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01章 声现象 课件(含答案).ppt,共(20)页,311.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5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声现象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①振动产生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②介质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介质的③种类和④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⑤340m/s比较一般情况下,v气体<
v液体<v固体辨一辨►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也立即消失.(×)2.声音的产生条件与声音的传播条件不同,前者是物体的振动,后者是需要介质.(√)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①高低声音的②大小(强弱)声音的品质和
特色影响因素③频率④振幅、分散程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发声体本身,如材料、结构等生活描述粗(低沉)或细(尖细)响亮或微弱音质或音品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改变使发声体振动的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结构举例如“尖锐刺耳”如“震耳欲聋”如“闻其声而知其人”考点2声音的特性★
辨一辨►1.声音在同一种介质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不变,响度随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2.音调和响度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一定大.(×)巧记口诀►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少分散把它
找.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定音调,长松粗低短紧高.同一音调乐器多,区分乐器靠音色,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考点3声音的利用★想一想►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什么?远处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什么?敲西瓜判断什么?说明声主要利用在什么方面?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要上课或者下课了
;远处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敲西瓜听声音可以判断西瓜是否熟了;说明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特别提醒►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分:凡是声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就是传递能量;声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根据接收的声做出某些判断,就是传递信息
.超声波次声波频率范围高于①20000Hz低于②20Hz传递信息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B超监测地震、台风、海啸及核爆炸等传递能量超声波去污垢、超声波除结石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考点4噪声与控制★噪声的定义物理学角度物体做①无规则振动时发
出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②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③干扰的声音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④分贝,符号是⑤dB控制途径防止噪声的⑥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⑦人耳几个特殊值(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
过70分贝;(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举例比较法通过比较物体正在发声与未发声时的区别,从而确定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转换法由于某些发声物体的振动很小,人眼不易观察,探究时可借助其他物体(如紧贴音叉的乒乓球、
音叉插入水中后溅起的水花、鼓面上的碎纸屑等)来显示发声体的振动,这也是一种现象放大法的应用归纳法通过归纳大量的发声现象,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实验推理法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不可能将玻璃罩中的空气完全抽出,只能通过声音逐渐变小,来推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重点探究方法】【教材重点图片】
图片命题点1.(1)如图1-1所示,当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时,空气变得稀薄,听到的声音越来越①小,可以推断出,当空气被抽尽时,②不能听到声音.(2)由真空响铃实验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③介质,声音不能在④真空中传播.2.如
图1-2所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振动的快慢⑤不同,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⑥高,说明⑦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3.如图1-3所示,甲图是防止噪声⑧产生;乙图是阻断其⑨传播;丙图是防止其进入⑩人耳.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
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响度的大小是由振幅决定的;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说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玻璃罩内的空气越少,听到的声音越
小,进而推出如果没有空气,将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2013·安徽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要考查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小实验,根据小实验考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猜押预测►1.
[2016·贵港中考]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B.吸收了声波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
鼓声消失.2.[2017·哈尔滨中考]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鼓声通过空气传到观众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2.[2017·安徽中考]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
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音调(选填乐音的三要素)高.命题点2声音的三特性声音的特性的辨识题主要结合生活实例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声音特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来决定的.D调“1”的频率比C调“1”的频率高,所以D调
“1”的音调比C调“1”的音调高.3.[2016·安徽中考]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
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4.[2015·安徽中考]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音调会降低.音调是指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音调会降低.
5.[2014·安徽中考]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音调.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频率不同,从而声音的
音调也就不同.6.[2012·安徽中考]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万籁俱寂”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小,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会较小.猜押预测►3.[2016·达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
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D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
.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4.[2016·郴州中考]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
音色会不同,小明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5.[2016·襄阳中考]襄阳泰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智能手机,出口到南美、南亚和非洲市场.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D调节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大小,指的是响度.6.[2017·昆明中考]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因为这些
鸟发声时的音色不同;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