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 盐 化肥(含答案).doc,共(7)页,427.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4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盐化肥1.下列属于无明显现象的复分解反应的是()A.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B.稀硝酸与烧碱溶液混合C.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D.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
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A.熟石灰B.碳酸钾C.乙醇D.烧碱3.下列物质不能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CuSO4B.AgNO3C.CaCl2D.Na2CO34.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5.在“P
+Q―→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P和Q不可能是()A.HCl、Ca(OH)2B.SO2、NaOHC.Fe2O3、H2SO4D.H2SO4、ZnCl26.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KNO3是一种复
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7.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下列各步骤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A.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B.过滤: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C.蒸发: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便停止加热D.计算产率:将精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量8.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Cu、稀硫酸、CuO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
③C、CO、Fe2O3A.①B.②C.①③D.②③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
入纯碱溶液至过量D.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乙分别可能是()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
:水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11.探究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应用。(1)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为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为除去NaC
l中混有的少量Na2SO4,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并进行实验。①Ⅰ、Ⅱ两步都有过滤操作,过滤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甲、乙同学选用的X分别为BaCl2溶液、Ba(OH)2溶液,写出Ⅰ、Ⅱ两步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____________,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可能发生的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实验中,步骤Ⅲ涉及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③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比乙的实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铜、氧化铁、氯化钠、
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1)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a、b、c含同一操作,其名称是________。(2)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
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
溶解,剩余粗盐1.2g。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
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________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4.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破损的固态铵盐,它可能是NH4Cl、NH4NO3、NH4HCO3、(
NH4)2SO4中的一种,请利用如图所示的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①:该铵盐是NH4Cl;猜想②:该铵盐是________;猜想③:该铵盐是NH4HCO3;猜想④:该铵盐是(NH4)2SO4。[实验探究]步骤一: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没有闻到强烈的氨味,加入适量水溶解得到
无色液体,选用图中的________滴入试管中,无气泡放出,则猜想③不成立。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图中的Ba(NO3)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________不成立。步骤三:另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
水溶解配成溶液,滴加图中的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________成立。[拓展应用]铵盐可作氮肥,它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为
避免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15.某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大理石,将15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请计算:(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1.答案为:B;解析:澄清石灰水变质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烧碱溶液混合生成硝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铁丝与硫酸铜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答案为:B;解析
:碳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3.答案为:C;解析:BaCl2与CaCl2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4.答案为:D;解析:混有少量CuO的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时,木炭粉会与氧气发生
反应而除去;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二氧化锰在反应后会混入氯化钾固体中不能除去;NH4Cl和(NH4)2SO4都是铵盐,都能与熟石灰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能用加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这两种铵盐;通过灼热的铜网
时,氧气会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发生反应,可用此方法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5.答案为:D;解析:硫酸与氯化锌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物质P和Q不可能是硫酸与氯化锌。6.答案为:D;解析: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
是要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作物营养特点等,合理施用化肥,不是越多越好。7.答案为:A;解析:过滤时,不能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不能将精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
量,应放在纸片上称量。8.答案为:B;解析:①中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后面,因此不能和稀硫酸反应,Cu也不能和CuO反应;②稀盐酸、Ca(OH)2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Na2CO3溶液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Ca(OH)2溶液、Na2CO3溶液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③中C和CO不能反应,C、CO都能还原Fe2O3。9.答案为:D;解析: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CaO+2HCl===CaCl2+H2O56111Ca(OH)2+2HCl===CaCl2+2H2O74111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氧
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多;向一定质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镁先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溶液质量减小,随着反应的进行,镁再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铝,溶液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向盐酸
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然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不变,当恰好
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升高;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在金属未反应完之前,加入硫酸质量相等,两个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相等。10.答案为:A;解析:甲物质能和碳酸氢铵、氯化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甲物质显碱性,乙物
质能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气体,同时不能和氯化铵反应,说明乙物质显酸性,故甲、乙可能分别为熟石灰和稀盐酸。11.答案为:(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2SO4+2NaOH===Na2SO4+2H2O(2)①漏斗、烧杯和玻璃棒②Ba(OH)2
+Na2SO4===BaSO4↓+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加入过量盐酸,有气泡产生③甲实验直接生成氯化钠,不会造成药品浪费[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稀硫酸,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碱
性消失,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①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②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能相同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步骤Ⅲ是除去碳酸钠得到氯化
钠,故加入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③乙加入的试剂是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除去氢氧化钠需要加入盐酸,造成药品的浪费。12.答案为:(1)Cu过滤(2)CuSO4NaCl(3)FeCl3+3NaOH=
==Fe(OH)3↓+3NaCl[解析]操作a为加水溶解并过滤,可知固体A为不溶物,可能为铜或氧化铁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操作b加入盐酸后固体部分溶解,得到的黄色溶液应为氯化铁溶液,固体B应为铜,所以固体A为氧化铁和铜的混合物;经过操作a得到的无色溶液应为
氯化钠或硫酸钠或二者的混合物,再通过步骤c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步骤c中包括过滤操作,白色沉淀应为硫酸钡沉淀,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钠,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得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13.答案为:(
1)③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④84.2%(2)3(3)混合物[解析](1)精盐的产率为3.2g5g-1.2g×100%≈84.2%。(3)精盐中除了食盐,还有可溶性杂质,所以精盐属于混合物。14.答案为:[提出猜想
]NH4NO3[实验探究]稀盐酸④硝酸银①[拓展应用]NH4NO3+NaOH=====△NaNO3+NH3↑+H2O[解析][提出猜想]它可能是NH4Cl、NH4NO3、NH4HCO3、(NH4)2SO4中的一种,其余
三种猜想已给出。[实验探究]步骤一:根据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没有闻到强烈的氨味,加入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液体,滴入某种溶液无气泡放出,说明该样品中不含碳酸氢铵,所以此溶液为稀盐酸;步骤二:NH4Cl、NH4NO3、NH4HCO3、(NH4)2SO4中只有(NH4)2SO4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
沉淀,其余三种都不能和硝酸钡反应;步骤三:稀盐酸和硝酸钡都用过了,只有硝酸银没有用,且硝酸银和硝酸铵不反应,但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铵。[拓展应用]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15.答案为:(1)4.4(2)解:设50g稀盐酸中含有
溶质的质量为x。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g50g×100%=14.6%。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