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含答案).ppt,共(65)页,1.121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纲内容能力要求命题分析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Ⅱ1.本部分内容新课标卷主要以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步骤、遗传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遗传定律的实
验验证等,2018年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内容。2.命题趋势:以选择题、非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属于高频考点。重点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选择题多与概念、实验操作及计算有关。非选择题多以具体实例,结合遗传定律内容和相关实验设计进行考查。[考纲导读][思维网络]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所具特点相应优点豌豆是①__________、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②______,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豌豆品种间有许多易于区分的③__________用具有相对性状的植株做杂交实验,实验结果易观察和分析
豌豆的生长周期④_____短时间内获取后代,便于分析豌豆的后代数目多便于⑤______分析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考点梳理]一、孟德尔遗传实验1.以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自花传粉纯种相对性状短统计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
杂交操作符号PF1F2________♀♂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自交杂交________二、分离定律的发现套袋处理人工授粉1.异花传粉的步骤:①去雄;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2.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其含义×父本3.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1
)发现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母本显性性状分离分离遗传因子成对分离随机(3)演绎验证:测交实验①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____________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dd11隐
性基因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1∶11∶1②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________。④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推理的预期结果一致,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是正确的。(4)总结规律:在生物的______细胞中,控制__________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__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体同一配子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4.分离定律的深化
理解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1)分离定律的实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随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一对相对性状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
物。(3)辨析“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①属于“假说”的内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__________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________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②属于“演绎”的内容:F1能产生数量____
____的两种配子,即D∶d=________。成对成单相等1∶1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要__________抓取,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保证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比例相同。(2)重复的次数足够多。随机1∶2∶13∶13.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____
______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的数量比约为__________。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基础测评]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
交B.杂交时,须在开花后除去母本的雄蕊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答案:D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
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答案:D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考点梳理]1.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
性(1)根据定义判断(杂交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①若A×B→A,则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②若A×B→B,则B为__________,A为__________。③若A×B→既有A
,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2)根据性状分离现象进行判断(自交法)性状表现相同的两个亲本杂交(相当于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
①若A⊗,后代中既有A,又有B,则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__。隐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②若B⊗,后代中既有A,又有B,则B为__________,A为__________。③显性性状(3)子代足够多
时,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4)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
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2.鉴定个体的基因型(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别)(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2)自交法(3)鉴定配子种
类:花粉鉴定法。待测个体配子(花粉)(4)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表现型及比例AA×AA显×显AA全为显性AA×Aa显×显AA∶Aa=1∶1全为显性AA×a
a显×隐①______全为显性Aa×Aa显×显AA∶Aa∶aa=②____________显性∶隐性=3∶1Aa×aa显×隐Aa∶aa=1∶1显性∶隐性=1∶1aa×aa隐×隐aa全为③______3.相关概率的计
算Aa1∶2∶1(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隐性(2)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标曲线图为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
12n+112-12n+1解答此类问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亲本必须是杂合子,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n值取其自交次数。若以Aa为子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子二代,则上述所有n值都要换为n-1。②分
析曲线时,应注意辨析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当n→∞,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而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③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n-1)/(2n+1),杂合子比例
