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 课件(含答案)

PPT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7 页
  • 大小 1.266 M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 课件(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 课件(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 课件(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 课件(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 课件(含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 课件(含答案).ppt,共(57)页,1.266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5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三章电流、电路、电压、电阻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电荷★认识原子原子由位于中心的①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②

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③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④负电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⑤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带⑥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⑦负电电荷间的作用同种电荷相互⑧排斥,异种电荷相互⑨吸引辨一辨►1.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2.两物体相互吸引,两物体一定都带有电荷.(×)验电器根据⑩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用来检验物体⑪是否带电电荷量电荷

的⑫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⑬库仑(C);元电荷e=⑭1.6×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考点2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原因常见物体导体①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中有大量的②自由电荷各种金属、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③不容易

导电的物体绝缘体内部④很少有自由电荷各种橡胶、玻璃、塑料等辨一辨►1.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2.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1.电路的连接:电路由①电源、②开关

、③导线、用电器等组成.2.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④通路、⑤断路和短路,其中短路可能烧坏⑥电源与导线,甚至会引起火灾.3.两种基本电路考点3电路的连接★辨一辨►1.如图是一款学校常用的应急照明灯,当外部电路有电时

,应急灯不亮,停电时应急灯发光.小李将应急灯中的任意一个灯泡断开,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则应急灯的两个灯泡是并联的.(√)2.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发光,则两灯泡一定串联.(×)考点4电流和电压★1.电流形成电荷的①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用符号I表示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

量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②安培(符号:③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换算关系:1A=④1000mA,1mA=⑤1000μA方向⑥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闭合时,在电源的外部,

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⑦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⑧负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符号量程0~0.6A0~3A选择量程时,要进行试触分度值⑨0.02A⑩0.1A使用方法(1)“三要”: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要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

柱流出(2)“一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3)“两看清”:看清电流表使用的⑪量程和⑫分度值2.电压辨一辨►1.电路闭合时,电流方向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2.电流表使用的量程是0~0.6A时,刻度盘上每一个大格表示0.2A,每一个小格表示0.

02A;电流表使用的量程是0~3A时,刻度盘上每一个大格表示1A,每一个小格表示0.1A.(√)3.电路两端存在电压,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4.在分析电路时,电流表看作导线,电压表看作开路.(√)5.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则这两个用电器一定并联.(×)考点5电阻和滑动变阻

器★1.电阻定义导体对①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单位及换算单位:②欧姆(Ω)、③千欧(kΩ)、④兆欧(MΩ);换算关系:1kΩ=⑤103Ω,1MΩ=⑥106Ω电路符号⑦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⑧材料、⑨长度、⑩横截面积,还受温度的影响2.滑动变阻器辨一辨►1.导体无电

流时,其电阻为零.(×)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3.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只要任选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即可.(×)4.电位器实质是一种滑动变阻器,它是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值的.(√)【教材重点图片

】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例1】[2016·昌乐模拟]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B.若相

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思路点拨►由图可知,带正电的玻璃棒与泡沫球相吸,说明泡沫球带负电或不带电.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若相

互排斥,则泡沫球带负电.变式运用►1.[2017·郴州中考]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

不带电C由题可知,三个轻质小球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若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或者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则一定会出现带同种电荷的两个小球互相排斥,所以不可能是三个小球都带电,故A、B错误

;若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另一个小球不带电,则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靠近时相互吸引,同时两个带电小球都会吸引不带电的小球,故C正确;若两个小球不带电,另一个小球带电,则两个不带电的小球靠近时不会相互吸引,故D错误.类型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例2】[2017·高新期末]LED光源因具有节能、环保、安

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如某公司招牌的每个字背后就是由许多LED灯串组成的,王师傅在调试电路时断开某处,招牌的第二个字立即熄灭,其他字均正常发光(如图),根据这一现象,对发光字背后的灯串之间的连接方式判断正确的是(B)A.这个字与其他字之间一定是串联的B.这个字与其他

