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25.5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doc,共(5)页,125.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5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物态变化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物质M通过吸

、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3.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固4.我们经常在加油

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熄火加油”“禁止打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

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6.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7.将

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凝固D.凝华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

水凝华放热B.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酒精蒸发吸热C.雪糕周围冒“白气”——雪糕升华吸热D.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熔化吸热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飘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B.霜是空气中

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C.高压锅内部液面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D.加油时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10.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

”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11.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12.如图是小华复习物态变化时所做的思维导图。请补充填写出圆圈两处问号的内容:(1);(2

)。13.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是否有关。14.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

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了小水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

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下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

物质第5min时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17.如图所示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

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气态碘又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1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

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而形成的。(2)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水的沸点是℃。此时

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19.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方式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图乙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4

)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丙分析可知m1(选填“>”“<”或“=”)m2。20.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

验数据如下表。(1)水温可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2)图(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实验显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答案解析1.答案为:C2.答案为:C3.答案为:B4.答案为:A5.答案为:A6.答案为:C7.答案为:D;[解析]往冰块中撒盐,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

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易拉罐外的下部和底部形成霜,故选D。8.答案为:B;[解析]冬天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液态的水遇冷凝固为固态的冰,同时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A错误;往病人体表擦拭酒精,

酒精蒸发吸热,具有降温作用,故B正确;“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从而防止食品变质,故D错误。9.答案为:C10.答案为:B;[解析]“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故A错误,B正确。“冰花”形

成时的气温低于0℃,C错误。“冰花”变小属于升华,升华过程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11.答案为:(1)气体热胀冷缩(2)左(3)39[解析](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周围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体积会收缩,所以外界大气压会把液柱向左推。12.答案为:(1)蒸发

(2)降低温度13.答案为:温度14.答案为:升华液化[解析]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15.答案为:液化蒸发(或汽化)熔化16.答案

为:晶体固液共存17.答案为:升华凝华霜18.答案为:(1)遇冷液化(2)保持不变98小于19.答案为:(1)自下而上(2)相平(3)液化(4)①低于②<[解析](3)温度计上的小水滴是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4)①由图像知,实验时水

的沸点是98℃,不到100℃,所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②小明的实验中,水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沸点,而加热的装置相同,所以小明实验时用的水的质量更小,即m1<m2。20.答案为:(1)温度计(2)乙(3)99低于(4)不变[解析](2

)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气泡上升过程中,水蒸气越来越多,气泡越来越大,图乙正确,图丙是沸腾前的气泡情形,底部水受热汽化为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所以气泡会越来越小。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