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下化学 7.4结晶现象 课时作业(含答案)

DOC
  • 阅读 10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744.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粤教版九下化学 7.4结晶现象 课时作业(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粤教版九下化学 7.4结晶现象 课时作业(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粤教版九下化学 7.4结晶现象 课时作业(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粤教版九下化学 7.4结晶现象 课时作业(含答案).doc,共(8)页,74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3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作业(十二)[范围:第七章7.4结晶现象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的食盐晶体析出B.析出大量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在温度、溶剂不变的条件下,饱和氯化钠溶

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2.2017·河池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A.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

变D.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3.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B.烧杯、漏斗、玻璃棒C.烧瓶、漏斗、玻璃棒D.试管、试管夹、烧杯4.如图K-12-1是过滤操作图,其中存在的错误是()图K-12-1A.漏斗下端管口处于烧杯中间B.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C.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D.盛待滤液的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5.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K-12-2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链接听/19例3方法点拨()图K-12-2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D.图中“操作1”是称量6.分离下列固体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的是()A.氯化钠和蔗糖B.氯化钠和泥土C.二氧化锰和泥沙D.酒精和水7.2017·成都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温

度/℃溶解度/gNaClKClNH4ClKNO32036.034.037.231.64036.640.045.863.96037.345.555.2110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B.4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C.40℃时

,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45.8gD.60℃时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8.2017·宿迁如图K-12-3是甲、乙、丙三种固体

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12-3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二、填空题9.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应选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除去食盐水中的水,应选用的方法是______;t℃时,80gKNO3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56%),将其降温到20℃,则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链接听/19例1方法点拨10.如图K-12-4所示,是A、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12-4(1)t1℃,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2)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这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难溶物D,如果对A物质进行提纯,可以用__________的方法。具体的实验步骤为①________

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K-12-5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K-12-5(1)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操作序号),以及称

量精盐并计算产率。(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液体。12.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图K-12-6(1)操作

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海水晒盐与图K-12-7所示操作中________(填序号)的原理相同。图K-12-7(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以上装置,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___,用甲制取淡水可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如图K-12-8所示的操作流程。图K-12-8(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2)操作④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

_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可以间歇加热,你认为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等措施。(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A.粗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精盐飞溅剧

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2018·广州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12-9A.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B.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C.KCl的

溶解度比NaCl大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详解详析【课时作业】[达标巩固]1.B2.A[解析]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3.B4.A[解析]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5.C6

.B7.C[解析]溶解度的单位是g,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4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0g40.0g+100g×100%=28.6%;60℃时降温

到20℃时,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比较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8.C[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或相同质量的甲与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未指明溶液

质量则无法比较溶质质量;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甲小,所以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在50g水中只能溶解25g,形成75g溶液。9.过滤蒸发减小10.(1)C(2)蒸发

结晶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合理即可)(3)过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11.(1)加速粗盐的溶解(2)未用玻璃棒引流(3)①⑤②③⑥④(4)出现较多量固体12.(1)溶解(2)A(3)漏斗C搅拌,防止因局部

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13.(1)过滤(2)蒸发皿连续搅拌(3)ABD[解析]分离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的操作是过滤。从滤液中得到精盐是利用蒸发的操作,蒸发必须用到蒸发皿;为了减少固体飞溅,可用玻璃棒连续搅拌,也可以间歇加热。若蒸发后的精盐很潮湿,则精盐质量偏大

,导致产率偏高。[直击中考]A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