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实战演练 机械运动(含答案).doc,共(5)页,135.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5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实战演练机械运动1.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C.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有可
能损坏测量工具2.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A.船B.山C.河岸D.树木3.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
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5.小明和小华在周长40
0米的跑道上跑步,他们同时出发,同向而跑,经过200秒小明追上小华,他们反向而跑,经过40秒相遇,若小明速度较快,则小明的速度是()A.6m/sB.5m/sC.4m/sD.8m/s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7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8.如图所示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
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斜面坡度越陡越好,便于计时C.小车在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在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AB段的平均速度9.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10.图是甲、乙两辆同时同地
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C.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11.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cm.12.如图为某商场内的自动扶梯,若小明同学站在以1m/s速度匀速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通过10m的路程,需s;若以扶手为参照物,他是的(填“静止”或“运动”)。13.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叫,它的最小分
度值是。若在体育课上要测量400m跑的时间,应用表;若要观测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应用表。14.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
5.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m/s,由此,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16.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17.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
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为。(2)小车从位置甲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丙为止,通过的距离是cm。(3)小车从位置甲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乙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甲到乙所用时间是。(4)小车由甲至乙的平均速度
为m/s,小车由乙至丙的平均速度为m/s。1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1
.答案为:D;2.答案为:A;3.答案为:D;4.答案为:D;5.答案为:A;解析:根据Svt可得s=vt,同时出发,同向而跑,经过200秒小明追上小华时,小明正好比小华多跑一周,即400米,则(v小明﹣v小华)×200s=400m﹣①;同时出发,反向而跑,经过40秒相遇,则两人一共走的路程
恰好是一周,即400米,则(v小明+v小华)×40s=400m②;联立①②解得,v小明=6m/s。故选A。6.答案为:B;7.答案为:D;8.答案为:D;9.答案为:C;10.答案为:C;11.答案为:量程,1.70;12.答案为:10,静止;13.答案为:停
表1s停钟;14.答案为:9:2;15.答案为:20,不酒后开车;16.答案为:向后运动,静止;解析:甲的图象是s﹣t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v甲===4m/s;乙的图
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乙=6m/s;丙的图象也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丙=4m/s;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
向运动,因此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后运动;甲和丙的速度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保持静止。17.答案为:(1)Svt(2)90.00(3)2(4)0.130.1618.解:(1)
由速度公式Svt得:s1=v1tl=8m/s×500s=4000m.(2)s2=v2t2=20m/s×100s=2000m,则s=s1+s2=4000m+2000m=6000m;t=tl+t2=500s+100s=600s,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6000
10/600Smvm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