连续遗传现象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续表)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下图所示)(1)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

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基础测评]1.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C.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答案:D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可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B考点二伴性遗传的应用[考点梳理]1.判断基因的位置(1)方法一:正交和反交。细胞质①

正交和反交结果都与母本相同,说明基因在________中。②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说明基因在____________上。③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基因在____________上。如:P:灰身雌蝇×黄身雄蝇↓F1:灰身雄蝇、黄身雌蝇P:黄身雌蝇×灰身雄蝇↓F1:黄身雌蝇、黄身

雄蝇结论: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黄色是显性性状。常染色体X染色体(2)方法二: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对于ZW型生物则相反,选用雌性显

性与雄性隐性进行杂交。2.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别(1)对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选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进行杂交,后代表现隐性性状的为雄性,表现显性性状的为雌性。(2)对于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选

用雌性显性与雄性隐性进行杂交,后代表现隐性性状的为雌性,表现显性性状的为雄性。婚配方式子代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患病比例XBXB×XbY(女性正常与男性色盲)XBXb(女性携带者)、XBY(男性正常)无色盲Xb

Xb×XBY(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Y(男性色盲)女儿无色盲,儿子全为色盲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分析(1)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婚配方式子代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患病比例XBXb×XBY(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

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女儿无色盲,儿子一半色盲XBXb×XbY(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色盲)、XBY(男性

正常)、XbY(男性色盲)男女各一半色盲(续表)(2)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多于女儿①男性患者________女性患者:男性由于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b即患病;女性则要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②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__

______传递给外孙。[基础测评]1.假设每一代中均既有男性又有女性,那么,下列哪组单基因遗传病肯定会表现出“代代相传且男女患病概率不同”的特点()A.常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隐性、伴Y染色体B.常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显性、伴Y染色体

C.常染色体隐性、伴X染色体显性、伴Y染色体D.伴X染色体隐性、伴Y染色体答案:D2.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

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答案:D考向1性别决定[典例1]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A.芦花雌鸡×纯合芦花雄鸡B.非芦花雌鸡×纯合

芦花雄鸡C.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D.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解析]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杂交后,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A项错误。非芦花雌鸡(ZbW)和纯合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ZBZb、ZBW,即后代全为芦花鸡,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B项错误。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雄鸡全为芦花,雌鸡全为非芦花,C项正确。非芦花雌鸡(ZbW)和

杂合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即后代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和非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D项错误。[答案]C[考向预测]1.(2018年江西景德镇期末)鸟类中极少数个体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具有生殖能力的公鸡,但染色体组成仍为ZW。如果性

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染色体组成为WW的受精卵不能发育)()A.2∶1B.1∶1C.1∶0D.3∶1解析:性反转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仍然为ZW,与正常母鸡ZW交配,后代ZZ∶ZW∶WW=1∶2

∶1,其中WW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因此后代ZZ∶ZW=1∶2,即母鸡∶公鸡=2∶1。答案:A考向2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典例2]为了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摩尔根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果蝇杂交实验,最终证明了基因在

染色体上。杂交实验如下:(1)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2)实验中摩尔根假设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其等位基因。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中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可能位于X、Y

染色体同源区段。①试用遗传图解证明该同学的观点。②提出假设后,摩尔根设计了果蝇的回交实验,即:让F1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代中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1∶1∶1∶1。这一比例能否验证红眼和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吗?______________。请从回交子代中选

择合适亲本,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验证“白眼基因和红眼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要求:写出简单方案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题图实验可知,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F1表现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F2红眼与白眼之比是3∶1,符合孟德尔遗传的基因分离定律,眼色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该性状的

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1)摩尔根该实验中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容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目少、相对性状明显等。(2)①根据题意分析,某同学假设该实验中红眼基因和白眼

基因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则图示遗传图解可以表示为:②F1雌果蝇是杂合子,让F1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代中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1∶1∶1∶1,并不能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应该从回交子代中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子代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答案](1)容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目少、相对性状明显等(2)假说—演绎法(3)如上图(4)否(或“不能”)(5)从回交子代中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子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控制红

眼和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考向预测]2.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

全部是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解析: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

野生型个体杂交时,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中比例均为1∶1,A、C项错误;白眼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B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考向3各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典例3]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

代人中连续出现[解析]短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同,A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错误;白化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错误。[答案]B[考向预测]3.(2018年江西景德镇期末)如下图,是某种罕见的遗传病家系,这种病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解析:根据系谱图可知,该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且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C4.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

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甲乙丙丁A.甲B.乙C.丙D.丁解析: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如果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所以D可以排除。答案:D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残翅1/2有眼1/2雌9∶3∶3∶11/2雄9∶3∶3∶11/2无眼1/2雌9∶3∶3∶11/2雄9∶3∶3∶1考向4判断基因的位置[典例4](2018年新课标Ⅰ卷)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

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结果,_____

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

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解析](1)分析题干可知,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无眼=1∶1,

且与性别无关联,所以不能判断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E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为XEXe和XeY,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

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是无眼。(2)要通过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选择表中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无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若无眼为显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则该杂交子代中无眼∶

有眼=3∶1;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则该杂交子代全部为无眼。(3)表格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

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E或e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__和aabb__,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Ee,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2×2×2=8(种)。F2中黑檀体(1/4aa)长

翅(3/4B_)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答案](1)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