字之间一定是并联的C.这个字的笔划之间一定是串联的D.这个字的笔划之间一定是并联的思路点拨►在调试电路时断开某处,招牌的第二个字立即熄灭,其他字均正常发光,说明各个字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应为并联电路;同时,断开某处,招牌的第二个字立即熄灭,可能是第二个字的各笔划之间串

联,也可能是开关接在干路中.变式运用►2.[2017·宜昌中考]两只小灯泡L1和L2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以下哪个特点可以确认两灯是并联的()A.两灯亮度不同B.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C.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D.通过两灯的电流不相

等D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两灯亮度不同,只能是实际功率不同,不能说明灯泡的串并联方式,故A错误;并联电路中两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串联电路中当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时两灯两端的电压也相等,故B错误;串联电路通过两灯的电流一定相等,并联电路

中当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时通过两灯的电流也相等,故C错误;通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一定是并联,故D正确.类型3电表类型的判断判断电路中电表类型的四种方法:(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电路中的电表接入电路的方式,若电表跟其他元件串

联,则这个电表为电流表;若电表跟其他元件并联,则这个电表为电压表.(2)电表删除法:删除电路中的某个电表,若不影响电路中所有用电器的工作,则这个电表为电压表;若会影响电路中某个用电器或所有用电器的工作,则这个电表是电

流表.(3)假设判断法:先假设电路中的电表为电流表或电压表,再分析电路中是否出现故障,或是否符合题意,若无故障或符合题意,则假设正确;若出现开路或短路等电路故障或不符合题意,则假设错误.在判断时,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可以认为没有电流通过它,

在电路中可以看成是个断路点.(4)分析电路法: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再根据电表接入电路的方式进行判断.【例3】[2015·自贡中考]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为使L1与L2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

电流表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D.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思路点拨►可采用“理想化”去表法,即去掉电压表把电路断开,去掉电流表将电路用导线连接.处理后,如下图所示.选项A中灯泡L1被短路,选项B中L1、L

2串联,选项C、D中都造成了电源短路.变式运用►3.[2017·蚌埠期末]如图所示,L1、L2是灯泡,且两灯均正常发光,“”处可以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B.a为电压表,b为电压

表,c为电流表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D.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A由图可知L1右端与L2左端都与电源负极相连,故两灯并联.由图可知a表位于干路,所以应为电流表;b表与灯泡L2并联,应

为电压表;c表位于L2并联所在支路,所以应为电流表.由上述可知选项B、C、D错误,A正确.类型4对电阻的理解(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2)影响电阻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在探究这些因素时,要注意利用控

制变量法.【例4】[2016·亳州模拟]如图所示,把厚度均匀的圆形合金薄片的一半沿直径方向接入电源两极,测得其电阻为0.2Ω,若将此合金薄片整体接入原来的电源两极,则此时的电阻为(C)A.0.4ΩB.0.2ΩC.0.1ΩD.无法

确定思路点拨►此合金薄片整体接入原来电源两极时,相当于两个半圆形合金薄片的电阻并联,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其总电阻为一个半圆形合金簿片电阻的1/2,即此时的电阻为1/2×0.2Ω=0.1Ω.变式运用►4.[2017·徐州中考]使用调光时,旋动旋钮

,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这是通过下列哪个因素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电阻的()A.长度B.横截面积C.材料D.温度A滑动变阻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达到调节灯泡亮度的目的.重点实

验聚焦实验21: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电路图】【实验注意事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断开.(2)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反.(3)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合适,为了使读数精确,能用小量程的一定不用大量程,可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

量程.(4)连好电路后,先用开关试触,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实验结论】(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2)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命题点全梳理】1.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应选用

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多组数据.2.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发现通过两支路的电流相等,原因是:选用的两个灯泡规格相同.3.若开始实验,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例1】[2016·成都中考]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

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一班各组同学从甲、乙、丙、丁四种规格的灯中,选取两个并联起来接在相同电源上,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然后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C处测量电流,并记录数据.(1)小李同学将电流表接在A处,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了测量结果准确,她应该断开开关,

换电流表的小量程,重新进行实验.(2)小张同学测量时,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则电流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3)老师收集到几个组的数据如下表:组别L1规格L2