为2/(2n+1)。4.异常分离比问题(1)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1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红花、粉红花、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
,图解如下:(2)致死现象①胚胎致死:某些基因型的个体死亡,如下图所示②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a
a=1∶1。项目25℃(正常温度)35℃VV、Vv长翅残翅vv残翅(3)表型模拟问题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受环境影响,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相符。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项目HHHhhh雄性有角
有角无角雌性有角无角无角(4)从性遗传问题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下表[基础测评]1.一白化
病女子与一正常的男子结婚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两个孩子,则这两个孩子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A.1/2B.1/4C.1/8D.3/4答案:D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
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B.4∶4∶1D.1∶2∶1A.3∶3∶1C.1∶2∶0答案:B考向1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典例1]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
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下图:(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__性性状。图中①和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__。(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
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__。(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果蝇腹部的短刚毛与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实验2可知,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新出现
的短刚毛为隐性性状,则长刚毛为显性性状。实验1中显性个体∶隐性个体=1∶1,可知实验1的交配类型为测交,因此①和②的基因型依次是Aa、aa。(2)实验2中,与野生型表现型(腹部有短刚毛、胸部有短刚毛)不同的是腹部有长刚毛、胸部有短刚毛和腹部有长刚毛、胸部无刚毛两种类型。因为F2中胸部无刚毛的果
蝇占腹部有长刚毛果蝇的1/3,所以③的基因型应为AA,在实验2后代中所占的比例为3/4×1/3=1/4。(3)由决定胸部无刚毛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基因型为Aa,可以推测两个A基因同时存在时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答案](1)相对显Aa、aa(2)2AA1/4(3)两
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考向预测]1.(2018年四川德阳联考)孟德尔进行豌豆高茎和矮茎杂交实验操作中,下列不符合实际的说法是()A.高茎和矮茎植株上各取若干朵花去雄套袋B.雌蕊成熟时,分别取高茎和矮茎上正常花的花
粉,给矮茎、高茎上的去雄花授粉C.只给高茎上的若干花去雄,再授以矮茎的花粉D.高茎、矮茎上去雄,人工授粉后所得种子,均应统计并继续实验解析: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父本不需去掉雄蕊套袋,母本需要去掉雄蕊套袋,孟德尔进行了正
交和反交实验,矮茎和高茎均可作为母本,故高茎和矮茎植株上各取若干朵花去雄套袋,A符合实际、C不符合实际;由于矮茎和高茎均可作为母本,所以雌蕊成熟时,分别取高茎和矮茎上正常花的花粉,给矮茎、高茎上的去雄花授粉,B符合实际;高茎、矮茎上去雄,人工授粉后所得种子
,均应统计并继续进行自交实验,D符合实际。答案:C2.(2018年湖南怀化期中)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B.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析: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不符合分离定律,B错误;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C正确;不遵守操
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答案:C考向2交配方式的选择[典例2]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雌雄异株植物)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
小麦显性抗病纯合体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C.杂交、测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D.测交、杂交、自交[解析]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可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其中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法;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
自交法,对于雌雄异株植物只能采用杂交法;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法。[答案]A检测个体的基因型,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可以用测交法和自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无须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考向预测]
3.(2018年山东、湖北联考)遗传实验过程中,生物的交配方式很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B.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C.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也可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
的显隐性D.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解析: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还可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A正确;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自交也可用于确
定某个个体的基因型,B正确;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但不能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错误;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可以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核基因还是细胞质基因,也可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常染色体基因还是性染色体基因,
D正确。答案:C4.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A.绿色果皮植
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D.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解析:若两亲本是纯合子,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能判断显隐性
;黄瓜无性染色体,正交反交结果相同;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果皮为显性,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绿色果皮是纯合子,所以绿色果皮和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代若出现黄色果皮植株则黄色果皮为显性,若后代为绿色果皮,则绿色果皮
为显性。答案:C考向3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及概率计算[典例3]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结婚,妻子的父母都是褐眼,其妹是蓝眼。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A.1/4B.1/8C.1/6D.1/2[解析]妻子是褐眼,其父母都是褐眼,其妹是蓝眼,说明褐眼是显性性
状,蓝眼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褐眼基因,a表示蓝眼基因,褐眼妻子基因型为1/3AA、2/3Aa,蓝眼男子基因型为aa,则他们后代为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2/3×1/2×1/2=1/6。[答案]C自交与自由交配的
