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课时 声现象 课件(含答案解析).ppt,共(30)页,1.337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6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课时声现象第一板块声、光、热目录CONTENTS过基础过考点过易错过中考过基础•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9年5考,2016、2015、2014、2013、2012年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振动•注意(1)
产生声音的发声体必须振动;(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已发出的声音还可以传播;(3)发声体不一定是固体,可以是气体,如风声由空气振动产生,可以是液体,如水声。•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______不能传声。介质真
空•注意声波属于机械波,不同于电磁波,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不需要介质。•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______有关。(2)空气中的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3)不同种
类介质中的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______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______体中最慢。温度340固气•4.回声•(1)定义: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2)回声到达
人耳比原声晚______s以上(障碍物与听者的距离在17m以上)才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例如:音乐厅安装反射板、室内讲话听着比室外响度大。•(3)回声的应用:①回声定位;②增大声音的响度或改善音效。反射0.1•二、声音的特性(9年6考,2017、2016、201
5、2014、2012、2009年考)•1.声音的三个特性:______、______和______。•2.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_。音调响度音色赫兹赫Hz•3.三个特性的比较: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概念声音的______声音的______声音的品质决定因素发声体的频率发声体的______发声体的______、______相应关系频率高,则音调______;频率低,则音调______。振幅大,则响度_____
_;振幅小,则响度_______。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______。高低强弱振幅材料结构高低大小不同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日常用语表述①描述声音的“粗细”“高低”“低沉”;②歌唱家中的“女高音”“男低音”,
唱歌时“这一句太高”。①音量的大小;②“震耳欲聋”“轻声细语”“引吭高歌”“低声唱歌”等都是指声音的响度。“闻其声知其人”“区分乐器”等都是利用音色这一特性。说明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特性,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
音调也不一定高。同样两者与音色也没有必然的联系。•4.声音的分类•(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______Hz到_________Hz。•(2)不可听声:①超声波: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_Hz;②次声波: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__
____Hz。20200002000020•三、声的利用(9年2考,2016、2010年考)•1.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如:语音交谈、语音识别、回声定位、用B超诊断病情等。•(1)回声定位: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
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信息•①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②倒车雷达和蝙蝠是利用______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超声呐(或超声波雷达)③回声测距原理:s=12s总=12v声t总。•(2)大象用______
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可据此监测这些自然灾害。•2.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如: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械、击碎结石等。次能量•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9年3考,2016、2015、2011年考)•1.噪声和乐音•从物理的角度来区别: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
___时发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而______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如图1所示。无规则振动乐音图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注意乐音有时会变为噪声,但噪声永远不会成为乐音。分贝(dB)•2.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____________。•3.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传播声音鼓膜振动引起听觉控制噪声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___
___阻断噪声______防止噪声进入______产生传播耳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传播声音鼓膜振动引起听觉常见的具体措施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市区内机动车禁鸣喇叭、摩托车装消音器公路旁装隔音墙、在道路两旁植树、路边房子的窗户装双层玻璃戴防噪声的耳罩•4.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轻则影响人
们的正常工作、生活,重则引发疾病甚至死亡。过易错•易错易混点声音的产生和听觉的形成•——练习《过考点》2题•例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振动停止后,物体不再发声•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次声波响度足够大时人耳也能听到B•知识点
睛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条件:(1)声音的频率在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内;(2)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3)响度足够大;(4)有健全的听觉。•例2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
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减弱•C.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易错易混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练习《过考
点》6、7、9题B•知识点拨特性决定因素影响因素音调频率发声体尺寸、张紧程度响度振幅力度、远近音色发声体材料、结构个体差异•例3以下各项中利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有_
______________。•易错易混点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练习《过考点》10题•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②声呐捕鱼;•③在积雪厚重的山谷高声喊叫可能引发雪崩;④B超探病;⑤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⑦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⑧用手轻拍西瓜判断是否
成熟;⑨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⑩养蜂人通过蜜蜂的振翅声判断是否采了蜜;⑪通过声音判断暖水瓶是否已装满;⑫警察鸣枪声警告歹徒;⑬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信息:能量:①②④⑥⑧⑩⑪⑫⑬③⑤⑦⑨•技巧规律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
变化,而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获得某些信息,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过考点•1.C2.A3.振动声波(或“波”)•4.铁管固体气体•5.(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变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6.B7.C8.B9.音色响度10.C•11.10
500液体不能12.B13.D过中考•1.B2.D3.D4.B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