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8隐性[考向预测]5.人类的红绿色盲是典型的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有关伴X隐性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通常为女性B.儿子的患病基因一定是由其母亲传递的C.父母正常,女儿可能是患者D.双亲若表现正常,则后代都正常解析:

人类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儿子Y染色体来自父亲,位于X染色体上的患病基因一定是由其母亲传递的;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双亲表现正常,但儿子有可能患病。答案:B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

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雌蝇中G基因纯合时致死。答案:D红眼朱红眼无眼雌性个体15/615/619/61雄性个体24/618/610考向5相关概率的计算[典例5](2018年浙江卷)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

、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表。回答下列问题:(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2)若要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F2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__种基因型,让其

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亲代有眼杂交产生无眼,即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即有眼为显性,无眼为隐性;根据F1和表格给出的F2的表现型和比例,雄性无眼均为0,推测该性

状一定在性染色体上,究竟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需要进一步推导。我们可以先假设:若只在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则F1雌性不能出现无眼,该假设不成立。若在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则亲代雄性X上必为b,才可能出现XbX

b无眼雌性。综上可知,B(b)基因是在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2)对这道题而言测交需要双隐性个体,但是该昆虫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所以双隐性个体不存在不能进行测交。(3)根据F1代雌性均为红眼且有无眼出现,则亲代中雌性为AAX

BXb;雄性均有眼,且为红眼,推理得雄性亲代为aaXbYB。则F1雌性为AaXBXb,AaXbXb,雄性为AaXBXB,AaXBYb。利用配子法,由F1得出F2红眼雌和红眼雄的基因型比值如下:14XB34Xb14XB116XBXB316XBXb14Xb116XBX

b316XbXb12YB18XBYB38XbXB随机交配产生的F3:aa产生概率2/3×2/3×1/4=1/9;XbXb的产生概率4/5×3/4×1/4=3/20;排除双隐性纯合致死,剩下群体的概率为1-1/9×3/20=59/60;则F3中无眼雌性个体概率为8/

59。[答案](1)显X和Y(2)不能aaXbXb个体致死(3)458/59[考向预测]7.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

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答案:B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白眼表现型为1

/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基因型为BbXRXr,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中雌果蝇为BbXRX

r,雄果蝇为BbXrY,则各含有一个Xr基因,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是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胞和极体均为bXr,D正确。8.(2018年湖南六校联考)临武鸭是中国八大名鸭之一,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它的羽毛颜色有白色、麻灰、土黄

和棕褐色,由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a在常染色体上,基因B、b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上,基因A控制合成酶A形成麻灰色羽毛,基因B控制合成酶B形成土黄色羽毛,无A、B基因时羽毛呈白色,A、B同时存在时羽毛呈棕褐色。下图1示羽色遗传机

理,图2为临武鸭一个家系的羽毛颜色遗传图谱。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2号为一只棕褐色个体,其基因型为________,3号与2号交配时生出7号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请在下侧方框中画出3号产生此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只需画出相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并

在染色体的对应位置标注相关基因)。(2)此家系中8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________。(3)现有一只麻灰雄鸭,欲在一个繁殖季节内鉴定其基因型,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设计思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与之杂交;预期结果及分析:①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麻灰雄鸭为杂合子;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麻灰雄鸭很可能为纯合子。解析:据图分析,A_ZB_为棕褐色,A_Zb_为麻灰色,a

aZB_为土黄色,aaZb_为白色。(1)2号为一只棕褐色雄性,基因型为A_ZBZ_,后代4号为aaZbW,所以2号基因型为AaZBZb;同理,7号的基因型为aaZbZb,说明3号基因型为AaZbW,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Z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如下:。(2)根据以上

分析可知,1号基因型为aaZBW,2号基因型为AaZBZb,3号基因型为AaZbW,则5号基因型为aaZBZB或aaZBZb,6号基因型为AAZbW或AaZbW,因此8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2/3×1/2×1/2×1/2=1/12。(3)现有

一只麻灰雄鸭,基因型可能为AAZbZb或AaZbZb,可以选择多只白色雌鸭与之杂交,判断其基因型。①若子代有白色个体,该麻灰雄鸭为杂合子;②若子代只有麻灰色个体,该麻灰雄鸭很可能为纯合子。(2)1/12(3)多

只白色雌鸭答案:(1)AaZBZb①有白色个体aZb②只有麻灰色个体性别AAAa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9.(2018年湖北宜昌模拟)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B和b基因决定,这对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腹部有斑与无斑由常染色体上的

A和a基因决定,有无斑、基因型及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实验:现用一只无斑红眼雌蝇与一只有斑红眼雄蝇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红眼()、②无斑白眼()、③无斑红眼()、④有斑红眼()。(1)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③杂交,子代为有斑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3)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

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双亲均为红眼。只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则形成异常配子的亲本是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异常配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无斑红眼雌蝇基因型为_aXBX-,有斑红眼雄蝇基因型为A_XBY,由于子代出现了①有斑

红眼()(基因组成为AAXBX-)和②无斑白眼雄蝇(基因组成为aaXbY),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以上分

析已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若只考虑有无斑,②的基因型为aa,③的基因型为2/3Aa、1/3aa,则后代Aa∶aa=1∶2,因此子代为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3)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双亲均为红眼,说明该

白眼果蝇基因型为XbXbY,则其母本是携带者,其两个Xb都来自于母本,即母本产生了XbXb卵细胞。答案:(1)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AaXBXb与AaXBY1/6(3)母本

XbXb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