辨析与应用①自交: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2/3AA、1/3Aa的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2/
3(AA×AA)、1/3(Aa×Aa),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3/4AA、1/6Aa、1/12aa,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_、1/12aa。②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
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a.♀2/3AA×♂2/3AA→4/9AAb.♀2/3AA×♂1/3Aa→1/9AA+1/9Aac.♀1/3Aa×♂2/3AA→1/9AA+1/9Aad.♀1/3Aa×♂1/3Aa→1/36
AA+1/18Aa+1/36aa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10/36Aa、1/36aa,表现型为35/36A_、1/36aa。解法二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2/3AA、1/3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1/6,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5/6)2=25
/36,Aa=2×5/6×1/6=10/36,aa=(1/6)2=1/36。[考向预测]5.(2018年湖北武汉模拟)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
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解析:由于双亲皆为褐眼,在孩子中出现蓝眼,可推知双亲均为杂合子,若控制褐眼和蓝眼的基因分
别用A和a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则其亲生孩子可能是蓝眼(aa),也可能是褐眼(AA或Aa),所以无法确定甲、乙、丙三个孩子中哪一个是收养的;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1/2=1/8;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答案:D6.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
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一组全部让其自交,二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B.3/8、1/9C.1/6、5/12D.1/6、1/9解析:Aa自交后代去掉隐性个体后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该群体产
生配子A、a的概率分别为2/3、1/3。若让其自交,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若让其自由传粉,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1/3×1/3=1/9。答案:D7.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统计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得到如下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解析: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于1
,但不会为1,可用a曲线表示;其中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可用b曲线表示;而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0,但不会为0,可用c曲线表示。答案:C考向4显隐性的判断[典例4](2018年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①紫花
×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紫花×紫花——紫花,说明紫花为纯合子,但不能确定紫花是
显性还是隐性,①错误;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即子代紫花∶白花≈3∶1,说明亲本紫花是杂合子,紫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②正确;紫花×白花——紫花,据此可判断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③正确;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即子代紫花∶白花≈1∶1,说明亲本之一为杂
合子,另一为隐性纯合子,但不能确定紫花和白花谁是显性谁是隐性,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答案]B[考向预测]8.(2018年甘肃兰州统考)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
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则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隐性性状的玉米植株所结种子,有显性也有隐性B.显性性状的豌豆植株所结种子,有显性也有隐性C.隐性性状的豌豆植株所结种子全为隐性D.显性性状的玉米植株所结种子全为显性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受粉植物
,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纯合显性个体自交,所结种子全部为显性,纯合隐性个体自交,所结种子全部为隐性;玉米为异花传粉植物,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所以纯合显性个体所结种子全为显性,纯合隐性个体所结种子既有显性也有
隐性。答案:B考向5异常分离比问题[典例5](2018年天津静海调研)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
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遗传因子)类型可能是(A.TTC.ttB.TtD.TT或Tt[解析]首先根据“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推知这一个测交过程,该
短尾鼠的基因型为Tt且能存活;其次“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由于子代出现了正常尾tt,所以杂交的短尾鼠的基因型量一定为Tt,根据分离定律,其后代应为TT∶Tt∶tt=1∶2∶1,已知Tt和tt个体能存活,故推知
死亡个体的基因型为TT。[答案]A[考向预测]9.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
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C.2∶1B.1∶2D.3∶1项目2/3A1/3a2/3A4/9AA2/9Aa1/3a2/9Aa1/9aa(死亡)解析:a的基因频率为2/3
×1/2=1/3,则A的基因频率为1-1/3=2/3,所以自由交配的棋盘式应为:最后结果是子一代中AA占1/2,Aa占1/2,两者比例为1∶1。答案:A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杂交组合F1表现型交配组合F1表现型A∶30对亲本红花×红花3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绿茎∶紫茎=1∶1B∶30对亲本红花×白花5红花∶1白花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C∶30对亲本白花×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10.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
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且绿茎个体纯合致死。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
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5)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
1或1∶1的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A组双亲均为红花,而后代有白花,则白花为隐性性状。(2)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AA或Aa)使其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
∶白花=3∶1。(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F1中5红花∶1白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设显性基因为A,则有AA∶Aa=2∶1。(4)D组:绿茎×紫茎,后代绿茎∶紫茎=1∶1,而E组紫茎自交全为紫茎,绿茎个体纯合致死,则紫茎为隐性性
状。(5)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答案:(1)白色A(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2∶1(4)紫茎D和E(5)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