规格IA/AIB/AIC/A1甲甲0.120.120.232乙丙0.150.200.353甲丁0.120.140.264甲丁0.160.180.30对于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两个是CD.A.第1组数据没有测量误差B.分析多组数据是为了

减小误差C.选用不同规格的灯进行实验,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D.第4组数据的偏差可能是电流表未调零引起的思路点拨►(1)在测量电流时,出现图示指针偏转角度太小的问题,是因为选用的电流表量程太大了,为了测量结果准确,她应该断开开

关,换电流表的小量程,重新进行实验.(2)在测量电流时,出现指针反向偏转的问题,是因为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了,电流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接线柱接反了.(3)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分析多组

数据,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选用不同规格的灯进行实验,是为了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第4组数据偏差较大,可能因为测量时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所致.命题挖掘►(4)该实验中我们应该换两个规格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5)根据

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I1+I2(写出关系式即可).实验2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电路图】【实验结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公式:U=U1+U2+„+Un;(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公式:U=U1=U2=„=Un.【命题点全梳理】1.同一电路中,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相等,则用电器一定串联.2.若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则这两个用电器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3.实验中只做一次实验,仅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是不可靠的.4.探究串联电路时,发现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原因是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例2】[2017·青州模拟]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

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

电压为2.8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6V.(4)根据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得: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2V.思路点拨►(1)在电路中,两灯泡串联,一个电压表与其中一个灯泡并联,另一个电压表并联在串联电路的两

端,据此画出电路图.(2)连接实物时,要和电路图一一对应,要让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图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电源电压为3V,所以两电压表都应选用0~3V的量程.(3)电压表0~3V量程的分度值是0.1V,电源电压应大于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

根据a、b两图,可读出电源电压为2.8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6V.(4)由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U=U1+U2得,U2=U-U1=2.8V-1.6V=1.2V.命题挖掘►(5)小明根据一次的实验数据得到一个普遍的结论,即:“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

两端电压之和”.小阳认为小明所得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他仅仅靠一组实验数据测量是不能得到一个普遍结论的,要想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实验结论,小阳建议小明接下来应该采取的做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更换电源电压或调

节滑动变阻器)多做几组实验.(6)小明发现,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和很接近但小于总电压.这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不完全一致.老师告诉他电池是有内阻的,电池可简化为如图丙所示的部分,小明想要测量这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内阻.

他将图甲电路中的两个灯泡拆下,换成一个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5V;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示数为3V,据此小明算出两节干电池的内阻为1Ω.实验23: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电路】九全P65图16.3—3【命题点全梳理】1.(1)探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

系:需控制材料和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比较电流表的示数.(2)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需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长度,比较电流表的示数.(3)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需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材料,比较电流表的示数.2.实验时,比

较电阻的大小: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示数大的电阻小,示数小的电阻大;也可以观察灯泡的亮度,灯泡越亮,电阻越小.【例3】[2016·贺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粗细相同;b、d粗细

不同;a、b、d长度相同.(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2)选用导线a、b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3)选用导线b、c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有关.(4)选用导线b、

d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思路点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导体的电阻大小无法直接感知,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间接反映出来,这是转换法.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各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导线a、b的长度、粗细相同,材料

不同,选用a、b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导线b、c的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选用b、c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导线b、d长度、材料相同,粗细不同,选用b、d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命题挖掘►(5)如果只有a、b、c这三根金属丝可以选用,应该可以(选

填“可以”或“不能”)验证猜想: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6)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可能跟温度有关.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主要是考查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般都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2017·安徽中考]摩擦

起电实际上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2.[2017·

安徽中考]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是通过电场产生的.如图所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带同种电荷的物体A和B,可以这样分析A带电体所受的静电力;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关于B带电体受到的静

电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处于A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B.B处于自身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C.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D.A处于自身

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A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的作用来实现的,带电体A受到带电体B的作用力,是带电体B激发的电场,对带电体A的作用力,作用力的方向由B指向A;B带电体受到的静电力是由带电体A激发的电场,对带电体B的作用,作用力的方向由A指

向B.故选A.3.[2016·安徽中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解析: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

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猜押预测►1.[2016·绍兴中考]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

