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741 M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共(7)页,1.741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4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碳和碳的氧化物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灭火B.制汽水C.人工降雨D.填充探空气球2.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

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

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

„„C”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5.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

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6.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溶

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

液体可为稀硫酸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7.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

子大小不同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C60表示一个C60分子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8.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

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化合物C.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9.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1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11.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

。图乙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图丙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图丁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

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CO可作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可制作饮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质b主要成分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阴离

子是________。(3)物质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4)d的化学式为________,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5)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________。13.下列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

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装置漏气。(3)关闭活塞N,打开活

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

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盛装________,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水分;当观察到________时,说明F中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5)若

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在A、D、E、F、G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

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10g加入烧杯中,再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_。(2)该石灰

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3)计算第一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解析1.答案为:D解析:A项,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B项,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用来制

汽水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C项,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作制冷剂,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D项,填充探空气球是氢气的用途,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2.答案为:D解析:A项,CO气体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项,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

炼金属,正确;C项,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正确;D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3.答案为:A解析:A项,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

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B项,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正确;C项,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的固体升华能吸热,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灭火,正确;D项,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

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4.答案为:C解析:A项,“C→CO”的反应中碳发生氧化反应;B项,“CO→CO2”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D项,“CO2H2CO3”的反应使溶液显酸性,不能用酚酞试剂验证,可以用石蕊试剂,故答案选C。5.答案为:A解析:A项,图一中转化1水与二

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是二氧化硫溶于水造成的,故错误;B项,图二中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正确;C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正确;D项,碳循

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故正确。6.答案为:B解析:A项,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根据推压的速率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正确;B项,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性的,能覆盖在碳酸钙表

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不可为稀硫酸,不正确;C项,利用该装置实验时,由d处的棉花先变成红色,b、c处棉花不变色,a处的棉花后变成红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

能与水发生反应,正确;D项,该装置的左半部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也可以利用该装置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正确。7.答案为:C;解析: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古代用墨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氧气充足时,碳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8.答案为:B;解析: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9.答案为:D;解析:高温下碳粉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黑色氧化铜反

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粉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即使液体倒吸到丙处试管内,也不会再被倒吸到硬质玻璃管中,故丙装置可防止液体倒吸;该装置通过丁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已有尾气处理装置。10.答案为:D;

解析: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一氧化碳是化合物;两个实验中,铜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两个实验中都是氧化铜被还原成铜,所以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两个实验都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热的试管遇冷水易炸裂,所以都要防止液体倒吸。11.答案为:(

1)6二(2)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2CO+O2=====点燃2CO2,CO2+H2O===H2CO312.答案为:(1)CH4+2O2=====点燃CO2+2H2O(2)Ca2+CO32-(3)6∶1∶8(4)H2CO3Na2C+4O3(5)光合作用13.答案为:(

1)锥形瓶长颈漏斗(2)长颈漏斗中有液体滴下(3)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4)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浓硫酸装置G中下层的蜡烛熄灭(5)AEFG2H2O2=====MnO22H2O+O2↑14.答案为

:(1)2.6;(2)74%(3)解:设第1次实验中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x,生成CO2的质量为y。第1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33g20g+3g-1.32g×100%≈15.4%。答:第1次实验反应结束

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4%。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