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9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44.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共(5)页,14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3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又叫干冰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里D.二氧化碳气体不

能供给人们呼吸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房失火只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

,会使人中毒死亡C.在煤矿的矿井里,通风并严禁烟火,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爆炸事故D.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4.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

钠固体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

灰水吹气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7.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操作: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②向长颈漏斗

中注入稀盐酸;③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气体并验满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②③⑤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②⑤③①8.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供给呼吸B.作气体肥料C

.用于灭火D.生产碳酸饮料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CO2B.用排水法收集O2C.加热固体D.测定溶液pH10.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1.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

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实验证明

干冰具有________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12.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插在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_.13.“全国低碳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符合“主题是________A.提倡焚烧树叶增加肥料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________

14.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________的变化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溶于水,研究氧化钙与水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

的广口瓶内________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________(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三、实验探究题15.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1)写出图乙中a仪器的名称________;(2)欲使图甲装置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停止,

所做的操作是________,它和乙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装置作用原理相似;(3)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要验证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操作方法是:________。16.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

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2)

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

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

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写出塑料瓶中先后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17.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3)要制的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________的洗气瓶.(4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四、综合题18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倡导“低

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回答下列问题:(1)低碳生活中“低碳”的含义________(2)下面做法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是________.(填序号)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②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③出门多开

车,少走路④使用清洁能源.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C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二、填空题11.【答案】CO2

;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稀盐酸;Mg+2HCl═MgCl2+H2↑;没有气泡产生12.【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液面上升13.【答案】C;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14.【答案】变瘪;可;气压;b三、实验探究题15.【答案

】(1)长颈漏斗(2)从白醋中提气眼药水瓶(或用夹子夹紧橡皮管);A(3)C;在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16.【答案】(1)大理石(2)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

也会出现类似现象;稀盐酸;生成气泡;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17.【答案】(1)长颈漏斗;2KMnO4K2MnO4+MnO2+O2↑(2)BC;用水润湿(

3)浓硫酸(4)F(5)CO2+Ca(OH)2=CaCO3↓+H2O四、综合题18.【答案】(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①②④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