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B分别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塑料包装袋撕成的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摩擦,使整束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能完成;摩擦起电后,

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能完成,符合题意;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能完成

;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能完成.2.[2016·河南中考]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如图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正电.解析: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时,气球被推开,则气球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都带正电.命题点2电路设计★电路设计主要是以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为背景,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4.[2016·安徽中考]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

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B由题意可知,两个副裁判对应的按钮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而主裁判的按钮与副裁判的按钮工作时

相互影响,因此两个副裁判对应的开关并联连接后与主裁判对应的开关串联连接,即乙、丙并联后与甲串联,符合这一要求的是选项B.猜押预测►3.[2016·厦门中考]如右图所示,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相当于开关的按钮.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时,铃声

响起,提醒司机有人要下车.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C按任一按钮铃声都能响起,说明两个开关都能独自与电铃、电源形成通路,符合这一要求的是选项C.电路故障分析是安徽中考的常考点,一般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在实验探究题中出现.5.[2015·安

徽中考]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L1、L2串联,闭合开关S,L1发光,L2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电源电压较低B.L2发生了断路C.L2发生了短路D.L2的实际功率很小B若电源电压较低,且两个灯泡的规格不同,L2的电阻较小,由P=I2R可知,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其电功率因太小

而不发光,只有L1发光,A可能;两个小灯泡串联,若L2发生断路,则L1也不能发光,B不可能;L2发生短路,则L2不能工作,L1仍能够发光,C可能;若L2的实际功率很小,则L2不发光,L1发光,D可能.命题点3电路故障分析★6.[2

012·安徽中考]某同学利用图示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闭合开关S再迅速断开,发现接通电路的短时间内,两只小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小灯泡L1发生短路B.小灯泡L2发生短路C.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小了D.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C如果灯泡L1短路,电路中电流很大,但灯泡L1不会发光,A选项不符合题意;如果灯泡L2短路,电路中电流很大,但灯泡L2不会发光,B选项不符合题意;如果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太小,因为电流较大,所以指针会迅速转到最右侧,超过最大刻度,C选项符合题意;如果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闭合开关,

指针会向左偏转,D选项不符合题意.猜押预测►4.[2016·遵义中考]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L1、L2均不发光

,再用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L1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是()A.灯L1与开关S均开路B.灯L2与开关S均开路C.灯L1与开关S均短路D.灯L2与开关S均短路B由图可知:L1与L2是串联电路,

在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则灯泡都不能工作.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L1、L2均不发光,说明电路都为断路;当导线并联在ac两点间时,灯L1、L2均不发光,说明cd间有断路,即灯L2开路;当导线并联在cd两点间时,灯L1、

L2均不发光,说明灯L1开路或开关开路;当导线并联在bd两点间时,灯泡L1发光,说明灯L1正常,bd间发生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灯L2与开关S均开路,选项B正确.5.[2016·赤峰中考]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

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①(选填“会”或“不会”)亮,播放器②(选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③(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播放器”播放音乐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①会②不会③断开B.①不会②会③闭合C.①不会②会③断开D.①会②不会③闭合A由题意知,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会亮,播放器被短路,则播放器中没有电流通过,

播放器不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播放器”播放音乐,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命题点4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规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规律的考查主要以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规律为基础,考查简单的计算.一般都是在填空题中出现.7.[2

017·安徽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是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引出的导线接头.a与b处相接时,电压表示数为6.0V;使a与b处断开,然后与c处相接,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4.5V,这时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1.5V.解析:a接b时,电压表

测量的是电源电压U=6V,a接c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U1=4.5V,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可知,灯L2两端的电压U2=U-U1=6V-4.5V=1.5V.猜押预测►6.[2017·安徽四模]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

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IAB=IBC(选填“IAB<IBC”、“IAB=IBC”或“IAB>IBC”)解析: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AB和BC两段导体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相等,即IAB=IB

C.7.[2016·自贡中考]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1两端的电压为4V,L2两端的电压为2V.解析: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可知四节新干电池组成电源的电压

U=4×1.5V=6V;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即U2=2V;则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L1两端的电压U1=U-U2=6V-2V=4V.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